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大批抵达砂拉越,从19世纪初期新尧湾和帽山地区发现锑矿与金矿开始。先是三发的客家矿工翻过边界山脉,在帽山创立十二分公司从事采矿,而后随着英国人詹姆士布洛克在古晋建立政权,闽潮人士也开始到来经商和开垦,华人人口迅速增长。
查阅早年华人的资料,难免觉得残缺不全,那是因为许多史料在大火灾、战乱和会馆搬迁的过程中散失。目前大多资料,始于田汝康博士在二战后的调研,以及诸位史学界老前辈的著作。可惜的是,有关19世纪以前的资料,仍有许多待解之谜。
近来重新翻阅古晋百年老会馆的资料,试着再做深入的分析,觉得有趣的地方颇多,本文尝试勾勒一二,锁定对象是几个成立于19世纪到20世纪期间,距今过百年的客属、潮属、福建属老会馆。
首先,初期以“公司”为名的有客属的十二分公司;潮属的顺丰公司、木扣公司、长兴公司;以及福建公司。十二分公司有比较详尽的研究资料,可参考刘伯奎老先生、李海丰兄等人的著作,这里不赘述,集中讨论古晋市区的其他4间“公司”。
今人对“公司”的理解是商业组织,早年“华人公司”的性质则大为不同,它除了经营买卖活动,还包括处理新客南来事宜、管理乡亲、主持本属相关庙务或公祠、襄理丧葬事务等。此外,这类“公司”一般也有特定的地盘,垄断特定的行业,以便“照顾同乡利益”。就这种属性而言,它更像中国传统的“帮会”。
闽潮人士陆续抵步古晋,那是在1841年后。当时地盘的划分,以今海唇街为界,东段是福建公司的势力范围,该公司管理的凤山寺也在这个区域;海唇街西段则是潮属顺丰公司的势力,而其后方的街道则是木扣公司的势力,稍晚发展的甘蜜街则为长兴公司的势力,3间公司共管的玄天上帝庙即在此区。这4间公司大抵都出现在19世纪中期,福建公司在1942年易名为福建公会;潮属的部份,木扣和长兴公司后来式微,并入顺丰公司,到了1933年注册为潮侨公会,5年后再易名为潮州公会。
功能随时代转变
就这几家公司的功能来看,初期以商业、庙宇、侨民管理为主,后期则偏重在同乡福利、文化、教育方面,也就是现代的会馆功能了。在侨民管理的部份,丧葬事务是公司重要的一环,公司有本身的义山,华人习惯称之为“公司山”。
至于在1885年成立的嘉应五属机构为“应和馆”,就不以“公司”为名。嘉应五属指的是梅县、蕉岭、兴宁、平远与五华人士,在南洋许多地方都以“应和馆”、“应和会馆”等名义组织起来。“应和”两字的意思有点含糊,根据新加坡应和会馆的记录,有“嘉应人以和为贵”的意思。古晋的“应和馆”早年的活动记录有限,看不出来它是否有涉足商业活动,而以“馆”字为名又是否别有用意?“应和馆”后来易名“嘉应五属同乡会”,老招牌至今仍高挂在亚答街上。
海南人的部份,以亚答街天后庙为据点,许多同乡落脚后也寄居在庙中,到了19世纪初天后庙购置店产,将同乡迁往该处寄居,并将之命名“回春堂”。1930年,白人拉者政府批准天后庙改名为“琼侨公所天后庙回春堂”。这个名字贴切反映当时天后庙的三大功能————乡团、信仰、社会福利工作。“公所”一词,基本上有“同乡联谊聚会的地点”的意思;有趣的是“回春堂”,除了提供居所,是否早年也在此诊病施药,所以有此一名?
另一个“公所”,是1916年成立的“埔邑公所”,是客属大埔人的组织,后来改名为“大埔同乡会”。
至于上期“古晋笔记”曾经写过的砂拉越最早华人会馆广惠肇公会,则被早年民众称为“关帝庙”,不确定当时是否也曾采用“公司”为名。
从古晋几个百年老乡团来看,凡19世纪或以前的乡团机构,都兼具贸易和社会福利性质,所以采“公司”为名;后来的似乎都以福利性质为主。当然,这或许也因为福建与潮州人势力大,占据主要地盘与行业,其他相对少数的籍贯难以在商业上与其竞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