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看是水墨神祇画像,近看竟是篆书心经成图!没有书法底子的张海贵,以《康熙字典》为师,用逾3年练写篆书,把260字的心经写成观音、关公、济公、齐天大圣或八卦的书法图,成就独成一格的工艺。
张海贵没有学过书法或画画,学历也不高,3年前在奥妙的机缘下通过德教会济善阁扶乩务上接触到篆书,他边学边写,现在作品已经卖到新加坡和中国。
张海贵的心经作品,每幅260个文字体有所差异,就连单一画里的21个“无”字也不会重复,每幅画像都是独一无二。
篆书,又称篆文或篆体,是一种古老的汉字书体,有大篆和小篆之分,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在我国写篆书的人很少。
乩文引发兴趣
张海贵在2014年8月接触阁务。他认为,他能接触篆书是师尊冥冥中的指引。
“那时是农历七月中元节期间,阁里的香火不能熄灭,由于我就住在阁所附近,夜间又迟睡,所以理事要求我凌晨3时去上4尺香,慢慢地我就参与阁务。
过后,扶乩组缺人手,主任叫张海贵去习乩。一次扶乩,师尊一直重复写了一个古字,由于看不懂,他把字体抄下来回家查康熙字典,才知道是个“枣”字。
“你相信吗?一本古版康熙字典有1500多页,我随手一翻竟然就是‘枣’字那一页,我当时也愣住,完全不可思议。
感觉冥冥中有指引
张海贵在康熙字典里看到篆书,觉得特别很喜欢,但找不到老师教,一名书法界前辈叫他买字典自学,因为即使找遍全马,也没有人教篆书。
“因为它冷门、难度高,所以我想挑战,我买了很多书自学,现在还是有很多看不懂的字,但般若波罗密心经我已经驾轻就熟。”
一开始张海贵只是抄写德教十章八则,过后写心经,一开始字体并不美,连行书楷体也写得不好,但某一晚经历奇妙的感受,他的字“脱胎换骨”,如同蝶蛹破茧而飞。
“那时是凌晨3时,我正在写心经,突然感觉手好像不是我的,变得特别柔软,像是一股生命力苏醒了,自那天起,我的字体才变得好看。”
书法结合神祇图像
写了篆文书法一段时间后,张海贵突然有一个念头,就是把篆书心经组成神祇图像。为此,他画了一张观音草图,沿着线边开始书写作画;此后,他一头栽进此道,乐此不疲。
他开始作画时,一幅2尺多长、宽的作品需要10个小时才能完成,现在只需四五个小时左右,全因工多艺熟。
“一坐下来作画,我就会全神贯注,不会困不会累,作品一气呵成,因为需要构思字体的差异和设计,所以精神会有所消耗,完成后会感到疲累。”
除了篆书,张海贵也写过甲骨文,但作品很少,主要还是篆书需求最多。
中元宴捐画义卖3年来,他画了超过百幅心经书法、八卦和图像结缘,其中10%收入捐给济善阁,2年前开始的七月盂兰胜会中元宴,他也捐画义卖献心意。
“有个朋友将我的心经甲骨文书法送给中国亲友,他们还以为出自哪个法师的手笔,这是对我的肯定,让我非常欣喜。”
目前张海贵手上有一些订单,都是朋友要求绘制。他说,图像是由心经组成,所以有镇宅作用。
最新构思三层八卦心经
张海贵最新的构思是“3层八卦心经,经文由3层纸组成,层层叠叠的有立体的视觉效果,但多层的设计,也带来每层经文准确对角的难处。
他说,写完一层的八卦经文后,他突然想到双层的设计,写了双层之后他又想到可以3层呈现,在这方面的创作能源,他相信是师尊的赋予。
凑部首完成文字
因为篆文没有完整的字体,心经260个文字,为了不让文字重复写法,张海贵以凑部首来完成文字。
“不论是篆书或甲骨文,由于它的文字很少,很多汉字都没有,因此,我就能用凑部首的方式来完成一个字。”
在写书法的道路上,张海贵会自我挑战,即把篆文越写越小,最小的必须用放大镜写,1公分可以写3个字,可以想像字体多么小。
“为了不弄坏眼睛,我不再挑战更小的字体,把篆文写在米粒上,我暂时还办不到。”
状元资料
姓名:张海贵
年龄:49岁
个人兴趣:体操、拉筋
入行原因:师尊冥冥中指引
目前职业:爪夷五公司德教会济善阁总务
书法年资: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