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心灵是很敏感,他们都知道老师偏心哪一个学生,不喜欢哪一个学生。
身为老师,我也知道自己难免会偏爱那些比较乖巧、勤奋的学生。至于那些懒惰、爱讲话又经常顶撞老师的学生,实在没有什么好感。
两年前,有个华文班的学生阿伦,在上课时很喜欢高谈阔论,目中无人。
“老师,你又针对我了,其他同学都在讲话,你怎么可以只骂我而已!”
当我开口责骂他,他很不服气,说我一直“针对”他,气氛很僵。发生几次冲突后,我改变方式,不再责备他,只责备那些跟他讲话的同学。被骂者倒没顶嘴,脸上浮现有点无辜的表情。其实同学们都心知肚明,我真正要骂的人是谁。阿伦应该也知道,后来他嚣张的态度也收敛一些。
翌年,阿伦没读华文,我在代课时才见到他,他还是那副样子————爱讲话,态度嚣张。不过,当我不再骂他,对我的态度稍微改善,会跟我聊天。有一次学校假期我去槟城坐游轮,竟然遇到他与家人。
“老师!老师!你也来坐游轮啊!”他叫得那么亲切。他乡遇故知,在游轮上我们谈笑风生,完全没有课堂上的剑拔弩张。
有些学生爱讲话,可能是为了吸引老师或同学的注意。他们功课不行,又不想被老师忽略。对于这一类学生,老师多关注,多鼓励,不要一味责骂,或许能够改善他们的学习态度。好言相劝往往比责骂有效。
在优秀学生及态度恶劣的学生之间,还有一些成绩中等,相当文静的学生,有时老师甚至忘记他们的存在。即使教了一整年,有的老师也不记得他们的名字。反而是那些态度嚣张、懒惰、爱顶撞老师的学生名字,老师一辈子不会忘记。若给这些文静的学生多一些机会朗读课文或回答问题,想必能够增加他们的存在感。此外,针对他们的功课,老师也不吝给一些赞许,譬如“你的字体写得好整齐”,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怀。
古代教育家提倡“有教无类”及“因材施教”的道理,面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我相信只要老师真心付出,耐心教导,采用最适当的教学方式,不轻言放弃,最终一定会看到成果。
在我校,一星期有两天,老师们必须在学生休息时间到校园各处巡逻,确保校园的安宁。在这半小时内与学生碰面,师生都没有什么压力,关系显得融洽。当学生向我问安,我对他们展开笑脸,他们也报以微笑,大家的心情都很阳光。我曾经认为既然学校的纪律情况改善了,校园巡逻可以减少甚至取消,不过,现在想法却改变,这一段时间,师生可以彼此问安、交流,促进关系,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时段。对于那些平时在班上沉默寡言,经常被忽略的学生,老师们可以趁机拨出时间与他们交流。
当然,我仍会在校园遇到阿伦,我对他投以最亲切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