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阁寺建於1397年,正式名称为鹿苑寺。应永元年(1394年),足利义满以位於河内国的领地与西园寺家交换,获得这块当时称为“北山第”的山庄,开始大兴土木整理改建。隔年,他卸下征夷大将军职位,让渡给其子足利义持并出家入道,只保留太政大臣的头衔督政。
应永四年(1397年)他将北山第改名为“北山殿”,以舍利殿作自己修禅的场所,把寺内主要核心建筑──舍利殿的外墙以金箔装饰,因此得到金阁寺的昵称。
1950年,金阁寺被自焚的年轻见习僧人纵火烧毁,一并把供奉的国宝和足利义满像也烧成灰烬。现在看到的金色建筑是1955年修复的,1987年全面重新贴上金箔。
有人说鹿苑的设计是让人体会轮回:一进门先见到的是金阁,代表人生里的荣华富贵,踏着上坡路,一步一步靠近梦想;当与金阁擦身而过,便接近了生命的巅峰,走到白蛇冢,再回头时就能看到塔尖,像是对於自己成功的最後一瞥,然後逐渐走下坡,一切都成过眼云烟,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是吗?是这样让人不停地走过丶错过,回头一瞥,然後离开吗?日本文化里推崇的无心不贪,要用这美丽的园林来述说?
3层楼阁,3种不同风格
金阁寺是3层的楼阁,第一层为“法水院”,属寝殿造风格,也就是平安时代的贵族建筑风;第二层为“潮音洞”,供奉观音,是镰仓时期的武家造,即武士的建筑风格;第三层是正方形的佛堂,供奉3尊阿弥陀佛,则为中国(唐朝)风格的“究竟顶”,属禅宗佛殿建筑风格。
3种不同风格在同一栋建筑上,是不是别有含义呢?就像婆罗浮屠的建筑,佛塔的3个部份代表着通往佛教大千世界的3个修炼境界,即欲界(Kamadhatu)丶色界(Rupadhatu)和无色界(Arupadhatu)。这3层建筑会不会也代表着贵族的欲望丶武士的自制,和超越物质需求的禅悟呢?
还是述说着足利义满的一生,从贵族到大将军,尔後出家?
一楼的建筑没有贴上金箔,刻意制造强烈的对比,退隐到阴影之间,或许也是一种隐喻,让其馀两层楼看来仿佛漂浮在半空,和地面脱开联系。二楼完全没有开放的窗口,简化装饰,是修行闭关丶断绝外来诱惑的空间。三楼来到了最高境界,是阿弥陀佛无量功德的觉悟者盘坐之处,设有吊钟式样的花头窗,一旦把门窗打开,可以把园景纳入,和天地相通。
我想,这金箔除了营造底楼和上面两层楼的对比,另一方面也让二丶三楼凹凸细节的阴影都因为放射效果而不见了,或许是想要更加突出修行的光明面吧!
镜湖水中反映的金阁丶秋天的红叶丶蔚蓝色的天空,就算我们不了解其中的禅意,也都是赏心的风景,难怪人们称这以金阁寺为中心的庭院为极乐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