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6/07/2017
陈再藩 · 期待二十四节令鼓“三十而立”!
作者: changwt

问:您是“二十四节令鼓”其中一个创作者,二十四节令鼓明年即将进入30周年,请您谈一谈二十四节令鼓最新的趋势与发展。

答:二十四节令鼓,若说是一种“文化发明”,其方程式是很简单的“1+1+1”,就只结合了中国古老的“时间知识”廿四节气、粗犷的岭南狮鼓和书法艺术。但,其爆发力却不是1+1+1等于3,而是3乘以难以估量的n,这个“n”,凝集了年轻鼓手的生命力与创造力。24个鼓手以鼓点对应24面鼓,鼓谱就犹如围棋棋局,变化可以无穷无尽。

三十而立,只可当成“廿四节令鼓的成长期”,但从当年平地一声雷的惊艳落地,迅速传播到今天,此“成长期”却走出了“新山原创”、“举国擂动”、“海外传扬”以及“国家文化”4个明晰的足迹。

过去几年,“新山原创”这元素又烘焙出了4届国际廿四节令鼓节暨大马全国精英决赛。同时,借着新山是节令鼓“原乡”这个感性背景,逐步建设节令鼓在新山可观看可触摸的公共文化空间,如节令鼓Drums Cafe。两年一度的国际节令鼓节,更朝向世界节令鼓文化年会的高度发展,奠定节令鼓舞台演艺的单纯性和精英赛的评审准则及包含区域初赛的完整赛制。2016年的鼓节主题是“鼓动天下”,多年来“朝圣”的鼓队来自中国、台湾、新加坡、美国、英国与澳洲等。

“举国擂动”肯定不仅是满足于当下有300支鼓队(估计)或累积两三万鼓手,或什么最大、最多之类的应节应景,而是一个更健全的节令鼓文化生态的衍生与发展。节令鼓自2008年进入华文小学课本,中学毕业鼓手源源不断升学,双向发展一方面使小学鼓队如雨后春笋,另一方面也使国内大学鼓队激增到23队之多。鼓队量的健康增长必然呼唤节令鼓演艺质的提升,专业专职鼓手与鼓队教练的培育、大专阶段节令鼓文化研究与论文的创作、节令鼓专场演出与观众群的培养,在在都需要节令鼓公共组织与宏观领导的到位。

二十四节令鼓法国巡演的第一站,人人人鼓剧场与新山鼓队于法国国庆前夕,在Alencon艺术节上参与踩街演出。(图:陈再藩提供)

强化新生代的薪火传承

《亚洲周刊》喻节令鼓为中华文化在海外创新并反哺中华大地的罕见例子。在中国,泉州华侨大学的鼓队也以20年历史及同期鼓手逾300人而成为世界最大的鼓队,但节令鼓更需跳脱只将中国当成反哺的文化祖乡。升级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动力,是中国廿四节气去年底荣列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产生的“廿四节气文化热气流”。中国文化界近期热切讨论如何以节气入遗的契机,强化传统文化在新生代的薪火传承。有中国非遗文化学者就发现,大马华人早就将廿四节气转化成年轻人喜爱的鼓艺形式。

今年7月初,大马节令鼓远访法国、6周巡演8座城市,正是节令鼓乘坐廿四节气之热气球高飞往西方、亮相世界舞台的典范。网络云端将使节令鼓的全球化在未来更加容易,而泉州华侨大学今年11月将首办的中国节令鼓节,也预示节令鼓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将跨入另一个阶段。隔着海峡,台湾大学的鼓队迅速增加,近10支鼓队早在去年就开始联办观摩交流营。

回到大马国家文化这个课题,我们一定要尽快摆正节令鼓为国家文化的地位,建立“有机互动”。按法令,社会与企业对国家文化的赞助当可享受免税款待。节令鼓从2009年列入国册,我们也不希望国家文化部的眷顾,在华社敲门之后,仅仅是上届鼓节那象征式的“万元券”(其实还不足鼓节经费的5%)。

明年,廿四节令鼓三十而立!接下来,应是更需要深耕与锤炼、慢慢走向艺术成熟的拔升阶段了。

我希望,2017年第四季来临之前,大马节令鼓界,便能为2018年的节令鼓30大庆布好大局,而我个人的目标,是为节令鼓编写并出版一册“三十而立”的生命之书。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