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1/08/2017
【编采手记】邓雁霞·我与蝴蝶的情缘
作者: niki

在我生命里,有不少接触跨性别者的时刻。

自小就跟着母亲在菜市场里做生意,隔壁杂货档留着长发、穿着时尚的大哥哥,是我最早接触的跨性别者。人们暗地里称他作“半公嬷”(河婆客家话中指“不男不女”的贬义),不过他从不在意他人眼光,我行我素地做自己。长得高高瘦瘦的他,用莲花指轻拨头发的印象,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

中六毕业后在古晋市一间男校当临教,学校里各族学生都有,也有行为较阴柔(feminine)的男学生。走起路来双膝并拢小步伐,赛跑还夹腿、莲花指,同学都在嘲笑他们。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他们还是跑出了第一名。我的班上最有礼貌,好学也最乖巧的学生,亦是一名跨性别者。

上大学以前,我曾在百货公司当销售员,同事之间也有跨性别者,她风趣、幽默又好玩,是沉闷打工日子里的开心果;她的时尚触觉敏锐、风格大胆,常常是姐妹们的形象顾问。

尽管和我过去对性别的认知有些不一样,但在我生活的地方,LGBT(同志、双性恋者与跨性别者的简称)一直是和平共处着。

一直到我来到吉隆坡求学,并从媒体工作中接触了跨性别者,才发现隔了一片南中国海,这里的跨性别者的际遇完全不一样。

尤其穆斯林,他们大多在年少辍学,被家人赶出门外;因教育不高导致寻职困难重重,人们因他们的跨性别身份而拒绝聘请,最终走投无路落入性工作。但那还不算最难熬的,被关进监狱才是叫天不应,叫地不闻。

妮莎雅尤(Nisha Ayub)正是那些受苦受难的人之一,她的遭遇让我感到无比震惊。我把那些不堪回首的记忆写成《有只蝴蝶叫妮莎雅尤》参加花踪报告文学奖,希望借着文学奖让性别平等的意识传播更远。十分幸运的,这篇文获得报告文学评审奖,也在报章上刊登出来。

那天,妮莎雅尤在她脸书上激动的说,新山一家包装工厂的人事部经理看了这篇文章后大受感动,写了一封信对她说愿意聘请跨性别者作为该工厂的员工。

这样的回响让我看见希望,看见知识改变命运,也看见媒体改变社会的力量!

有人说,大马伊斯兰化越来越严重,LGBT未来的路只会更艰难。

确实如此,但跨性别者是极少数中的极弱势,把人当人是人类的底线,也是人道主义最后一道防线。如果我们没有办法为他们发声,那么很快地,我们作为这个国家的少数,最终也会因为宗教、肤色而沦陷。

“请记得,当你支持LGBT,或者像我这样的跨性别者,你其实也在捍卫你自己的权利————自由的权利、表达的权利,而更重要的是,你可以活得有尊严。”妮莎雅尤在第十四届花踪文学奖颁奖典礼晚会上说的这句话,值得大家去深思。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