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9/03/2019
白慧琪.分而治之的后遗症?
作者: 白慧琪

日前吉打的日军慰灵碑风波闹得沸沸扬扬,不只有团体要求政府、修复纪念碑的组织,还有赞助方日本领事馆道歉。马青还大动作的制作布条横幅写上“日军不是英雄”,并在碑上贴上“抗日纪念碑”字样取而代之。

无可否认,日军侵略马来亚时,大规模屠杀,非常残暴。这段历史没被人遗忘,以至于这座慰灵碑一开始冠上“英雄”之名,引发千层浪。经过多日舆论挞伐,民众对这座碑的看法已经不止于“英雄”的字眼,而是连碑都可以不存在。

我无意追加挞伐相关单位对历史何等不敏感,只是想问:只有华社对这件事情反应那么大吗?为何相关单位却不敏感得如此理所当然?想了想,会否又是一个殖民时代分而治之的后遗症?

早在英殖民时代,英殖民政府便采取分而治之政策,在经济上尤为明显,华人借由锡矿、橡胶、商业等活动掌握经济优势,马来人和印度人则集中在农村和园坵,长期处于经济弱势。在政治上,英殖民则保留马来统治者的身分,也让马来人进入公务体系。

到了日治时期,日军政府其实深谙分而治之政策能够制造矛盾,顺势沿用,激起马来人反英殖民政府的心态。另一方面,在占领马来亚之前,华侨大举资助中国抗日,以致日军占领马来亚后特别针对抗日华人展开大屠杀。直到现在,还有很多剧集都刻画到这段三年零八个月的血泪史,以致我们从未遗忘这段过去。

时过境迁,不同族群对那段历史是否有相同程度的感受?要知道,“日军是入侵者”和“日军是入侵者,残暴行为包括……”,是两种不同程度表述。参与“修复”(更像是重建)日军慰灵碑的历史研究员,是否不够全面思考日军入侵对不同族群的伤害?

全球各个被殖民过的国家,殖民宗主国通常利用种族之别,采取分而治之政策制造矛盾,才能很好的控制当地,猎取经济利益。分而治之,说白了是种族政治,让不同种族对社会经济的参与程度不平、贫富不均。结束殖民,国家落下病根。从这次日军慰灵碑风波,到国家政局,我们都不难看到很多议题仍是不同族群各自表述。分而治之的后遗症,该怎么治疗?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