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校长职工会总会长王仕发所服务的吉隆坡崇文华小有家长和平请愿,要求教育部重新把数理综合课程纳入学校正课内。
在这起事情上,我完全赞赏教育部副部长长张念群的做法,所有政府学校必须遵照教育部的通令。不管是收费,或半收费的课程都不能出现在学校的正课内。换句话说,正课内只能上教育局所规定的科目,而学校并不能自由加减科目。
事实上,身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完全可以明白家长的看法,也认同在小学阶段教导数理科的重要性,但是问题在于学校的制度和家长对于教育的心态。
每个国家的公立学校都建立在政府政策上,任何政府资助或公立学校都背负着政府的教育理念,学校是执行这些政府政策的工具。因此学校不能随意更改校内的课程和纲要。
我国的华小制度比其他国家比较起来复杂很多。学生必须要掌握3种语文,数学和其他文科。在平均每天6个小时的上课时间里要挤下所有科目难如登天,所以有些学校的休息时间只有短短20分钟;但是拉长上课时间来容纳所有科目也不见得可以解决问题,这不仅会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下降,也是老师的额外负担。
这个数理综合课程已经不在于收费问题,而是为了迁就电脑班则必须排挤课程内的其他科目。站在行政的角度,教育部也绝对不能因为这间学校家长的请愿而允许该校继续校内的电脑班。毕竟制度如果出现了例外,就会有更多学校陆续做出类似要求,不批准会形成不公平现象;个别批准的话等于没有了制度。如果我是教育部副部长,我会直截了当的说:即使是部长孩子所就读的学校也不能享受特权!
说完学校的制度,接着我们谈家长的心态。
俗语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也有人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华社一直以来注重教育的重要性。家长希望在能力内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但是我们别忘记天生我材必有用,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学习数理。
在这起请愿里最值得关注的是家长“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的标语。作为一位科研工作者兼大学讲师,我想问:人生的起跑点和终点为何处?
在现今环境,科技日新月异。依据摩尔定律,科技每隔18至24个月便有翻倍的发展。如今教育工作者的理念是与其尽早掌握技术,倒不如教导孩子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和热诚。所以,本地大学要获得马来西亚工程学会认证的学科必须要证明能推动学生终身学习;注册于马来西亚医药协会的执业医生也必须每年要达到最少20分持续性专业发展分数(CPD)。
讽刺的是,所谓的“输在起跑点”已经是落伍的思想。在2016年,香港无线电视台所播出的育儿节目《没有起跑线》节目中,名为Irene的母亲就认为孩子一定要“赢在射精前”。根据这位家长的说法,要进好的学校、幼稚园等都必须要排队,因此一定“要赢在子宫内”!
香港的教育制度的竞争比我国还要夸张。由于害怕“输在起跑线”,有4岁幼儿的电脑软体编码课程与小提琴班,5岁进入幼稚园还必须面试。但是香港的科技创新并没有“超英追美”,相反的每年由于课业压力患上精神病症的学生有增无减。根据《维基百科》,2016年,香港19岁以下自尽的学生为24人。2017年则有36名19岁以下的学生自尽,最年轻的只有10岁。
假设人生真的有起跑线,那么这条起跑线在何处?是否每个人都在同样的起跑线?有看田径比赛的都知道,在100公尺比赛,每位选手的起跑点都是一样的;但是在400公尺的赛跑,虽然每位选手的起跑点都不一样,但是最终所必须完成的距离是一样的。但是赢在起跑线是否等于可以赢得整个人生?
人生不是冲刺赛,我们不讲求爆发力,神经反应和速度。相反的,人生更像是一场马拉松,讲求的是耐力、信心和坚持。在比赛前进的同时照应同行者,以稳健和正确的步伐节奏前进,也可以在不被旁人影响的情况下专注迈向自己的目标。任何在马拉松赛起跑点开始发力的人注定是失败而归。
教育最大的禁忌是揠苗助长,千万别人云亦云被有心人利用。一山还有一山高,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三国刘备小时候不喜欢念书,从军前是个小混混;爱迪生曾经坐在鸡蛋上孵鸡蛋,毛泽东13岁至16岁之间曾经辍学2年。所以我们又何必在意是否赢在起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