如果你没有听过“陈美龄”这个名字,你一定听过邓丽君,陈美龄是七八十年代跟邓丽君齐名的港产歌星,后来嫁到日本,先后生下了3个儿子。这个名字最近一直被提及,原因是陈美龄因为3个孩子都进入美国顶尖的史丹福大学,录制了一个访谈短片“家长不能做的10件事”,广被分享与观看。
当然,这访谈后来也引发争议:为何我们的社会总是以孩子的成功(入读名校)作为妈妈成功的唯一标准。甚至有人公开对“名校妈妈”表示反感。但撇开这点,如果能了解一下陈美龄的背景和经历,就能明白她的访谈内容实在是有值得参考的地方。
在育儿路上,陈美龄不只是一边育儿一边考获美国史丹福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更勤劳创作,是个出版过多本书的作者,着有《50个教育法,我把三个儿子送入了史丹福》等。大儿子念国际政治和经济学,二儿子念音乐技术,小儿子则念人工智能相关学科。
在好奇搜读资料的过程中,发现陈美龄是一个毅力坚定加行动力很强的妈妈,她因为自知不足,积极学习儿童心理学,还读到博士学位,然后结合自己的原生家庭教育和理论,自创自己一套的育儿法,试问有多少为人父母者能做到?
刚过不久的香港书展,她出版了新书《40个教育提案————把快乐带回给香港学生》,提出改革香港高压教育的方法,指责殖民政府留下的“留强汰弱”教育政策。更引发传闻指她是候任特首林郑月娥推荐出任教育局长的其中人选。这样一个充满行动力,柔中带刚的,怎么看都不像61岁的妈妈,我们还真不应该只把眼光聚焦在“名校妈妈有何了不起”之上,而是问问自己,能不能取其之长,让自己当今天比昨天更好的妈妈。
我们不是陈美龄,因为我们背后没有强大的日本教育大环境;我们不是陈美龄,因为我们没有她本来就优秀的原生家庭(兄弟姐妹不是医生就是教授);我们不是陈美龄,我们结婚时没有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当伴郎,但是我们能对她提出的10点进行思考与采用。
陈美龄提出的10个要点:
1.不要拿别人家孩子作比较。
2.不要用物质奖励孩子。
3.不要制定每日课业时间表(做功课也是玩,玩也是学习)。
4.不要报补习班(间接灌输一个观念:学习是为了分数)。
5.不要替孩子做选择。
6.不要反对高中谈恋爱(以稳固性教育与负责任为基础)。
7.不要打骂孩子。
8.不要对孩子撒谎。
9.不要因为工作忽略孩子。
10.不要让孩子等(孩子好奇发问,都先放下手头工作回答)。
访谈总结,她说:“教给他们一点工具,去寻找梦想,要是失败了,也不会气馁,继续寻找其他梦想,要是成功,也要先谦虚。这是我的教育目标。”这个总结结得好。给孩子们渔具和钓鱼的方法,他们便能自己钓鱼了!
教养是道大习题,要完美解题还得先天后天条件俱到。而在解题的漫长过程中,所有的参考书目和经验之谈都是大助力,只要我们有心去看见;虽然所有的十大“不要”或“要”
那都还是别人的,但我相信,只要愿意,一点一滴努力,有一天一定能内化成自己的。我们不是陈美龄,也不需要。我们是自己,一样在努力,我们的名字也跟她一样,叫做————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