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许经常使用筷子,但你家中是否还摆放着筷子筒呢?
和筷子一样,筷子筒是华人文化的一部分,昔日的它曾深入到每个家庭的生活里头,人们的一日三餐都会触及筷子筒。可别小看这些不起眼的筷子筒,筷子筒表面的图案和文字,皆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讯息和时代特点。
在大马,就有一位筷子筒的收藏爱好者,他收集了上百个筷子筒。本期【东西】,让我们一同瞧瞧这些精美的筷子筒。
材质风格多样,寓意吉祥的日用品
作为盛装筷子的容器,筷子筒是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用具,也是一日三餐都会接触和看见的家庭器具,而这也促使古代的民间艺人设计出各式各样带有吉祥寓意的筷子筒,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在中国, “筷子筒”是南方人的叫法,北方人称之为“筷子笼”。传统筷子筒的背面必定会有两个洞孔,以作为挂墙之用,另外底部会有几个小孔,用以排出余水。
郑玉辉是个筷子筒爱好及收藏者,在他家,就收集了一百多个筷子筒。采访当天,我们来到郑玉辉的家,在进入他家门前,只见门旁的墙壁上挂着许多不同材质的筷子筒,包括竹筷筒、木筷筒、陶筷筒、瓷筷筒、砖筷筒等,其风格各异,有的做工精细,有的古朴秀丽,有的具有鲜明的娘惹风格,非常吸睛,让人不由得细细欣赏。
小小筷笼,折射民俗文化与时代变迁
“筷子筒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民间艺术的一部分,它虽是非常普通的家庭用具,但人民对于筷子筒的外形设计可说是相当用心。”
小小的筷子筒有如文化和历史的缩影。其表面的花纹图案多样,题材大多来源于日常生活和大自然,其中以花鸟树木的图案最为常见,例如牡丹、莲花、仙鹤、松树,另外还有孩童和龙凤图案等,当中有的是绘图,有的是雕刻,形式各不相同。
“在过去,家中的筷子多,就代表人丁旺,所以传统的筷子筒,也被称为‘百子筷笼’。”郑玉辉告诉我们,在中国农耕社会时期的筷子筒,其表面大多刻有添丁长寿的吉祥字句,包括“百子千孙”“长命百寿”“添丁进业”“延年益寿”等,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人丁兴旺的追求。
“华人祖先对艺术的鉴赏还是不错的,单单是一个小小的日常用品,都可以弄得那么细腻,它表面刻画的图案文字不仅带出了很多讯息,还反射出某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特点。”
在介绍各款筷子筒的时候,郑玉辉给我们指出了多款民国时期的筷子筒,受当时的时代因素所影响,筷子筒的图案和文字皆有明显的不同,例如“自力更生”“节约闹革命”“勤俭建国”或毛泽东诗词语录等,体现了强烈的时代感。
缺乏关注,要收藏筷子筒并不容易
大约在45年前,郑玉辉在台湾结识了一位德籍教授,有一次,那位德籍教授邀他到家中吃饭,郑玉辉看见他家的墙上挂满了琳琅满目的筷子筒,引起了他对筷子筒的注意和兴趣,自此开始购买和收集筷子筒。
“筷子筒不容易找,这是因为很多人都觉得它不值钱,也就没摆放出来售卖。”
郑玉辉表示,他最初收集筷子筒,主要是透过本地的一些旧货店或古董店,以及朋友的打听和介绍,后来才陆续到中国广州、北京、上海等城市地区“搜宝”,至今已收集了上百个筷子筒,也是在接触以后,他才发现筷子筒的美。
“筷子筒好玩的地方在于,你可以从一个筷子筒看出人们以前的生活方式,例如贫民一般会使用普通的筷子筒,而文人雅士较为讲究,多采用精致的筷子筒,这可以看出人们的文化水平和鉴赏能力的差别。”
谈及此,他感叹如今大部分的年轻人只重视潮流科技,甚至不明白收集这些陈旧物品的目的何在,也因为缺乏人们的关注,导致这样的民间艺术品越来越少。
虽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收藏价值不减
“筷子筒,已变成了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东西。”
随着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厨房设计构造的变化,筷子筒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当年广泛使用的陶筷筒也被如今的塑料筷筒所取代。尽管这些传统筷子筒的使用率已不复当年,却折射出古老的民俗文化和时代特点,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