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间屋子像是一个录影机,记录了一个时代。
有人写下一辈子的人生故事,有人只是暂时找个安身之处。当木板被扒开换上砖块磁砖,前院的芒果树被砍倒铺上水泥地,单层排屋变成密集公寓,一切记录都被删净,只有屋主才记得原貌。当我骑着摩哆寻找老屋时,才发现一些老屋区早已失去踪迹或改建,原址变成新颖的住宅花园。昔日我们熟悉的百叶窗变成了落地玻璃,冷气和天碟几乎是家家户户必备品,守卫亭和围栏也变成大家习以为常的风景。
城市像一个有机体,不断在吞噬老旧痕迹,吐出多栋现代化的高楼公寓。偶尔走在新村或花园路上,有幸还看见一些老屋面貌,在时代的缝隙中安然自得。这些老屋竟也孕育出商机,老屋咖啡厅或民宿林立,让新生代认识古早味。城市也一直在压缩空间,以往祖辈拥有一大片居住空间,如今缩小至数百平方尺,举家搬进一个室内功能齐全的新屋。
UCSI大学建筑系助理教授张集强指出,华人祖辈下南洋来到马来西亚时,很多从事种植或锡矿业。矿主或雇主会为这批移民准备住宿,当时的屋子被称为“公司屋”。“公司”除了指雇主的产业,若以广东和福建话诠释,意思是共享,即全部人一起居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公司屋”是全木构造,设计非常简陋。以茨厂街的双层老店为参照,楼下有一个长长的五脚基,商家在楼下经营生意,工人则住在楼上。
1880年代,英殖民政府开始进入吉隆坡,那个时期开始出现砖造街屋。张集强称,1890年代,我国才有土地登记制度。在此之前没有明确规划城市的概念。外来移民一旦存够钱就会搬离“公司屋”,在城市外围散居。他们找到属意的土地就自建屋子,在周遭种植蔬果,再拿去贩售。这些地区就被称为垦殖地。
马来西亚工艺大学建筑系讲师林永隆补充,独立以前,市区没有公共房屋概念,英殖民政府只注重公务员宿舍。这些宿舍有半独立、独立式等形式,根据不同级别住进不同规模的宿舍。当时还有高级官员住进别墅。
迟至1920年代,吉隆坡开始有都市计划,走向现代化发展,也迎来首任田园城市规划师————查尔斯(Charles Reade),为城市规划排水、排污、草场、道路和土地拥有权等。
华裔屋子设计讲求对称
“为什么会有花园(Taman)?就是从田园城市规划开始。”张集强举例,吉隆坡华联花园是最早的花园。然而花园的格局设计已经脱离了华裔传统文化价值观,变成西式的生活空间形态。
传统华裔的屋子设计会有中轴线,凡事讲求对称,如大门会在中间,上面挂着堂号。一进门口就是神台,大门上还有通风洞口。如今在新村地区仍然看到这样的设计。但是在新式花园屋子,大门位置也不一定在屋子的中间位置,也越来越少人悬挂堂号。
“说到通风概念,是华人来到南洋之后,才从当地民居,如马来人的屋子取得灵感。像马来人屋子也是受到原住民,甚至从印度发展出来的热带民居形式所影响。”
60年代以前,第一代华裔移民会依据传统文化,将厕所和厨房都设计在屋子最后面或最角落。当西方设计师着手设计屋子时,会改变传统的房屋格局。西方文化的生活重心是厨房,接着是饭厅。这个概念也冲击了人们传统居住习惯。以现今公寓为例,很多时候一进门口,厨房就在左或右边,客厅以往是开放空间,现在变成隐蔽空间。
张集强认为,新村和花园的房屋设计其实相互影响。新村以往由工匠建屋,会将传统文化价值观放在里面。如今,新村想要模仿花园的新颖设计,也打破了传统的格局。
新村改建变成一座城堡
新村是英殖民时期的历史产物,1948年马来亚进入紧急状态,在乡下或矿区散居的华裔被集中在新村。“新村有很清楚的规划,例如屋子是前后并排,有小巷、道路、学校。过去垦殖民屋子是没有任何规划。”张集强指,新村屋子早期是全木构造,建筑非常简陋粗糙,无法耐久。步入1975年就有一股改建潮,出现3分砖7分板或半砖木的屋子,屋身很多是外扩的雨淋板。
一直持续到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空调、电视机、卡拉ok娱乐系统开始普及化,屋子的材料也采用钢筋混凝土和砖块。开始用砖改建屋子时,还保留通气孔,仍用百叶玻璃窗。来到空调时代,通气孔已经消失,人们也会注重隐私,待在家中的时间越来越长。后续,新村屋子就有独立、半独立式的形态。90年代之后,新村屋子的格局设计非常新颖,采用铝制气密窗,有着甚至改建成双层洋房。对比花园排屋,新村屋子有更大的改建空间,花园排屋则已定型则无法扩大。
“早期新村屋子都没围篱,当大家待在室内的时间越多,自我领域的感觉越强,开始有篱笆的出现。新村改建后,几乎变成一座城堡,新村的生活和大都市生活没两样。”张集强说,过去有很多公共区域,人与人之间比较多互动。当人们对屋子室内功能要求更高,生活模式无形中会慢慢趋向封闭。
组屋为了应付人口过多
城市规划里除了花园住宅,还有一个常见的建筑————组屋。1957至1968年期间,吉隆坡开始蓬勃,无限商机吸引很多人进驻和居住。“独立之后,居住在城市的人口,很多安置在廉价组屋。”张集强指出,当时老街区店屋格局无法容纳大家庭,政府为了迅速解决人们居住问题,开始打造集合住宅,就是廉价组屋。
林永隆补充,1956年吉隆坡曾发生一场大火,烧毁了逾百间木屋。当时殖民政府察觉到木屋区过于拥挤、没有规划及安全设计未达标。隔年,他们开始建苏莱曼组屋(suleiman courts,如今的sogo购物中心)吸纳大量涌入市区的人口。同年,吉隆坡市政局也在陆佑路开发新的组屋————melati flat安顿火灾的灾黎。无形间,这也改变了吉隆坡住宅规划的格局。
1967年,政府打造了第一个无电梯设备的组屋————拉萨敏申组屋(razak mansion)。当时有15栋楼,658个住宅单位(分成1房和2房式单位)、23间店铺,还包括民众会堂、休闲公园、祈祷室等设施。1房式单位面积为399平方尺,2房式单位面积为504平方尺。
为什么不建高楼层的组屋?林永隆指,“当时政府考虑到低密度排屋或半独立式屋子并非公共房屋最佳选择,因为需要庞大面积土地。另外,高楼组屋也需要长期缴付昂贵的维修费,特别是电梯维修。因此,4至5层楼高的无电梯设备的中密度组屋是最好选择。”继拉萨敏申组屋之后,政府打造了第3栋政府组屋————东姑阿都拉曼组屋(pekeliling flats,俗称“17楼”)。
城市中的古朴马来村
难以想像的,在繁华的吉隆坡都市中还可以看到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马来人村庄。林永隆说,大多数马来人在独立以前居住在偏僻的农村地区。与吉隆坡毗邻的kampung baru是英殖民政府于1899年划分的马来农业殖民地。当地大部份屋子至今仍保留其古朴的建筑特色,例如最显著的高脚屋特点。kampung baru可说是一个开放式的博物馆,收纳了传统、半现代、殖民时期的马来人建筑风格。
至于印裔的住宅特色,张集强说,印裔以往都居住在园丘,“他们从最早到现在,一直是属于被动的。园丘屋子也像是我提到的‘公司屋’。他们没有想太多,至于屋子设计是否有带进习俗传统也不显著,很难和印度原来的文化相并。”
新村屋子的演变分成4个时期。
1.第一代1948至1960年屋身是全木构造,大门窗口都是木板。
2.第二代1970年代至1985年屋身是3分砖7分木或者半砖木的形式。
3.第三代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屋子变成钢筋混凝土或全砖式建筑。电视、空调开始普及化。
4.第四代90年代过后设计非常新颖,开始用铝制气密窗,建筑上面不会有通气孔,进入空调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