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家明,香港导演。对于年轻影迷而言,这个名字也许有点陌生。但对于资深影迷而言,他是香港最具代表性的导演之一,是80年代香港新浪潮代表人物,也有媒体称他是王家卫的师傅。
他导演作品不多,只有8部,包括《名剑》(1980年)、《爱杀》(1981年)、《烈火青春》(1982年)、《雪儿》(1984年)、《最后胜利》(1987年)、《雪在烧》(1988年)、《杀手.蝴蝶.梦》(1989年)和《父子》。
然而,部部电影作品都是精品,风格强烈赢得不少影迷心,也让不少明星如张国荣、林青霞、曾志伟、郑少秋、梁朝伟、郭富城等有脱胎换骨的表现。
当然,也有不少人记得谭家明在2006年的作品《父子》便是在马来西亚拍摄,郭富城、杨采妮、林熙蕾等在马来西亚拍摄。幕前幕后都是中文电影界黄金阵容,后来扬威金马奖金像奖更是一时佳话。
《父子》已经是2006年的电影了。久未有导演新作的谭家明在今年3月受邀来马,担任第二届马来西亚国际电影节暨金环奖评审,《环球透视》也因此有机会访问这名不苟言笑的名师。
谭家明在香港影坛有德高望重的地位,除了电影成就高以外,也曾栽培了不少影视人才。当中,谭家明和王家卫之间的渊源,最让许多影迷津津乐道。王家卫曾为谭家明写剧本,谭家明用了部份的剧本拍了《最后胜利》,而王家卫用了另外部份的剧本拍成导演处女作《旺角卡门》。而王家卫的代表作《阿飞正传》和《东邪西毒》都由谭家明操刀剪辑。
因此,有人说谭家明是王家卫的伯乐,王家卫的师傅。事实上,谭家明在电影圈中提拔新人一向不遗余力。谭家明在香港城市大学任教电影制作,《一念无明》导演黄进是他学生。他曾在90年代在马来西亚HVD任职编剧部,也训练了不少马来西亚编剧人才。
提起王家卫,谭家明就直言,他们是朋友。
“我想,王家卫他自己对于电影有很成熟的看法,我们是朋友啦!也曾经共同创作剧本。”
谭家明认为,王家卫绝对有能力可以走出自己的路,现在的成就也有目共睹。
对于王家卫,谭家明轻描淡写,而他倒自动提起了他在马来西亚的学生杜雪芳。
“这里我之前有一个学生杜雪芳,她拍过一部《出走的时光》,那部我知道她是在很困难的环境很少资金拍出来的,但是我觉得那部戏是相当不错的戏。”
杜雪芳是谭家明在HVD编剧训练班任教时的学生。《出走的时光》在2015年推出时,获得不俗的回响,也有影评人称《出走的时光》为当年的本地电影佳作。
谭家明认为,《出走的时光》虽然制作比较简陋,但是导演杜雪芳拍出了人性之间的关怀,电影中的情感真实自然。
当然,谭家明在马来西亚的得意门生,还有和他一起创作《父子》剧本的田开良,他们也凭《父子》获得香港金像奖最佳编剧。
谭家明和马来西亚渊源不少,由于曾在大马HVD任职,在马来西亚也生活了一段日子。谭导说,他还蛮享受这里的生活节奏和天气。
“讲真,大马呢,我觉得是那个生活的空间,我觉得是阔很多,和气候…………我觉得热带气候我是自己特别钟意的。节奏上,不知道跟天气有没有关系,就比较慢,很relax的,我很enjoy的。”
至于马来西亚的生活,对于他的创作有何影响?他直言是没有影响的,因为电影创作不一定会局限在某个地方,而他拍的电影题材一定是他有兴趣的题材。而他在马来西亚拍《父子》,是因为他在大马开始了这电影的创作意念。
“我觉得大马的很多空间和地方,那种色彩是很吸引我的,也让我觉得在这里拍是理所当然的。当然这里的人的生活方式,需要按照这里的人的生活方式去做啦!”
在《父子》里,我们仿佛看到了谭家明眼中的马来西亚,那镜头的温度,那多元文化的面貌,南洋的情怀。《父子》像是谭家明用影像记录的马来西亚情书。
今年第37届香港金像奖的最佳电影奖项,由6位新浪潮电影导演颁发(徐克、许鞍华、严浩、章国明、余允抗、唐基明),也勾起了许多人对于香港新浪潮的回忆。
大约40年前,也因为这股香港电影新浪潮,改变了香港电影的创作形态,迎来了香港电影百花齐放的时代。
而谭家明正是这股新浪潮的重要推手之一。《名剑》、《烈火青春》和《爱杀》都是香港新浪潮期间重要的作品。虽然谭家明自2006年的《父子》后就没有新的导演作品,但是他一直都在电影圈中,参与电影幕后工作,在大学任教电影制作。
对于近年香港电影发展,他确实认为香港电影工业萎缩了,但是自由创作空间却更大了,涌现了关注香港民生及社会议题的小规模制作电影。
“那如果你说主流的大制作电影,香港近年就实际上是少了的,产量是减少了好多。这样的情况,每一个地方,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工业都有一个循环的。一个高低潮的一个时期,香港现在算是低潮的了。”
但是,谭家明觉得,香港还是有有心创作的人,而他所关注的不是数量问题,而是质量问题。
“如果很多人拍戏,但是拍出来的戏质素都不高,也都没特别意思,但如果剩下很少数的人在拍,而这些拍出来的东西都是精品,那个意义还在,对于电影工业的影响是深远的。”
而幸运的是,这两年都有有潜质的年轻导演出现。
谭家明指出,这些年轻导演拍了以香港社会现实题材的电影,讲述一些家庭悲剧,而这类题材在香港八九十年代娱乐片盛行的时候,是比较没有受到关注也没有票房的。
“去年有一部戏叫《一念无明》,其实他们的导演和编剧是我的学生。他们就拿到政府的资助200万港币。那他们就去用心拍他们的故事,拍他们关注的题材。由于资金不多,是一个很小规模的制作,但是创作自由度却大很多。而且也获得一些专业演员,如曾志伟、余文乐、金燕玲的的支持。结果电影获得业界和观众的肯定。”
香港经历雨伞运动后,社会出现分裂,本土意识提高,政治争议多。《十年》获得香港金像奖最佳电影,也引起了话题。对于这种种现象,谭家明认为,电影要引起共鸣,接近现实非常重要。
“问题我觉得是不理政不政治,一个创作人,你关注的东西,你拍的东西;如果是接近现实的,是容易引起人家共鸣的,我觉得这个是最重要!”
“近年香港的社会,就有各种纷争啊。这是很逼切性的,香港人有好深刻的感受…………如果你将那个camera是聚焦在这现实的环境上,是一定会引起观众的共鸣!”
对于香港电影的未来,谭家明说,未来难测,但对于香港电影创作,无论用什么风格和题材来表达,真实才是最重要的。
“我觉得电影不是虚情假意,你要好真实,你不是一定写实啊,但是你的感情一定要真实!”
《环球透视》自4月30日开始,每逢星期一至星期四,11.30PM,八度空间启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