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9/11/2017
教育绝对是有力量的
作者: shuenfatt

教育,可以有很多金句,比如:我们不会放弃每一个孩子、知识就是力量、再穷不能穷教育…………

教育,也可以有很多理想:我们要以人为本、激发每个孩子的潜能、栽培孩子成人又成才、为国家培养未来栋梁…………

但是,放眼我们今天的教育现场,不难听到“教育路愈来愈难行”、“现在的孩子很难教”、“甚么KSSR教育改革,事实上分数主义依然当道”、“老师有苦自知”,“打学生为他好却随时挨告”,“教学的热情一年一年被现实浇成灰烬”…………

见到来自台湾的教育工作者蔡炳坤的时候,最想听他说的,不是教育理想和口号,而是如何缩短这理想与现实间的距离的可行方法。

蔡炳坤博士是台湾慈济教育志业执行长。他曾是台湾文化部政务次长、行政院机要顾问以及台中副市长,还曾出任台湾建中和一中两大明星学校校长;他也曾获得台湾教育部颁发的“校长领导卓越奖”,是在教育前线一步一脚印走过来的人。

蔡炳坤直言:“教育的理想和现实之间,是一定会有差距的,那是因为教育理想的设定,本来就需要有高度,才有可以仰头追求的目标。”当然,教育目标若设得过高那就不务实,太低没前进动力。只有设定对的、清楚的、适当的目标以后,教育才能前进,老师们才能带着学生向上向善,展现教育的力量。换句话说,我们不必为著教育现实的种种不圆满而丧气绝望,反而应该更积极努力去达到目标。

出席吉隆坡慈济国际学校动土礼之余,蔡炳坤还主讲教育公开讲座:“我始终相信教育的力量”,阐明自己如何能对教育的力量坚信不移。

“我的人生路也不是一路顺遂,我当然也有很多辛苦和挫折。从事教育工作将近40年,教过小学、中学、大学,看到的学生越来越多元,也听到很多老师们说,教师难为。我担任过校长,也在地方、中央做过教育行政工作,更是见证了台湾推行的教育改革,听到了教改失败等的批评。一路走来,当然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但我想说,我始终相信,教育的力量。”

教育究竟有着怎样的力量?蔡炳坤认为,第一个,便是机会。教育,能给每个孩子们创造机会。这种机会,蕴含的便是改写某个孩子一生的强大力量!

遥想当年,就是因为教育,住在南投县草屯镇山上的家境清寒的蔡炳坤,才有机会翻山越岭去升学,从此改变人生。“对一个贫穷家庭的孩子来说,他的人生要如何发展,很显然,除了教育,没有第二条路。”15岁那年,唸完初中的蔡炳坤考上了花莲师专,教书育人的志业以此为据点,终身开展。从一张师范文凭到政大教育研究所博士学位,蔡炳坤重申,除了教育,真的没有第二条路!

教育的力量到底有多大,以及如何才能发挥教育的力量,除了切身经历,蔡炳坤分享了一个真实个案。话说台湾花莲有一所原住民学校,全校51个学生,成绩普遍低落。有一位校长花了8年时间协助孩子们拉高了课业成绩。“以数学来讲,比全县平均分数高出了二十几分。

比如说平均分是70,这所学校学生考了九十多!”

这位也同样是原住民的校长是怎么做到的?“首先,他带领全校老师去仔细了解每个孩子的家庭背景,了解他们的作息时间和生活需求,给予真正的协助。”再来,发动引领大学生进学校来‘大手牵小手’,给孩子们进行义务课业辅导。在这同时,将学校打造成不只是读书的地方,孩子们还能玩乐器、玩编织,结果成绩是愈玩愈好!

这证明了一件事──偏乡学校,条件相对不足,但成绩不一定就低落,只要有人愿意用心耕耘和付出,注入人文素养,真正关怀每个孩子,一样可以翻转每个学生的人生。蔡炳坤说得铿锵有力:“教育绝对是有力量的!”

让爱流动,让它产生力量

教育的神奇力量当然不会只有一个。蔡炳坤进一步分析:“第二个力量是爱。”爱实在是大命题。但教育爱,应不是小情小爱,而是一种宏观包容的“大爱”。这个爱,必有一股引人向上向善的力量,能引导学生成长。蔡炳坤说,这种爱需要在校园内营造,需要“做”,不能“讲”。

“台中有一座‘东门桥’,这座桥上3个人形图案,代表的是3条宝贵的生命。当年,台风来袭,临时宣布停课。我校的一位优秀生,在母亲来接走后的回家路上,车子行驶到大桥中央,因桥断落水,两母子失去了生命。父亲伤心过度,为了寻找妻儿,几天后也坠河走了。恰好这两家人都两代单传,遗下两位老阿嬷,校方于是一念心,决定由学校来承担照顾她们的责任!让她们成为‘一中阿嬷’,以前她们有一个孙子,现在有一群孙子!”这样带动全校付出关爱,除了筹款,还实际上总动员,让每个学生有机会参与,化无形的爱于有形,这里头隐含很大的爱的凝聚力量。这样的教育,当然能烙印得更深,带着走更远。

“每个校园都应当要有爱的‘故事’发生,让它流动,让它产生力量。”蔡炳坤在台中一中时,有一年迎接来第一位全盲学生。“我就想,这件事情,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是全校的事情,我们从硬体的准备到心理的准备,全校三千多名师生共同努力,给了他最好的迎接和协助!这是大事!”这就是能当下去把握创造的“教育机会点”,让原本可以是很小的事儿成为一个机会,一种力量!

教育必须是全人教育

教育的第三个力量,是坚持。不只是教育工作需要坚持,不随波逐流,找回教育的核心价值,还要培养学生坚持的毅力。

坚持是甚么?“坚持是对的事,做就对了!坚持是做对的事,还要把事情做到最好!”这意思就是,前线教育工作者要有智慧,当教育受到外在环境影响,该如何紧抓住教育的核心价值,在变与不变之间,如何该变的变,不该变的坚守不变,那可就肯定考功夫了!

教育会随着时代的改变和社会脉动,求新求变,与时并进,但蔡炳坤非常坚持,教育有一些核心价值是无论如何不会改变的,比如爱,比如引导每个学生向上与向善,比如人文教育的落实。

蔡炳坤曾经当过成绩竞争烈的明星学校校长,他在任内最坚持的,就是推动与落实人文教育。建中数理科学生居多,他到建中上任后,在校园内成立了艺廊,不定期展出艺术家、校友或学生的艺术作品,同时他还首创“建中成年礼”活动。他更是在跨年当天为高一生举办仪式,同时和北一女中合办校庆舞会,创建校百年来纪录。

他是建中创校后的第一位遴选校长,上任时不到40岁,年轻充满干劲和理想。像建中这样的明星学校,能考上的已是优秀生,大家都拼成绩,他一上任就积极推动校内社团的参与度,规定每个学生至少报名参加一个社团。刚开始当然出现了埋怨的声音,家长担心影响考试成绩,学生也不愿意花时间参加课外活动。结果坚持下来后证实,相辅相成,学校的成绩,一年比一年好!

“考进建中的学生在课业上已经非常优秀,这样的学生,你还要一天到晚跟他讲成绩吗?

会读书之余,我也希望他们通过参加社团、运动或志工项目,培养爱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领导能力、学习回馈社会。”教育真的必须是全人教育,只拼升学率的教育并不完整。

人文教育有架构:三感、三教、三生

蔡炳坤分析说人文教育是有架构的,由主轴、内涵与实践3大部份组成。“人文教育的核心主轴是三感:感恩、感觉、感动。如果师生之间没这三感,学习就会流于所谓‘为了成绩的学习’。”那肯定的不能发挥教育的全部力量。

而人文教育的内涵就是学校是三教:言教、身教、境教。“言教是最基本的知识的传授,这是最基本的。但一个老师能不能够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学习典范也很重要。再来就看一所学校如何营造学习环境,那叫境教。”

而人文教育要实践,就要有三生:生活、生涯、生命。“像在学校推动花道、茶道、书法这些课程的用意,就是让生活如规如仪,让这些人文活动去涵养孩子生活的品味。而如何让每个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的生涯有品质,思考如何缩短学与用之间的距离,最后是让建立一生受用的好品格,落实到生命里。”

人文教育是如此层层叠进,不是背背弟子规朗朗三字经或晨读静思语就算落实。好的人文教育必须要能做进学生心底,潜移默化,一生受用。

结语:

教育本就非三言两语能说清,40年的教育路更不是一时半刻能说明,但蔡炳坤就用“教育的力量”来完整讲述他的教育理念:坚持人文教育、坚持机会创造及坚持爱!


蔡炳坤小档案

年龄:58岁
家庭:已婚,有1子1女
现任:台湾慈济教育志业执行长
学历:花莲师专(已并入东华大学)师资科、政治大学教育学硕、博士
曾任:台湾文化部政务次长、台湾行政院机要顾问、台中市政府副市长、台北市立建国高级中学校长、台中第一高级中学校长
奖项:校长领导卓越奖(台湾教育部颁发)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