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就一双鞋子而已,是黑是白有那么重要吗?
不管是小题大做或小事化大,此事却是最多人关注和讨论的话题,毕竟这涉及了全国700万学子,有人觉得买双校鞋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生活捉襟肘见的家庭而言,可能要从其他方面省下买鞋钱,不是人人都那么幸运。
一些家长为了节俭,会趁大减价时多添几双白鞋做为后备,结果部长一声令下节省变成浪费,新白鞋子不能穿,添黑鞋又是增加开销。
幸好教育部急速把黑校鞋展延到2020年落实,让家长松了一口气,然而马来西亚零售商协会(MRA)还是觉得“白鞋换黑鞋”
政策过于仓促,令制造商们措手不及,要即刻生产千万双黑鞋着实不易。
厂商进口了好几个集装箱的白鞋子而头疼着。就算黑鞋政策展延落实,目前肯定没有几个家长会“冒险”买白鞋,市场要如何消化这数十万双白校鞋,部长说可以供应给其他领域如护士,那是业者烦恼的问题。
任何政策的改变肯定会带来影响,鞋子白换黑确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后果不及更换课程纲要或修订课本来得严重,在落实政策的初期,政府可以提供一些援助减轻低收入人民的负担,很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不过,回到问题的根本,把白鞋换成黑鞋是为了哪一桩?是不是逼切需要的改革?
如果教育部长是循家长要求,那是否是大部分家长的意愿?家长宁可要孩子穿黑鞋的原因又是为了什么?以一个家长的角度想出几个可能性:觉得黑鞋比白鞋更整洁、黑鞋耐脏耐磨、洗鞋太麻烦、少洗鞋节省时间和环保。
校鞋政策引起两极化反应,有的家长欢呼以后不必再为孩子洗鞋子,师长也说不必再看到学生鞋子脏兮兮的面斥不雅,也有网民抛出一连串的疑问:“难道换了黑鞋就不必洗?一样会发臭。白色校服更易脏,要不要换成全黑校服?”
如果小节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个性,小事也可以培养一个人的性格。白鞋子更的重要学问是看出家长和孩子的态度纪律和身教。
先说从洗鞋子训练孩子的自律说起,不管孩子多么身娇肉贵,每周让他洗一次鞋子,至少可以让他有机会做家事,让他从洗鞋子体验妈妈扛着整头家的家务之辛苦。
如果换黑鞋的理由是可以少洗鞋子,那么要检讨的不是鞋子的颜色,而是给予孩子的身教。从小养成自己洗鞋子习惯的孩子,肯定比把鞋子丢给佣人或家人的孩子更有纪律和负责任。
孩子爱不爱干净,会不会维持个人清洁卫生,一双白色校鞋可以反映出来。
很多人觉得最应该换掉的是校服,尤其女中学生的“Kakak装”
一穿数十载,蓝裙子内搭白衣厚又热,根本不适合大马的炙热天气,这套校服很少让学子觉得增加快乐指数。
如果真要顺从民意,不如做个民调,让家长通过非正式的“公投”反映他们的意愿。教育部任何计划或政策都会带来可大可小的影响,应该先集思广义,先聆听人民的心声,至少不必宣布之后又再U转,久而久之大家会对新政策失去信心。
其实不管白鞋黑鞋,能够让学生看上去整洁光鲜就是好鞋子。做人黑白分明更重要,把反对黑校鞋的意见看成是对抗希盟政,或者一些人因为反希盟政府而反对黑鞋政策,都是有欠公平的。
好的东西应该保留,已经不合宜就该换掉,只要给予足够的研究和缓冲期,小事就没有机会化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