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3/06/2018
李昱龙 ·留存率和存活率才是生存之道?
作者: yslee

无论是搞互联网营销、当网红、开发Apps、当Youtuber、出版电子书报、办网络新闻平台、搞社群销售等,成败的关键只有一个:留住活跃的用户才能使忠诚的老用户产生商业价值。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说易行难,也是各大企业梦寐以求的生存之道。

大部份企业总是以最多最高用户总数作为终极目标,通过免费、限量赠送、赞助商补贴等取得了数十万、百万、甚至千万计的用户人数而沾沾自喜,却忽略了能带来利润的留存率。产品初创时期,也许吸引了100万个新用户,如果无法留客,总用户人数会逐日流失,一个月之后留住了10万个用户,一年之后可能仅剩下1万个用户。只有这1万个活跃用户才能为企业带来盈利。留存率显然是衡量产品价值的判断标准,尤其是互联网企业的产品价值,大多是随后而生,应用内购物(in-apppurchase)如购买游戏虚拟物品就是很好的例子。

初创时期除了千方百计招揽新用户之余,也必须鼓励及培养用户继续使用产品的习惯。由于吸引新用户的成本不断增加,也比留住旧用户的成本来得高,因此,如果不是垄断式行业或独角兽企业,互联网企业应该投资更多于留住旧用户,而不是一味杀价促销吸引新用户而造成旧用户觉得被冷落甚至被欺骗而最终不欢而散。当然,如果你的产品需求是伪需求,加上产品又不好也没有诚意去改进,那是怎样也留不住用户的。

国际提升留存率的案例之中,经常出现一个概念:魔法数字。这个产品魔法数字,其实是通过大数据分析而得。举例:脸书发现第一个星期之内添加10个好友的新用户留存率高、推特发现第一个星期会吸引到30个粉丝的新用户留存率高、Linkedin留存率高的用户特征是第一个星期之内添加5个好友、Dropbox发现新用户曾经在两个不同的操作系统上使用过Dropbox服务的留存率相当高。

如果你的产品找来一批网红大搞直播宣传之后暴增了数倍,却在社群营销活动停止不久之后恢复常态甚至还意外的流失了一些老顾客。显然是时候好好的自我检讨,是否应该自我改变和革新一番?外国有个手机找医生问诊的App,没病的用户平时是不会启用的,决策人于是加入了免费的保健知识资讯推送服务,升级版还增加了一个计步器、血糖纪录、BMI计算器等,从此那些关注自己健康的用户也经常打开那个App了。

自我增值当然只是提升留存率的方法之一,就像人也应该不断自我增值一样,仅仅掌握一项生存技能,真的越来越难在变化多端且日益复杂的社会存活下去,多功能(multitasking)或当下流行的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人群─斜杆人,似乎才是生存之道?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