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兰丹.哥打峇鲁19日讯)天气转冷,丹州哥市一群华青第一时间想到无家可归,留宿街头的流浪汉,于是筹钱买了绵被和食物,16日晚到凌晨,在获得非政府组织的巫裔朋友协助下,在市内多区找出约20位流浪汉,及时送暖。
过去数天,丹州各地区的平均温度介于21至22度之间,许多人都直呼“好冷”,入夜后的哥市一片冷清。
获商家赞助绵被
以吉兰丹网红何伟杰为首的脸书群组“吉兰丹人吹水交流区”再度献爱心,在不到一天的筹备时间,就获得了商家华健融工业集团赞助绵被,群组管理员也群策群力,或征求或自资买了咖哩饭、面包、饼干、饮用水,同时收集了一批能保暖的旧衣物,在冷风飕飕寒夜走上街头。
何伟杰说,当你关爱这个社会,也许有一天你会得到来自世界的善意。
“当你在埋怨你的家没有冷气、没有网络、没有iPhone时,你是否知道还有些人连埋怨都不敢去想。他们居住在任何一个只要能够有遮顶的地方,度日如年,今天不知明天事。”
由哥市巫裔朋友带路
星期一晚至星期二凌晨,他与管理员洪明芬、龚仁坤、梁婷婷、邱振益、李伟伦和赞助商代表陈利春,在以希沙慕丁、凯鲁尼桑、艾娜莎尤蒂等10余位巫裔朋友带路,一一将心意交到流浪汉手上。
希沙慕丁来自名为ROYALTI的非政府组织、凯鲁尼桑来自社会主义党,艾娜则来自INVOKE KELANTAN,都是地方上的活跃社会工作者。
由于这些社会工作者曾经接触有关流浪汉,所以,何伟杰通过媒体朋友的协助,找到这些社会边缘人的所在地,前后耗时约3个小时。
他们从汉沙路出发,来到企业家美食中心、苏丹莫哈末四世体育馆广场、苏丹后再纳二世中央医院一带、波格槟榔菜市场、市区巴士车站、独立草场、茜蒂卡迪查大巴刹、唐人街、慕哈玛迪清真寺周遭、西列谷车站等。
丹吹水交流区号召力强
希沙慕丁说,华巫年轻人能联手发动福利活动,实属难得。据他所知,吉兰丹人吹水交流区是一个拥有3万4000名会员的脸书群组,他们的号召力量强大,能将影响力发挥在社会关怀的工作上,值得鼓励。
“这个社会需要更多超越政党、种族和肤色的活动,让弱势群体得到应得的援助。”
凯鲁尼桑则透露,过去他们曾经探访过这些流浪汉,并记录他们的个人资料,包括为他们申请政府福利金、一马援助金、伊斯兰义捐局的福利金等。
点蚊香睡遮雨篷
在献温情过程中,一行人发现了没有家而只能住在三轮车里的老人家,其中一位三轮车夫为了驱蚊,竟然在三轮车里点燃4个蚊香,而且以遮雨篷将自己裹在坐椅处入睡,令人担心他是否会因此中蚊香毒而窒息。
自称“拉伯”的马来老翁的三轮车破烂不堪,他的三轮车就泊在苏丹后再纳二世中央医院附近,不过,他对来访者没有透露任何本身的遭遇。
来自彭加兰芝巴的另一名三轮车夫达勿(71岁),也一样以三轮车为家,尽管他声称有住家,却不透露为何要露宿街头。
自认有爱滋病不要握手
当何伟杰与同伴来到苏丹莫哈末四世体育馆广场时,在舞台上发现了睡在这里的男子玛兹兰,对方声称是爱滋病患者而不要和来访者握手。
当晚,这个舞台共有7名露宿街头的男女,其中2人是女子,一些人在体育馆附近的茶餐室帮忙收桌椅,没有酬劳,只是换餐饭吃。其中一名男子说他拥有一辆三轮车,坏了送修要30令吉维修费,因为没钱还,三轮车还在维修店里。
在哥打峇鲁市议会附近的候车亭,大家发现了祖,他来自巴西马县甘榜登笼,今年32岁,来到哥打峇鲁求职不果,唯有露宿街头。
在茜蒂卡迪查大巴刹里,也有一些流浪汉,其中包括于2005年开始就住在里头的罗兹。白天,他替人扛货为生,晚上就在小贩摊位上打地铺。
何伟杰:看到哥市另一面
“这些都是我们不知道的事。”何伟杰如此感叹,他没料到这次临时且自发的小心意,让他看到了哥打峇鲁市区里不为人知的一面。
希沙慕丁指出,他们本来预算能找到30位流浪汉,不过,相信天气太冷,一些人不知所终,没有出现在平时露宿的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