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归乡,顿感政权交替后的米都,今年第二季下耕的绿秧,比往年更盎然生机。
跨别4年多,重返布秧谷走一趟历史感官之旅,但万万没想到,一踏入考古博物馆,白眼翻到后脑勺!想像一下,两年前被鉴定为东南亚最古老文明的“吉打古国”(Kedah Tua),博物馆内的空调全失灵,穷得只剩下几把把风扇在沙沙吹着,微弱的照射灯下,一件一件“千岁国宝”残喘嘘嘘。探求该歌曲处管理员现况,原来空调机失修已经两年多了,由于前朝中央政府基于“宗教敏感”为前提,也没有足够的预算拨款下达,如今落得一片凄凉!
痛感于眼前的苦况之际,实在不解前朝官人病态化的思维和管理,难道他们将眼前的世界级瑰宝,置之不理?到底布秧谷考古馆藏有多珍贵?来!来告诉曾担任一甲子管家的国阵领袖们!
一切始于1936年,一对英国考古学家夫妇Quatrich Wales和Dorothy Wales在吉打傌莫村(Kampung Merbok)地底下亲手挖掘出土,召唤着埋文千年的兴都教文明尊严──布秧谷陵庙。
他们是发现以及挖掘大量布秧古出土文物的先驱,在吉打傌莫村(Kampung Merbok)(古陵墓编号16A),发掘到一尊完好的佛像铜雕,开启了长达20年的考古研究。随着两人在该地继续挖掘出更多大乘佛像雕塑,据多年累积的考古成果,与目前被联合国教科维组织文化遗产的重点保护的印尼婆罗浮屠(Borobodur)佛教遗迹的雕塑一样,具有9世纪大乘佛教的石像风格。
在陵庙范围,他们成功挖掘一支剩下半截的赤红断梁,清晰可见兴都文化的标志如莲花和古钟,雕塑呈现群山林谷的意境,依据考古鉴定,带有朱罗古国(朱罗)建筑的遗风。朱罗王朝是公元一世纪至13世纪的南印度半岛古国,是印度艺术殿堂的黄金时期,从文学,音乐,诗歌,戏剧,雕塑,建筑,绘画都深深影响了兴都教的荟萃。在布秧古古庙和陵墓范围出土的雕塑,可以还原自公元4世纪开始,当时的朱罗皇朝善用季候风的助力,航船载送了大量的僧侣,雕塑工匠,商人到东南亚的泰国,柬埔寨,印尼群岛和马来亚,传扬了南印度的文化底蕴,尤其是“罗摩雅纳”的史诗深深地刻印在马来民间的舞蹈,祭祀,雕塑,皮影戏里。
位于吉打瓜拉姆达县的双溪马斯村村民,50年代末,在翻土耕种时挖出一座大型泥塑,经专家认证,是一块源自兴都教的“天花送子女神”(鬼子母),断裂的雕塑,仍可看出女神是抱着一个小婴孩,顾名思义是远古社会,民间妇女祈愿求子的母系神明。紧接还有出土的“龟形”石像,是兴都教的毗湿奴神(毗)化身,象神(象头),Dwarapala雕像,金刚神“狮面金刚”(辛哈-Mukha)等除了。神像雕塑,在布秧谷陵庙范围,也发现大量的瓷器,介于公元11至13世纪之间,源自中国商船运来的瓷碟,碟面还沾满了海底蚌壳。70年初期,本地学者带领着理科大学考古系学生延续实地考古工作,期间再从一块出土的石碑上,找出新线索,借着拓碑重新画出一个范本,经过考究,确认了这是刻于公元4世纪的梵文碑铭志,再一次推前布秧谷文明,比之预期中出现得更早。
以上所说的出土珍品,都一一收藏在外观恰如一间年久失修的小镇陋室。
近年,考古小组借着外国史学家的援力下,在一片方圆约30公里油棕园里,再发现多达30处朱罗王朝遗留的地下炼铁厂,进一步探测出吉打古国早已出现炼铁厂,也将布秧谷兴都教文明历史脉络推前到公元3世纪。这项突破性的发现,促成了2016年5月21日,代表“五大古文明”的5名考古学家,在陵庙遗址的证碑上签证,由英国牛津大学考古学家Dr.Stephen Oppenheimer向全世界的考古界郑重宣布:“吉打布秧谷为东南亚最古老的文明!”
年复一年,相较“年轻”的世遗双城,马六甲和槟城入遗10年以来,获得大量拨款协助修复古迹,研究和推广,犹如国人的掌上明珠。反观布秧谷考古博物馆和历史遗址,连一个馆内空调也没钱修理,像个世界历史的弃婴,情何以堪!
希盟政府,可否救救布秧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