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3/02/2019
【年刊⑤】身为子女,永乐多斯的回家意义
作者: 报道:叶洢颖;摄影:何正圣

行路难,也要回家过年之【回家的意义·哪里是家?

对永乐多斯来说,父母就像是筷子桶,孩子们则是筷子,父母在哪里,那里才是家。

作家永乐多斯在1975年为爱从台湾漂洋过海,在马来西亚定居至今逾40年,自从公公婆婆过世后,每年都会携家带眷回台北陪伴父亲过年。

“我的孩子们都在国外,现在过年时会跟我们在台北见面,因为要见我们,顺便探望外公。”

70年代的交通不便,加上薪水收入难以支付昂贵的机票,她形容那时候一旦能回家比中彩票还开心。

“只要跟爸爸妈妈在一起,不管在哪里都可以完全放松。”

就算时至今日,交通已经更为便利,乘搭飞机不再是奢侈的出行方式,回家的次数也比以前多了,但每次飞机即将落地时,透过小小的机窗俯瞰久违的故土,想到能见到父母和妹妹们依然会觉得很激动。

“毕竟是我出生长大的地方。

但是回马来西亚,飞机要落地的时候也会有这种激动,因为我在这里生活的时间远超于台北,现在我有两个家。”

询及会为父亲准备甚么礼物,她则笑说父亲年纪大了,所以要求都不多,倒是妹妹们会希望她带咖哩、咖啡之类的土特产。

“妈妈在世的时候,因为她很喜欢榴梿,所以我会给她带榴梿干,然后她就会很高兴,偷偷藏在房间里,每天吃一两块。”

谈起父母亲,永乐多斯的脸上总是浮现出幸福的微笑。

幸福的唠叨

小时候,我们总觉得父母亲的关心是喋喋不休的唠叨,可是等到年纪越来越大之后,会日益觉得这样的唠叨愈发珍贵。

她笑说,父亲是很严肃的人,所以她们对父亲非常敬畏,比如她甫到马来西亚之后拍过一部电视剧,深知父亲的保守,至今都未曾告诉他,她曾经当过演员。

“虽然没有告诉过他,但他来马来西亚的时候,被他碰到过几次民众认出我,并要求和我合影、签名的情况,估计是心里有数,只是没有说破。”

当然这种惧怕随著年岁增长会渐渐消失,只是回到台北后只要跟父亲吃饭,她和妹妹们就绝对不敢滑手机当低头族。

“我已经68岁了,到了这个岁数还有人管我、关心我,真的很好。现在也不是怕,是发自内心地尊敬。”

在父母面前,无论长到几岁,永远都觉得自己是个孩子,哪怕已经为人祖母。她开始理解何谓“彩衣娱亲”,现在的她偶尔会对父亲耍赖、撒娇,想方设法地哄父亲开心。

她的父亲今年4月即将过100岁寿辰,因此对于他们一家人而言,今年是特别有意义的一年,她身在海外的儿女因假期有限,只好选择放弃过年休假,预留这一日赴台为外公贺寿。

她亦着手为父亲写一本书,记录她的父亲从新疆到台湾落地生根的故事,作为他百岁寿辰的礼物。

“若不能成书,也希望能编成一本册子,在寿辰当天可以送给来宾。”

父母才是家

对永乐多斯而言,父母亲就像是筷子桶,孩子们则是那一根根筷子。当双亲犹在,无论孩子身处何地,即使兄弟姐妹为前程各自在他乡安居,但年节时总会不远千里,哪怕一路折腾也要回家与父母团聚。

没有了筷子桶,筷子们无处可去无处可回。有父母在的地方才是家。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