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1/09/2018
随老夫子见证社会变迁
作者: yslee

老夫子、大番薯、秦先生,相信对老夫子忠实读者一定毫不陌生,不妨听听老夫子第二代作者王泽,分享对父亲的记忆,以及重温老夫子如何追女仔、大番薯如何被整蛊…………

漫画曾经是普罗大众的流行读物,薄薄一本随身,搭车时,等人时,或者理发时,顺手翻翻,简单的四格或六格,已教人在10秒间会心微笑,甚至捧腹大笑。漫画,令娱乐来得简单又方便。

老夫子以幽默手法表达大众生活,初期在报章连载,后来独立成书。封面上那抢眼的书法字“王泽”,是王家禧“借”用了儿子的名字当自己笔名。王家禧去年初仙游,王泽谈起父亲时不禁眼泛泪光。他指当年报纸每天出版,王家禧每天赶稿,靠稿费养全家,是真正的手停口停。那时王泽会把父亲的瑕疵稿从垃圾箱捡回来,因为觉得扔了可惜,王泽忆述:“他每次都说:唔使执啦唔使执啦,他的思想不在这,只想赶时间养家。电话响就紧张,怕编辑打来催稿,叫我们千万不要接电话。”

《老夫子》作者王家禧,当初作品在报章连载,天天为养家赶稿,儿子王泽形容是真正的手停口停。

〇 封 面 隐 现 王 家 禧 摇 滚 情

王泽说第一期老夫子封面,是老夫子“本人”正经地站立,很“正路”的封面设计,“一开始父亲不知道封面应怎样做,第二期开始懂得将个人感受放进去。流行音乐,是父亲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份。”第二期封面,可见一众角色在“夹band”玩音乐。王泽说这幅作品很重要,因道出了父亲兴趣,“原本没打算把这幅拿出来,但我在想父亲去年离世,要让人知道那个年代,我父亲是怎样的人,那时他画的东西,他画漫画的心态。”

《摇滚老夫子》,1964年作,水墨纸本。王泽说这幅作品很重要,因道出了父亲兴趣。

原来王家禧年轻时曾经“rock过”,热爱摇滚音乐,曾与朋友组成乐队,担任鼓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有好莱坞电影,又有猫王。摇滚音乐那种身体摇摆方式,父亲说:好似漫画咁。”若是老夫子长期读者,不难发现音乐是书中常见主题,王泽说父亲把自己的兴趣都画进漫画里,而他喜欢音乐这一点,知道的人不多,更可能只有他们几兄弟知道。

王泽忆述,儿时父亲已叮咛他们几兄弟不要步他后尘入行,他也没想过有天会接手老夫子。见父亲年纪渐长,1990年代决定子承父业,成为老夫子第二代作者。走他人铺好的路,对一个从事创作的人来说一点也不易,“没办法突破,唯一能让自己自由的就是用我的方法去表达,这才能释放自己,才能继续(画下去)。如果每次都只在父亲影子下创作,会愈做愈辛苦”。可是,当问到王泽个人创作风格与手法,他如顽皮小孩般笑说:“秘密!”

《三重奏》,1977年作,水墨设色纸本。《老夫子》封面手稿有不少与音乐有关。

老夫子题材紧扣大众生活,就是那一分共鸣,牵动读者的心。出版多年的老夫子,或多或少都反映了不同年代的变化,让大家了解到香港不同面貌与文化。以王家禧最爱的流行音乐为例,书中常见的夹band玩音乐,在迪斯科跳舞追女仔,都看见了当代如何吸纳西方文化,融会贯通。

如果比对老夫子早期与后期作品,会发现不少有趣转变,王泽举例:“以前父亲笔下的人物常吃云吞面,到了我画时,就变成意大利粉;或者由人力车变成了跑车。老夫子画的是当代生活,年代不同,画的事物自然也不同。”

番茄酱出不来————《幸灾乐祸》,1968年作,水墨纸本。到餐厅吃西餐,是情侣约会时的摩登选择。

〇 灵 感 源 自 〈 背 影 〉 父 亲 如 光 影

王泽不但是漫画家,退休前亦是大学建筑系教授,他这样看创作:“任何形式的创作都不应只为自己,当中的思想感受是自己的,但作品应与人分享。”他希望老夫子爱好者能拥有作品,随时欣赏,或者公诸同好。分享,王泽认为是艺术创作的重要一环。除了从父亲王家禧的手稿,儿子王泽亦创作了一系列压克力画,以表达对父亲的怀念。

《弦外之音-05》,2017年作,压克力彩画。王泽创作了一系列作品,以表达对父亲的怀念。

当身边重要的人离世,离愁别绪,往往后知后觉,“当初忙安排身后事,没时间想太多,一个月后才开始沉淀,感受很强烈。”这批作品印上了一个个老夫子剪影,有些在走动,有些在停留,共通点是老夫子的五官、面容都看不见。王泽解释:“灵感源自朱自清的〈背影〉,父亲如光影一闪而过,剩下只有自己的感受与记忆。”他说作品有音乐感在其中,因为他对父亲的回忆,他与父亲的共同爱好,就是音乐,仿佛是他和父亲借各自的作品再次连系,两父子在创作上的一场隔空对话。

音乐节目————《大电视机》,1967年作,水墨纸本。大电视内的,像是风靡一时的“披头四”吗?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