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种植、友善耕种、活力农耕,这些讲的都是无毒农业,没有使用农药所种出来的农作物。
但这类农作物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用钱买健康,价格比常规农业种出来的农作物贵3倍,令人吃得好心痛,所以归类为有钱人才吃得起的食物,或病人才需要吃的食物。
但比一般作物贵3倍的差价,并不是完全都落到有机农民手中或都用在种出来不完美的有机作物中,而是用来修复被农药破坏的农地,给下一代一个好的环境,再来就是还给农民及消费者的健康。
当我们在大肆抨击农民使用农药,让消费者吃到的都是农药残留的农作物时,其实这也是因为消费者要求“完全”心态所导致,再者消费者希望持续吃到某些农作物,农民也唯有使用农药“催种”,确保有关农作物全年都有供应。
虽然消费者会吃到一些有农药残留的农作物,但却忽略了,农民才是农药最大受害者,他们是第一线接触农药的人,全年暴露在农药侵害下,连带生活在农耕地区的孩子也直接或间接深受其害,我们所吃到的漂亮农作物,都是农民与农民的孩子用健康换回来的。
处于萌芽阶段的马来西亚有机农业,除了面对消费者的不理解之外,还有农民缺乏认知,缺乏第三方有机认证系统,因此催生了“第一届马来西亚有机大会”,除了表扬一直默默耕耘的本地有机农民与研究员之外,还邀请中国与台湾的有机农业与工业佼佼者到来分享他们的心路历程,为大马有机业者提供指引,让本地有机农业发展之路走得更容易。
亚太农药行动网计划协调员迪芭拉薇兰
农药破坏土质、影响水源
传统农业对马来西亚影响至深,不但破坏生态,更严重影响孩童健康。研究显示,传统农业过度使用农药,影响孩童贺尔蒙系统,进而导致孩童罹患癌症率提高,学习及脑部发育都受影响。
我们和国民大学合作进行一项研究,发现农药是一个持续性问题,尤其是水源更首当其冲。研究主要是在农作地附近展开,我们发现农作地附近的水源都有农药渗入情况,甚至10年前已经被禁用及没有登记的农药如灵丹(Lindane)、安杀番(Endosulfan)等都有,这些农药如何被引进是一个令人担心的问题。
非法农药的使用,如纳乃得(Methomyl)已经被禁用,但农民还是有办法获得这种农药。另一种本地非常普遍的除草剂巴拉圭(Paraquat),是一种毒性农药,也在金马仑发现。这种农药若不小心沾到眼睛,会导致失明,惟至今很多油棕园仍在使用这种农药。
在金马仑地区,很多原住民孩子都会到河流嬉戏,也就是说他们长年都会接触到这些被污染的水源。同样的,我们在2013年在雪兰莪丹绒加弄渔村进行研究,也发现当地的鱼产含有农药,所以农药的影响是环环相扣的,不只破坏土地,也污染水源。
远在印度一个叫做克拉拉的地方,当地人广泛使用安杀番,从30年前开始当地很多孩童都有学习障碍,政府迟至30年后才发现问题根源,进而禁止使用有关农药。
不要以为只有孩童受影响,研究显示,农药也会影响男性及女性的生育能力以及造成肥胖。遗憾的是,至今仍没有技术可以减低农药对河流及土地造成的影响,这些农药将会留在土地及河流很久,毒性比较低的可以在一年之内分解,所以预防是当今唯一的方法。
要根治这些问题,必须禁止使用这些农药,鼓励本地农业走向有机种植,制定良好及友善的农业政策,政府必须支持有机种植及安全食物,让人民及环境都免受农药的破坏。
作为非政府组织,我们只是把农药所带来的影响提出,但我们也不想指责农民,因为归根究底就是为何化学公司不断推出各种含毒性农药,而教导农民正确选择及使用农药是一个持续性的运动。
农业部农药控管组助理主任札丽娜南利
减少使用农药,靠群众努力
目前国内已经注册的农药超过1700种,这还不包括非法或没有登记的。为了得到更好的收成,会有更多的农药被引进,当中很多都是来自中国,甚至没有听过的。
政府有没有尝试禁止这些农药进来?坦白说我没有看到,我认为我们更加努力,促使相关部门不要轻易批准农药进口。
农药本身已经是毒药,加上农民大部份都聘请外劳,他们不懂得使用农药的正确方法,即使雇主有教导正确的使用方法,但他们为求方便工作都不会遵照。管制非法农药,我们没有管道可以管制,如巴拉圭,政府已经下令在2020年全面禁用,但在去年3个月里,进口商大量进口,囤积存货,以便未来使用,所以要减少农药使用量,单靠政府是不行的,必须大家一起努力。
如从毒性农药改为使用生物农药,一些符合标准的生物农药,也可用在有机种植。目前已经有超过20种的生物农药登记,可以减少对环境及健康的伤害,也可以保障农作物的收成。
博特拉大学高级讲师兼马来西亚职业安全卫生部注册健康风险评估员侯蔚雯博士
长期暴露农药下,农民与小孩健康受损
传统农药对大马农民家庭伤害很大,但可悲的是,这些农民根本不自觉。根据我们向农民了解所得,农民会每3个月喷射一次农药,无论是杀虫、杀菌、除草,周而复始在进行。
2011年我们在丹绒加弄做了一项农药健康调查,一半以上的农民都有因农药所引起的症状,长期使用者皮肤都会受损,降低皮肤对外界的免疫力与保护功能。虽然肉眼是看不见农药对皮肤的伤害,但这些农药却会在表皮细胞累积成毒素。
研究也显示,一半以上使用农药的农民都有肝功能衰退问题,因为肝脏是排除毒素的器官,而农民长期使用农药,身体累积毒素,肝脏需要“勤劳”做排毒工作,长年累月下来就导致肝脏过劳。
同时,农民血液中的胆碱脂酸,身体一种激素,也有减少的迹象,这种激素会影响我们的神经系统。
我们收集当地同龄的农民与非农民的细胞回去化验室检验,发现农民的细胞比较容易分裂,这意味着他们罹患癌症的几率比较高,连带也影响下一代,因为这些孩子也在同样的环境中长大。
我们也有观察当地孩童,虽然他们没有下田,但因为周围都是喷过农药的田地,他们在那里玩耍,学校也被设在田地间,没有缓冲区,所以每天都直接吸进或接触到农药。
我们也给孩子们做了一个问卷调查,10名小孩当中,有2至3名小孩都有症状,尤其是农夫喷射农药的时候,会感到不舒服,所以经过检验后也发现小孩血液中都含有农药成份,学习能力比城市小孩弱。
但大部份人都不以为意,觉得农村小孩的学习能力比城市小孩低是理所当然的,其实这是环境造成的,因为受农业残害,农村小孩的细胞分裂比较多,同样的罹患癌症的几率也比较高,即使他们不吸烟、不喝酒,患癌几率也比其他人高。
相对的,我们也找来同一个村子,为没有碰触农药的孩子做检验,发现他们的血液及尿液也一样含有农药成份,就证明了农药对环境的破坏很广,即使没有直接碰触,也会透过环境而受害,再进一步的扩大就去到食用这些农作物的消费人,等于每天都把残余的农药给吃进肚子。
大马第一家民间有机认证机构Baba创始人梁志文
认证,对有机发展很重要
联合国农粮组织在2013年发表一份报告,大马每人每天可分到23克农药,等于4茶匙分量。
农药残害虽是全民问题,但首当其冲的是农民。在有机耕种里,除了不用农药之外,还有完整的耕种过程,所以有机产品比常规农作物贵3倍,其中一倍是用在农作物,一倍是修复被破坏的农地,最后一倍是给心爱的孩子。
认证,对有机发展很重要,但做有机验证需要钱,有的农民也不懂申请程序,令农民却步。因此我们从公司销售利润中拨出0.5%成立Baba有机认证基金,资助农民申请认证,至今已经有50户农民受惠,当中包括花农、因为花农所用的农药不比菜农少。
同时,我们也积极主办有机辅导及技术培训课程,让农民参加,推动“帮助马来西亚更有机”公众教育讲座、环保农耕教师营、校园环保农耕教育、企业环保教育活动等,让各阶层了解有机,共同推动马来西亚的有机农业。
●马来西亚有机联盟执行董事王康为
提倡有机种植,解决农药伤害问题
有机种植看起来是新的种植趋势,但作为非政府组织,我们也不应该一味指责传统种植农民使用太多农药,现在是时候引领他们走向新领域。
有机种植早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倡导,历史不会很久,我也是从1990年才开始加入有机种植,也在学习中,所以我们现在应该引领传统农民转换为有机种植,才是解决农药伤害的方法。
●国际有机农业联盟亚洲理事会主席兼全球宣传大使周泽江
奉行有机4大原则,关爱下一代由你我开始
有机农业现在已经来到3.0时代的可持续之路阶段。但有机种植若用肥不当,也会影响土地,不整顿则会带来不利影响。
有机农业,其实也就是传统农业,只是加上新思维与现代科学技术,转变成现代有机农业。而现在大家所认知的传统农业,却因为种植法与农药使用的改变,而变成现代常规农业。
有机农业有4大原则:1.健康──不是消费人的健康,而是农民与农民孩子的健康。
2.生态──不污染环境,采用自然种植法。
3.公平──使用化学农药,消费人吃下的农药只是农民的千万分之一,最大的受害人是农民本身,对农民与环境都不公平。
4.关爱──谨慎小心使用化肥,不但为自己,也为下一代,否则以后一切农作物都变成转基因食物。
庆幸的是,近10年间全球有机农地增长迅速,从1999年至2015年增加了4倍,达到2076万公顷,生产者约240万人,当中四分之三都分布在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澳洲。
但全球最大的有机零售业,一半以上都是由美国及加拿大包办,亚洲只占8%,当中中国就占据6%,在全球有机消费排行榜中排行第四,可见有机农业在中国有庞大的发展空间。
大马的有机农业虽然不如其他国家发展迅速,但大马拥有广大面积的山区与森林,是很好的野生采集环境,不妨往有机野生采集方面发展,这是非常珍贵的天然环境资源。
除了野生采集之外,大马水产业也相当发达,可以往有机水产业发展,进而实行有机水产认证。
但有机业者必须认知一件事情,有机不等于认证,因此我们鼓励第三方认证,也鼓励在地消费,也就是原产地有一个负责认证的第三方,确保标榜有机的产品都是符合规格的有机产品,让消费者放心食用。
其次,在地消费是一种减低食品历程及保护在地农业的做法,而且农业本来就是要使用最适合本地化方法种植,实现有机多样化的有机3.0时代,有机产品的价格可能会贵一些,但其价值不是在健康,而是对土地、农民及生态环境的价值。
台湾慈心有机发展基金会执行长苏慕容
有机没有终点,只有过程
如何确保有机食物的真实性,是有机发展的重要课题。从上个世纪开始,许多国家纷纷制定有机生产标准,建立认证制度,希望借由法令来管理,让消费者可以正确辨识及安心购买。
政府的用心,不仅提升消费者信心,增加消费意愿,令更多农民愿意转型。但不可否认的是部份国家实施的有机认证成效不佳,造假有机新闻时有所闻,反而重创消费者信心。
所谓认证制度,首先要制定有机生产标准,包括土壤、水源等环境与条件、种子树苗、肥料与防治病虫害材料、轮作等种植方式、防止污染措施,还有采收到上架过程的污染控制,绝不只种植方面。
要达到有机认证,必须附上以上所有条件及内容,所以若没有通过第三方机构查证,自行开始有机种植,自然无法提供更多可信的证据。
有机是没有终点的,它只是过程。二十多年前,当我还在担任农业研究院时发现,台湾农民用农药是必要工作,直至22年前开始接触有机农业,才知道农业是这么做的。
越是可持续性采收的作物,就越不安全,如辣椒是台湾农产检验品不过关的第一名,农残很高,因为农药可以让农产品漂亮,消费者也喜欢,所以农民唯有这么做。
但农残最大受害者不是消费者,而是农民,因为农民是第一线接触农药的人,完全暴露在农药伤害下。台湾政府曾经为农民做抽样检验,70%的农民体内都有农药残留。
台湾也经过如大马目前所面对的,消费者不相信有机产品的艰难点。2007年以前,任何人都可以称自己的产品是有机作物。2001年开始管制农业生产,但还管不到加工生产与物流方面,标签也有真伪。
直至2008年加工及物流也列入有机条例管制中,加上第三方认证,才建立起今天的消费者对有机市场的信心,解决有机食品分身乱象的问题。目前大马有机农业就是缺乏第三方保障系统(PGS)组织认证。
第三方认证,对消费者而言最简单的辨识方法就是标签,而建立一套令消费者信任的系统,必须要靠官方的努力,台湾现在每年拨出1亿2000万台币推广有机农业,一些欧洲国家政府甚至补贴有机农民,所以政府是推广有机农业的重要推手。
有机种植不是解决吃的危机,而是留一个好的环境给下一代,减少土地与环境伤害,进而保护消费者与农民。如今农民年轻化是一种全球趋势,很多年轻人都回到家乡或农村种植,而且是转向有机农业,找到这个行业的发展潜能,这就是有机农业的希望所在。
台湾农业受限于土地问题,但大马土地可能不是问题,需要的是技术与产品通路打通,年轻农民的出现,正好可以通过各种管道让消费人认识有机产品。
大马有机贡献奖得主辛路历程
在“第一届马来西亚有机大会”上,也颁发“大马有机贡献奖”给国内两位有机先驱者,他们分别是马来西亚环境、工艺及发展中心有机农耕协调员陈秀銮及金马仑和平农场创始人黄田环。来听听这两位有机种植先驱如何走过艰辛的有机之路。
陈秀銮
我从1986年开始经营有机农场,通过有机农耕来说服农民,不使用农药也能种出美丽的无毒农作物。
这些年来的经验告诉我,宣导是有机种植重要的一环,因此我办了很多学生营,开放菜园让人参观,办讲座及培训班。
我不是农民出身,所以在开始有机种植时,我曾到日本学习一年,但还是觉得学到的知识还不够,农民对有机种植了解不多,要说服他们放弃传统种植很难,尤其是如何在没有使用农药下没有虫害,这是最困难的地方。
同时,我们也面对产品通路问题,尤其是节庆时候,需求量减少,菜卖不出去很快就会坏掉,所以慢慢的我们就开始打通超市市场,才解决市场问题。
黄田环
我是从12年前开始投入有机种植,8年前转换成活力农耕。在我们成功转型后,为了鼓励更多农民加入,我们经常主办两天一夜的活力农耕课程,让农夫在这两天课程中实践活力耕种的方法,至今已经已经培训了约2000名农民。
我们的课程都是在农地主办,不会在办公室内讲课,因为我们需要示范如何去做,才更容易说服农民接受。
要从传统常规种植转换为活力农耕并不难,因为活力农耕法可以很快就改良土壤素质,节省农民转换土质的成本,真正难的是改变人心,尤其是农民对虫害有很深的恐惧感,担心生计,往往会半途而废。我也是“半途出家”的农民,开始转换为有机耕种时,也面对虫害问题,但我坚持不使用农药,直至8年前我学会了活力耕种才克服虫害问题。
大马农民有一个优势,就是大部份农民都是老板及小型农场,需要自己亲自去做,所以只要肯学习及想做,就可以带动工人一起做。
台湾目前的有机农业已经很发达,要直接从化学农耕转换为活力农耕比较容易,很快就可以有收成。反之我国的土壤确实亚洲第二差,高山多,需要推平、改地才可以耕种,一切从零开始,需要花一些时间去改变。
就如陈秀銮所言,大马的有机农业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好比我们办的活力农耕课程,20名农民当中,可能只有一名响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我相信我们可以做到,农民都有独立性与能力,只要有心去改变就可以做到,只要让农民多接触及学习,就可以改变,不一定要靠化学农耕也可以养活自己。
目前,本地的活力农耕法大部份是种植榴梿。其实,种植任何作物都不是问题,最重要是教人分辨有机与常规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