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人类主导了设计,还是设计改变了生活?这是《我们是人类吗?》这本书第一章提出的问题。
人类的设计一直跟着人类的认知概念进化演变,从最早的简单工具,以手工制作,到今天以复杂而精准的科技来切磨雕塑,就是人类的进化历史。著名的建筑师Zaha Hadid,其设计一直超前了当下的科技,所以成名的早期被誉为“纸上建筑师”,并没有建成的作品。好不容易建筑科技开始跟上她飘飘的衣袖时,却又因为建筑技术的不完善,让她的建筑备受批判。
建筑其实一直不好做,设计的潮流很少从建筑开始,或许是因为建筑涉及太多不同的技术层次,足以让大家都却步。Frank Lyold Wright曾经说过:“一位医生可以把他的错误埋在6尺之下,建筑师只可以用常春藤来掩盖错误。”因此,也难得了Zaha Hadid和Frank Gehry这两个几乎是不理人间烟火的建筑师,很大胆的做了一些让工程师头痛的建筑。
21世纪的建筑走向
设计潮流的基础是美感,也是建筑史远古到今的根基。建筑师最先被纳入主流,是因为权贵需要利用建筑来宣示主权、辨识自我,这样的思想历经千年,其实一直没有太大的改变。宗教场所、皇宫等华丽庞大的建筑,一直扩展到今天的大宅、办公楼,这些建筑里的表面装饰、潜在的等级制度计算,都是很重要的课题,可是世界的趋势一直是物极必反的,来到21世纪,有一些声音在鼓动着,强调建筑的实用要结合社会人文的关系。
建筑和区域的关系,应该建立在建设有关公众利益与社会影响的大前提上,以前提过黄声远老师的都市针灸就是这样的例子。在民间,我们也开始看到小小社区里有人发起了一些小建筑活动,比如11哩蕉赖新村一间板屋里的长颈鹿读书会,就是由几个读过建筑的孩子,和村民聚在一起开始讨论,一边学一边建的案例,由于建筑不涉及结构改造,在法令条文上并不需要有建筑师的签证。
长颈鹿读书会屋里有阶梯的平台,可以让孩子靠着读书,也可以在讲座会时成为听众席;还有小咖啡店,自己做的家具,手工或许不够细腻,材料有点不完美,可是诚意满满的要让父母小孩有一个共享的空间,可以一起成长。这也是目前返朴归真的设计潮流。在这样的案例里,设计师潜意识的就要顺应需求来改变社会。
所以文首提出的那一个问题,到底是谁取得了主导,实在还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