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记者出身,陈静宜吃过无数的米其林美食,也采访过许多世界级名厨,吃香喝辣的生活总叫人羡慕。可是,美食吃多了她觉得好像也不过如此,当她无法从美食得到更多满足,她越发想要挖掘美食背后的故事。
在她眼中,“美食”和“饮食”有所差异,“美食”是谈餐盘上的食物有多美味,而“饮食”则是谈餐盘底下那些盘根错节,跟文化及历史有关的脉络。那些餐盘底下的饮食文化,对她才是更有吸引力的。
陈静宜这个名字,对《快乐星期天》的忠实读者来说应该不会陌生。她是本刊的美食专栏作者,对马来西亚华人食物如数家珍,说得出各种美食的渊源还有老字号的轶闻。不过,这么一位了解本地饮食掌故的人,其实是直到几年前四十几岁时,才第一次踏足马来西亚亲尝这里的饮食。
来自台湾的她,跟马来西亚饮食的渊源得从本地知名饮食作家林金城说起。多年前当她还在台湾报社担任美食记者的时候,林金城到台湾参加客家饮食研讨会,两人在餐叙上认识。不过那时候他们俩还不算熟络,直到林金城后来再次到台湾参加书展,两人才越来越投缘,进而兴致勃勃打算合写一本关于台马饮食的书。
然而很遗憾的是,就在他们开始合作的大约一个月后,林金城突然病倒陷入昏迷。合作计划戛然而止,陈静宜心想自己所能做的,就是连同林金城的份儿一起做下去,这便是后来她写《啊,这味道》这本书的缘起。
用 食 物 让 台 湾 人 认 识 马 来 西 亚
陈静宜曾担任台湾《联合报》美食记者十多年,少说也吃过上千家台湾餐厅的小吃,可身材还是很纤细,殊不知当美食记者的那些年,她可是吃美食吃到胃食道逆流。
“我常形容我们(美食记者)吃美食好像是一夜情,因为好吃食物实在太多了,不断有新的餐厅开业,我的工作就是要不断去这些餐厅试吃,但我通常不会去第二次、第三次。可是吃小吃的话,或吃自己有感情的食物,我会一次又一次重复去吃。我可能会开始想了解这道菜为什么这样子做,比如为什么用炸的?为什么用烤的?这就像是两个男女在交往,如果已经动了真感情,就会开始想要多了解他的家人和他的个性。”
有些人天生味觉敏锐,但她说自己不是那种人,而是属于勤能补拙型。“所以我写食物的时候,通常不会去强调食物有多美味这件事。味道是不是大家所喜欢的,这件事见仁见智,我比较在乎的是食物底下的事情。”
大约两年前,她辞去美食记者工作,往饮食的路上走去。对她而言,“美食”和“饮食”是有差异的,“美食”是餐盘上的食物,重点在于食物的色香味,“饮食”则是餐盘底下那些盘根错节,由历史、地理、文化等因素交织而成的脉络。
当初决定要写一本关于马来西亚饮食的书,她内心不无忐忑,毕竟像她本身从前念大学时,跟班上的马来西亚侨生也没说上几句话,常觉得台湾缺少一个认识马来西亚的机会。直到成为美食记者之后,她越发觉得要认识一个人或一个地方,最好的媒介是食物,所以她希望透过书写马来西亚的饮食,让台湾人认识马来西亚这个地方。
陈 静 宜 眼 中 的 马 来 西 亚 饮 食
说到马来西亚华人饮食,光是一个黑酱油,她就觉得很有意思。虽然世界上很多地方的华人都有用黑酱油,但是像马来西亚人用得那么多的,她倒是没见过。福建面是一个很好例子,马来西亚人会觉得福建面的色泽若不够黑就不够好吃,但她的台湾朋友会问:“这真的能吃吗?”
还有一个她觉得很有趣也很喜欢的,是这里的生熟蛋。有一次她在台湾的酒店,突然兴起问服务生有没有生熟蛋。“我以为自己讲得很清楚,结果服务生送来一颗日式温泉蛋,蛋的上面是七香粉和日式酱油…………就一颗这么简单的蛋,竟然可以因为不同文化而有不同诠释,我觉得这是很有趣的地方。”
书写马来西亚饮食,在她写作生涯里面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她说,一来因为她不会马来文,英文又不好,而且在马来西亚这地方,不会开车的话基本上就没办法远行。再来就是采访店家不容易,她表示,马来西亚店家不像台湾店家那么习惯接受访问,要取得这里店家信任有点困难,首先必须证明自己不是骗子。
今年中在吉隆坡的一场交流会上,她提到了几个让她特别感动的小吃店家。芙蓉和记鱼丸粉是其中一个,这店家目前由第三代接手,为了找回老味道而想办法像以前长辈那样用干贝珠熬汤。陈静宜表示:“不是说用干贝就一定好,而是店家愿意去找回原来的味道,而且他想办法做到。”还有,店家身穿白净的汗衫和厨师服,还戴上厨师帽,这种看重自己厨师身份的精神,陈静宜认为是很多小吃店甚至是大餐厅的厨师都值得去学习的。
另一个她提到的店家是八打灵再也的陈明记烧腊。她说,陈明记负责人受英文教育,会去学习西方的烧烤技术,然后运用在自己的烧腊上。陈静宜说:“烧腊师傅何其多,但很少有人愿意像他(陈明记)这样愿意用比较科学的方法去理解食物,让食物有所进步。这也是很多店家可以学习的部份。”
还有一个她点名提到的,是太平华顺烟花炒粿条。老板虽然已经80岁,仍一手抽拉风炉,一手炒粿条,还要跟时间赛跑避免焦锅。
那是多么费力的事情,可老板做了几十年还在做着这件事,她不由得肃然起敬。
问她是否在马来西亚遇过名不副实的雷店?她坦白说很少会踩到地雷,因为她去的小吃店都是林金城的知食分子同学会学员帮她过滤好的,她本身不太会随便试吃。
综观这些年她吃过的马来西亚美食,有些食物例如海南面包和怡保鸡丝河粉,可以说是疗愈她的食物,但也有一些食物她不会很想吃,例如营养价值看起来不怎么丰富的椰浆饭。
有 些 食 物 不 仅 要 吃 还 要 赶 快 吃
过去两年,陈静宜去了西马12个城市,光顾了大概一百多家店。她不只把她的饮食经验写成专栏写成书,今年6月,她还穿针引线,把马来西亚多家巷弄小吃店和老字号带去台北,在当地的米其林三星餐厅客座献艺。
近年台湾开了越来越多马来西亚餐馆,可是她觉得台湾人对马来西亚饮食普遍还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她本身不常去光顾台湾的马来西亚餐馆,“因为我宁可忍一忍来这里吃。”
在她心中,马来西亚可以说是中国华南传统小吃的最后一块宝地,因为很多食物在原乡可能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反而在马来西亚保存得相当好,很多食物仍然用手工制作保有温度,而那温度是没有其他东西足以取代的。这些食物她不仅建议大家吃,还提醒大家赶快吃,因为许多店家可能因为无人接班,可能因为观光客大举拥入,或可能因为抵不住发展洪流,而即将在美食地图上消逝。“这些事情都是我们没有办法阻止的,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赶快吃。”她的语气满是无奈与不舍。
就在《啊,这味道》这本书于今年5月面市的时候,已经有店家无预警歇业。有些美味也许真的有一天会留不住,但幸好有陈静宜这样的饮食达人,为我们留住历史和味觉的记忆。
陈 静 宜 简 介
出生于台湾台南,曾担任台湾报社美食记者十多年,及担任多届台湾美食展顾问。为刊物包括《星洲日报》周刊撰写专栏,着有《台味:从番薯糜到红蟳米糕》和《啊,这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