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3/08/2018
亚依淡—凝聚发展与传统文化‧激活生命力
作者: yflen2

时间一直经过我们,我们又如何回应时间?即便一个小镇,如亚依淡欲在时间里头表达一些甚么,都会觉得欲言又止,不知从何说起。最后,或许这个小镇就停格在“各式酥脆零食、塑胶花、陶器、公仔布偶”等层面上,没有多大的进展。而事实是否真的如此?

509大选,让亚依淡(ayer hitam)跃入全国人民的眼帘里,因为是焦点选区而成为耳熟能详的地名。选战结束,人们的视线依然离不开这个地方,不外是竞选成绩一度引起争议,网上的议论纷纷,始终不曾消停。如果将相关争议暂搁一旁,外表看来平平无奇的亚依淡,背后仍有不少故事,足以抗拒岁月的侵蚀流失,挽住小地方的气韵形魂,值得我们细细聆听和品味。

让年轻一代对区内乡村的面貌有更深认识用贴近年轻人的视角去做传统文化…………

当年闻名四方的大乌龟抱枕是亚依淡的手做产品,从当时的5块钱调涨到今时的15到18令吉之间。(图:星洲日报)

第14届大选,让亚依淡(Ayer Hitam)跃入全国人民的眼帘里,因为是焦点选区而成为耳熟能详的地名。选战结束,人们的视线依然离不开这个地方,不外是竞选成绩一度引起争议,网上的议论纷纷,始终不曾消停。如果将相关争议暂搁一旁,外表看来平平无奇的亚依淡,背后仍有不少故事,足以抗拒岁月的侵蚀流失,挽住小地方的气韵形魂,值得我们细细聆听和品味。

当中有许多人曾经在此留下足迹,有过交集,尤其是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期,比如1985年之后,谁家里如果有一只大乌龟造型的抱枕,很大可能是在当地买的,因为那是当地的手做产品,有分大中小,价格便宜,5令吉就买得到,是非常热销的动物造型。当时,当地有五六家家庭式工厂生产这种手做抱枕和公仔,而业者也被称为“乌龟”,足见这些乌龟如何深入人心。

其实,当时的抱枕造型有很多种,从在地的蔬菜水果、柔佛元素的老虎、各种知名的卡通人物到洋娃娃皆有,可谓选择琳瑯满目。但是,为何是大乌龟而不是其他动物如此受欢迎?乌龟和亚依淡的关系是甚么?

物换星移,大乌龟抱枕的售价也跟着水涨船高,介于15到18令吉。那时,亦有很多人从中马、北马和东海岸包租巴士到这里购物,使商家应接不暇。有者是开车来批货回去卖,因为这里的货品不胜枚举,常常都是满载而归。

1990年正是经济蓬勃之际,有者亲戚在新加坡发现一些商家从中国进口的货品便宜,获得灵感,也到中国引进货品到当地出售,反应良好,就引起其他人的模仿,竞相到中国寻找货源。当时,中国开放给马来西亚到那里探亲、旅游和做生意,马币兑换人民币大概是1令吉换2元80角,因此进口的货物可以低价售出。此外,也有人开始尝试批发中国货给本地人,既使当地的商业活动生气勃勃,也分散一些客源。

事实上,自南北大道开始存在的前20年来,当地的生意初期确实受到一点影响,较后则恢复元气,甚至变得更好。因为大道淘汰不购物或不停车休息的旅客,改善交通阻塞情况,增加泊车位,使真正欲购物的旅客享有比较良好的购物环境。但好景不长,2009年之后,人民币开始渐渐上扬,马币则一年不如一年,马币兑换人民币是1令吉60仙对1元,进口商面对极大的汇率压力。

早年的亚依淡以陶器驰名于全国,素有“陶城”的美誉。迄今,当地的部份陶器也有来自中国。(图:星洲日报)

人民币上扬,对进口商造成极大打击

在1997年经济风暴时,虽然进口和批发商面对汇率的亏损,但马来消费者仍有购买力,勉强撑住而熬过难关。10年之后,随着马来消费者的购买力强,一来到当地就是“扫货”,催生了商家售卖马来婚礼所需的种种物品,让市场愈加热闹。

森美兰的批发城“汝来3”(Nilai3)开始营业后,反应欠佳,管理层就招揽亚依淡的批发商到那里开业,引进更多产品如地毯等,吸引很多中北马和东海岸的客户,亚依淡逐渐被排除在外。时间进入2010年后,北马和东海岸几乎已没人“包车”到亚依淡购物,而“汝来3”则愈做愈大,中北马和东海岸不少客源均一窝蜂往那里去,对亚依淡的影响是立竿见影。

事实上,自南北大道开始存在的前20年来,当地的生意初期确实受到一点影响,较后则恢复元气,甚至变得更好。因为大道淘汰不购物或不停车休息的旅客,改善交通阻塞情况,增加泊车位,使真正欲购物的旅客享有比较良好的购物环境。但好景不长,2009年之后,人民币开始渐渐上扬,马币则一年不如一年,马币兑换人民币是1令吉60仙对1元,进口商面对极大的汇率压力。此外,马来消费者的购买力逐渐下跌,商家首当其冲,尤其是当地商家的货品过去几年都是以中国货为主,例如目前摊贩售卖的各种知名卡通人物和洋娃娃,就是来自中国。

商家卖中国货的主因是选择多元,只是市场购买力疲弱,自然打击他们的生意。后来,消费税的“莅临”更使经营雪上加霜,有些批发商和商家无法承受,被迫结束营业。这样一来,亚依淡顿时就像没有电力供应的灯泡,黯淡下来,欲振乏力。

早年的亚依淡以陶器驰名于全国,素有“陶城”的美誉。迄今,当地的部份陶器也有来自中国。(图:星洲日报)

地理位置优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时间一直经过我们,我们又如何回应时间?即便一个小镇,如亚依淡欲在时间里头表达一些甚么,都会觉得欲言又止,不知从何说起。最后,或许这个小镇就停格在“各式酥脆零食、塑胶花、陶器、公仔布偶”等层面上,没有多大的进展。而事实是否真的如此?

回溯上世纪70年代,没有高速大道,所有人依赖联邦公路北上南下,而亚依淡是其中一个交通枢纽。当时,拥有私人汽车的人也不多,许多人依赖长途巴士往来各处,比如从新加坡北上吉隆坡的长途巴士会停留在亚依淡,让搭客休息、上厕所、吃东西及购物等,再继续行程。

如此一来,当地各相关行业蓬勃发展,像有4个油站供长途巴士添油,包括加德士油站(Caltex)、埃索油站(Esso)、无比油站(Mobil)和蚬壳油站(Shell),进而有商家在加德士油站对面设立两个大休息站,结合食摊、土产、水果、休息和泊车位等,好方便长途巴士停放。此外,阿依淡还有两间陶瓷厂,除了胶杯,也生产扑满、陶器等。因为该处从早到晚均是人潮汹涌,脑筋动得快的商家就想到要引进更多货品到此售卖,包括向陶瓷厂订制扑满和陶器,引进泰国和越南陶器等。所以,不少长途巴士都会停留在此处,以便利搭客。

当年的旧车站荒废多年,早已是蚊虫杂草的“家”。(图:星洲日报)

水道村:稻民在稻田集群居住的地方

有水道的地方多数就有稻米,亚依淡水道村也不例外,4月尾的稻田正逢整地播种,7月就是收成期,可以见到稻穗迎风飘扬的风姿。(图:星洲日报)

我们知道“甘榜”(Kampung),但未必知道“水道村”(Parit)。所谓的水道村,是指因为种稻集群居住在同一个地方,地理位置偏僻,屋子和屋子之间的距离比较疏散,居民人数介于200至500名,有村长照护。而村长或许同时必须照顾三四个水道村,有的水道村也获得柔佛皇室属下特别委员会的照顾。

在日常,居民的作息是依据种稻时间表,日出而作两三个小时,回家休息片刻,再继续忙碌。一般上,逢周五傍晚时分,一些居民则会集聚在稻田旁的小食摊喝饮料,吃东西,谈天说地。若是稻田修复期,居民则会种植其他的农作物如蔬菜、水果等,或是捕捉生鱼及泥鳅,再把收成拿到巴刹或农民市集出售,以帮补家计。

至今,水道村的基本设施齐全,包括幼稚园和小学,惟有中学需到阿依淡去。此外,当地部份居民也会与时并进,使用流动网络上网。

虽然有些水道村位处远乡僻壤,却也有举办一些活动让居民参与,以加强凝聚力。例如逢劳动节、国庆日及稻米丰收时,就有聚餐会或家庭日,甚至举办过“国际遥控飞机比赛”,吸引国际好手集聚,一较高下。

外人来到亚依淡的商贩集中区,就可选购各种货品,包括来自各区的各种农产品、公仔、酥炸零食和陶器等等。(图:星洲日报)

要有足够的水源灌溉稻田

19世纪时,吉打的稻米种植逐渐发达,吸引许多泰南、爪哇、吉兰丹、登嘉楼和霹雳人迁移到当地,加入稻农行列。由于耕地始终有限,一些稻农只好“向外发展”,寻找新耕地。这样一来,就带动吉打人出走到柔佛,并于1979年在亚依淡找到适合种稻的地方,逐渐形成一个吉打水道村(Kampung Kedah),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后来和当地人结婚,渐渐地,来自吉打的人愈来愈少,迄今“吉打籍”的农民只剩大概15人。

稻农莫哈末达利(Muhammad Talib)直言,吉打人和稻米的关系源远流长,而有土地才能种稻。所以,早年寻找新地方开垦成耕地是他们的当务之急,“当先辈发现这里的土地适合种稻,就在此处定居。适合种稻的土地一定要处在低处,靠近河流,以便有足够的水源灌溉稻田。”

此外,从前的种稻讲究“分工合作”(Bergotong-royong,或吉打人称Berderau),因为这涵盖许多工序如推土、插秧、收割等,极需众志成城。不过,随着时代进步,有些工序已由机械代劳,“如今,播种可利用机械来进行,每公顷的费用是40令吉。”分工协作的精神已经成为历史。

谈及现代种稻的挑战时,他说,最大的挑战是有没有足够的水源来灌溉稻田。现今,由于水利灌溉系统的缺陷,不时有水管爆裂的问题产生,造成浪费不少的水,希望能够尽快改善这个问题。

随着柔佛苏丹依不拉欣依斯迈陛下较早前谕令,稻田不能改种油棕,相反的,只可以增加稻田土地,以确保米粮的供应充足,此举一劳永逸解决了土地不足的困扰。

逢稻田修复期,他便实验性地种植一些番石榴,属于越南品种,品质不错,惟目前的产量不多。“这是我们的兼职,可帮补一些。至于收成都是拿去周边的巴刹或农民市集出售,供不应求,希望未来可以种多一点。”

身为爪哇后裔的米斯空嘉林热爱爪哇传统文化艺术,自小主动积极学习和发扬,期许更多人能够欣赏其中的精髓。(图:星洲日报)

农民艺术家:米斯空嘉林(Miskon Karim)
积极推广传统文化的艺术精髓

现年74岁的米斯空嘉林(Miskon Karim),大家惯称他为“Wak Miskon”,育有2男1女,拥有11个孙子。他是爪哇后裔,13岁开始积极学习皮影戏、“伽美兰”(Gamelan)音乐等传统文化艺术,以继承先辈的心血结晶。

成年后他成了农民,同时亦继续学习相关的传统文化艺术,甚至搭上农业部属下的管弦乐团“顺风车”,学会吹奏萨克斯风,进而玩现代音乐,学作曲。除了弹奏乐器无师自通,靠着相关书籍学习理论及知识,或到印尼和新加坡取经观摩,以便能够更深入和全面地指导后进。他觉得只有这样扎实深厚的功力,大众才能渐渐学会欣赏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

此外,他不仅会弹奏各式传统乐器,也会修理相关乐器,有自己的工作室。因为如果不懂得修理乐器,无从知道相关乐器演奏出来的声音是否正确。

为了让更多人学习相关的传统文化艺术,比如“甘美兰”(Gamelan)音乐,他也提供2个小时的课程,每人的收费仅是象征性的10令吉,还提供茶水。

同时,他替欲前来学习传统文化艺术的学生寻找领养家庭,以让他们毫无后顾之忧,能够专心学习。

身为爪哇后裔的米斯空嘉林热爱爪哇传统文化艺术,自小主动积极学习和发扬,期许更多人能够欣赏其中的精髓。(图:星洲日报)

学习不同族群传统文化艺术

“我不单对本身传统文化艺术充满热情,对他族像华人的传统文化艺术也有兴趣知道和学习。不外是我深信每个族群的传统文化艺术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只有互相了解才可能促进关系,和睦相处。”

常是本地各大学座上客的他,不是带团给贵宾表演,就是分享自己的心得,提携新手。他亦随时候命接待外地,包括英国、日本、印尼等国家来的游客、学生、老师等,向他们介绍传统文化艺术。他在家的院子设有舞台和表演室,可容纳大概50人,并命名为“Setia Budi”,提供传统文化艺术表演,欢迎大众前来观赏。故,在当地一提到“Setia Budi”,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这些年来的用心良苦,不遗余力,使他终于获得别人的关注,其中一位是文化考察作家凯理哈利米(Mohd.Khairy Halimi),替他撰写自传,肯定他对传统文化艺术的贡献。

和蔼的他一说起这些年来的心路历程,脸上总是笑瞇瞇,耐心十足地一一解说其中的因由,并逐一示范一些传统乐器的演奏方法。摆在院子的一张桌子上有一些相簿、访客留言簿和书籍,均是他过往的记录。由此显示,他在学习及推广传统文化艺术的历练及难以割舍。

阿斯芭蕾拉琳将爱好延伸为事业新起点,以网络为平台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糕点,并在住家外头也设立招牌供顾客辨识。(图:星洲日报)

来自甘榜的手工糕点

网络的普及使甘榜的手工制作西点也有机会展露头角,与城市同业一较高下。即便本身的条件仍然不足,亦尝试想法子突破极限,使美味不但能够扩大到外州,也开创自己的另一个春天。

本来是一名书记的阿斯芭蕾拉琳(Aspalela Lynn),素来喜欢手工制作糕点、饼干、杯子蛋糕、布朗尼(Brownie)、生日蛋糕等,与亲朋戚友分享,时间一久,美味在家族及朋友圈流传,有者亦会向她订购。如果时间允许,她都会接受,惟没想过以此为业。

至今年初她的工作合约到期,才想到自己接下来要做些甚么?朋友们都说,既然她的西点有口碑,不妨以此创业。她想了想,觉得这样做可以兼顾家庭和收入,立马投入其中,包括在社交媒体开设户头,接受网购。如此一来,订单从四面八方“飞来”,近者位于甘榜里、亚依淡、峇株巴辖和新山,远者则在吉隆坡和关丹。同时,她间接也结交不少新朋友,互相交换烘焙心得,社交圈子多元化开来,一举数得。

“我也从网络上的烘焙短片中,学到新知识和新技巧,可以提升西点的品质。”

从制作西点到送货都亲力亲为

那么,她如何克服送货的挑战?她到长途巴士总站,记下到各处的长途巴士时间表,借长途巴士替她送货。“我付费给长途巴士司机,请他们替我送货,顾客只要到车站取货就行了。”此外,她也供应西点给大道休息站和园丘的合作社,以扩大生意额。

通常,她均是独自完成所有西点的工序,唯有忙不过来时,会叫孩子帮忙。她的丈夫沙哈鲁汀(Saharuddin)如果没上班,也是她的助手。育有5个孩子的她的目标不止于此,在丈夫的支持之下,她正筹备一间结合工作室和店面的“新据点”。

“我丈夫会建造房子,所以,他根据我的要求,正在建造这间新家。可是,由于必须等他有空时才可以继续相关工程,所以进度缓慢。因为请工人建造的话要支付高昂的工钱,我们没有这笔预算。”

传承与创新 打开传统文化的最好方式

虽然当晚天不作美,细雨纷纷,但编织马舞的魅力四射,吸引不少的各族群众到场观赏。(图:星洲日报)

卖菜大婶:手提蔬菜瓜果到处兜售

凡是到过亚依淡的外地人,多数会遇见戴着帽子,身着长袖衣裳,两手提着数包各种蔬菜瓜果的大婶向民众兜售的情景。这些蔬菜瓜果都是她们自家栽种的收成。

籍贯潮州的黄大姐是目前仅存的其中一位,她从二十余岁开始如此兜售蔬菜,至今60岁,经验丰富。

当年,她可是从早走到晚上10点才收工。因为当时的亚依淡十字路口是交通要道,无论是南马或北马等地往来的车辆皆会停在此处休息和消费,可谓人山人海,络绎不绝。而当地不少地主愿意将土地免费给菜农种菜,若干年后再收回土地翻种成油棕或橡胶园,因为种过菜的土地比较肥沃,这促使当地的蔬菜种植业欣欣向荣,催生出“流动兜售新鲜蔬菜”的行业。

“菜农和地主要签合同,白纸黑字列下双方达成的协议,像给你种菜3年,3年后要归还土地。

这样也方便菜农规划要种的菜,一旦有了收成,除了卖给中介商和巴刹,自己或一家大小都要出来兜售,才来得及卖完所有的菜。”她记得,当时不单是向外地人兜售蔬菜,如果遇到专程来买菜的旅游车,那才是一笔大生意,不外是菜可以很快卖出去,能早点回家休息。

“流动卖菜大婶”是亚依淡独有的行业,她们手提数十包瓜果蔬菜向民众兜售。目前仅有五、六人还坚守岗位,并没有年轻人接棒。(图:星洲日报)

生意备受超级市场影响

“这里出产的蔬菜既新鲜又便宜,加上当时还没有超级市场,竞争不会太激烈,有生意做。可是,随着超级市场的出现,就影响到我们。”没有超级市场之此外,随着愈来愈多土地翻种成油棕或橡胶园后,可以种菜的土地日益减少,兜售蔬菜的人数也跟着锐减,主因是“移民”的“移民”,退休的退休,迄今剩下的不到5个人,年轻人是不肯接棒的。

“这样走来走去地兜售蔬菜是很辛苦的,因为双手要长时间提着用小棍子挂著的十几包黄瓜、小白菜、羊角豆、辣椒和番茄等。不管是手、脚和腰都会很酸痛,经常回到家时,腰膝酸软得弯不下来。所以,要想办法解决,比如中指要包上一层布,才不会因为长时间提着蔬菜而磨损,生茧,不然,容易破损而干裂。”

领舞者手持马鞭,每挥动一下,其他舞者就可左右舞动起来,舞步律动缓慢却一致。(图:星洲日报)

编织马舞:爪哇后裔的传统文化艺术表演

那天,夜幕渐渐降临,天空下著霏霏细雨,在亚依淡商业区的一个角落却逐渐聚集愈来愈多人,丝毫不受雨势的影响。他们三五成群地在一起,华巫印及其他族群均有。有的是爸爸妈妈牵着孩子,有的是跟随长辈;有的是几个朋友结伴同行,有的本来是单独赴会;忽然就可以和旁人打开话匣子,聊在一起;愈聊愈起劲,疾速地打成一片。

这让路过此处的笔者不禁驻足停留,看看这里有甚么可以吸引人潮纷纷涌入?再仔细地瞧瞧四周的景物,就见到有一间店的门口排放著各式乐器、看来是用藤、竹和颜色缤纷的峇迪布制成的一些道具,道具造形是马。

噢,看来等会这里有一些表演,于是,就问问店家有哪些表演?他说:“编织马舞”(Tarian Kuda Kepang)!那是柔佛很特别的表演哦!只有柔佛才有。因为这里有爪哇人的后裔,就是他们才有Tarian Barongan、Tarian Kuda Kepang。”

所谓的“Tarian Barongan”是指源自印尼东爪哇的一种民间舞蹈,舞蹈内容是描述先知苏来曼和会说话的动物之间的事迹。传说,一只老虎看着一只孔雀开屏,而孔雀看到老虎时也跳上它的头上,随后它们就跳起舞来。突然,一位名叫“Garong”的随从陪着公主骑马路过此处,他们看到老虎与孔雀在跳舞,Garong也下马来与前两者一起跳舞。后来,民间就依据这个传说来编成一种舞蹈,在爪哇民间渐渐普及开来,且多在大型的群众聚会、结婚典礼和官方庆典等表演。

至于编织马舞是源自印尼中爪哇,说的是骑马战士如何与当年入侵爪哇岛的荷兰军队奋战的情况,民间为了纪念他们的贡献,编了这支舞蹈。从此,在婚礼或民众集会上都会看到这种表演。

表演前,主要舞团成员先一起合影。领舞者会带领大家先祈祷,才开始表演。后排左为安华,右是峇汀。(图:星洲日报)

传统文化:让年轻人看见传统的美好

回溯历史,在1920年,为了躲避荷兰殖民统治,许多爪哇人移居到新加坡,当中有一部份人则迁至柔佛的峇株巴辖开垦土地。现今,住在峇株巴辖爪哇后裔约有48万人。当他们落地生根之后,也积极发扬本身的传统文化艺术像编织马舞,表演地点多在空旷的地方,像空地或是大舞台,以便利舞蹈员的行动。

这样一来,编织马舞等舞蹈也逐渐开花结果,广为流传。早在1971年,柔佛文化及艺术局就将这种舞蹈列为“柔佛传统文化艺术”的行列里。如今,除了柔佛州的峇株巴辖,雪兰莪也可欣赏到这种舞蹈。通常,在表演Tarian Barongan之前,会先跳编织马舞,借此吸引更多群众到来,也就是说,编织马舞是一个“讯号”通知大家,即将有Tarian Barongan表演,欢迎大家前来观赏,参与其盛。

峇汀(Bakdin)是当晚的表演团“Biro Kesenian Empayar Nusantara MalaysiaJohor”团长,他们来自泗加亭(Sri Gading)。

现年62岁的他从1969年开始无师自通,主动学习爪哇传统文化艺术。主因是传统文化艺术一定要掌握和流传下去,才不会成为无根的浮萍。随后,他也和其他人交流,互相学习和观摩。他说,在古老的时候,舞者是骑着活生生的马表演这种舞蹈。可是,随着时代演变,舞者是以道具来当马骑,以符合当代的需求。

扮演巫师的大舞者给小舞者整装,包括把头巾绑好。(图:星洲日报)

各族参与,传统文化活起来

通常,一个表演团里有40名成员,包括9名舞者(其中一名是领舞者,称为“Danyang”)、5名乐器演奏者,2名演“拯救巫师”的角色,9至15名负责维持演出现场的秩序。表演时间至少两个小时,“如果观众人数愈来愈多的话,我们自然自动将表演时间延长至四五个小时,以让大家可以欣赏到表演的精髓。”

提及众团员的背景时,他说,众团员都有本身的工作像书记、工人和医生,因此每回演出都要召集人数,大家看情况来轮流表演。“虽然这是源自爪哇的传统文化艺术,但我们开放给各族参与,也有华裔来学习,甚至成为成员。”

宛若华人舞狮团那样,团员们也需时常练习,才能保有一定的水准。所以,团里安排团员们每个月练习两次。“我们希望,有机会的话,可以和舞狮团互相交流学习,了解彼此的差异及共同点。”

团里的另一名灵魂人物安华(Anwar)强调,他们不单是传承传统文化艺术,而且也借着学习传统文化艺术来杜绝青少年涉及不良活动,用心良苦。“步入青春期的少年都是年少气盛,我们一定要安排活动让他们发泄精力,纾发压力。而编织马舞就是很好的一种选择,既可以多认识本身的文化传统艺术,也是很好的休闲活动。尤其是我们居住的地方是水道村(Parit),没有多少的娱乐消遣,造成他们到处闲荡,很容易误入歧途。”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