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SS15/8A的SS15巴刹在首邦市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因为它坐落在多间著名的高等学府、形形色色的店铺,以及车水马龙的旺区内,也是首邦市唯一一座建得外观宏伟,被商店重重围绕的现代化巴刹。
这座巴刹是由梳邦再也市议会兴建与管理,然而,它在平时的人潮不多,门可罗雀,大部分的消费者只有每逢周六和周日才会涌现,而且消费群是三大种族,充分体现大马全民巴刹的精神,诚属难能可贵。
走入巴刹内,你可以发觉它其实是旺中带静的一座公市,共建有两层楼,一楼是美食中心,底楼是干和湿巴刹。
前后经历4次搬迁
如果有小贩告诉你,他们已在该巴刹摆档30多年,请不要感到惊讶,因为他们所指的摆档年分,并非是在这座建筑物营业的光景,而是把过去在首邦市周遭一带旧巴刹摆档和营业的年分也计算在内。
若追溯起来,小贩前后已经搬迁了4次,它早期是设立于SS13,后来又搬迁到SS15靠近肯德基快餐店处的一座有盖巴刹内,之后又有发展商要兴建商业大楼,以致该有盖巴刹面临拆迁命运,小贩最终才在这座巴刹落脚。
虽然小贩如今不再如往日般,每天需要忍受黄泥路及撑伞摆档时面对的日晒雨淋之苦,反之可以在舒适的环境下做生意,但他们却面对邻近一带商家与迷你超市抢滩带来的冲击。
尽管如此,还有不少小贩为了养家糊口,继续在这座巴刹坚守岗位,为拼经济而奋斗,一些已届退休年龄的长者纯粹是为了自己做点小本生意来打发时间。
阿兹法利查:耗时两年建竣
梳邦再也市议会公关组副主任阿兹法利查接受《大都会》社区报记者专访时说,SS15现代化巴刹是兴建于2004年7月17日,共耗时两年竣工,它的兴建是用以取代原有面积很小与残旧的巴刹。
他追溯,这座巴刹是在2006年由时任梳邦再也区州议员主持开幕仪式,并且是由梳邦再也市议会全面管理与负责保养工。
他说,这座巴刹共有78档小贩,其中华人档口多达48档,巫裔档口有27档,印裔档口只有2档。
“小贩必须自行承担水电等杂费,至于公共场所的费用,如清理环境费用是由市议会支付。”
未有正式注册小贩公会
阿兹法利查也披露,至今为止,该巴刹仍未有任何一个有正式注册的小贩公会,但却有一个未正式注册的小贩公会,它是由巫裔小贩莫哈末纳西尔领导。
受询及仍然有很多档口被空置,他澄清,事实并非如此,一些档口之所以看起来被空置,或许是与有关小贩会较早收档(大约10时至11时左右)、小贩休假或在周一没有营业,以及一些小贩只是选择在周未摆档有关。
不管怎样,他说,市议会已采取数项方案来激活巴刹,使它更具活力,有关行动策略包括提升屋顶、重铺包括停车位在内的道路、为建筑物重新粉刷及装置镀锌铁(Gaivanised Iron)类型的安全铁栅门。
人与人情感交流场所
徐佳新(63岁,来自首邦市)
“我本身是台湾人,不过在大马定居一段时期,因为SS15巴刹距离我家不远,所以我偶而会到来光顾,它的环境整齐度算是中规中矩。
我家里人口不多,所以无需买大量的食材,只需要酌量采购。或许我比较传统,个人较偏向于到巴刹购物,因为巴刹是一个能促进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场所,有时小贩也会教我选购食材,相比之下,霸级市场无疑显得冷冰冰多了。”
周六周日人潮才旺盛
陈观凤(66岁,水果档小贩)
“我售卖水果已有30多年,这座现代化巴刹已经历了数次搬迁,它早期是设立于SS13,后来又搬迁到SS15靠近肯德基快餐店处的一座有盖巴刹内,之后又有发展商要兴建商业大楼而为有盖巴刹进行拆迁工程,最后才搬迁到现址。
虽然这座巴刹让小贩和顾客都感到无比舒适,但它是每周六与周日才看到旺盛的人潮和市场买气 。
我是固定在周四休息一天,其他天数都有摆档,不过如果是大年除夕或冬至凑巧遇到周四,我就会如常营业。
不过,巴刹最近有发生割包党出没事件,这些不法之徒过去曾到来向顾客下手,割破他们的环保袋并取走手机和财物,直至事件东窗事发被人发现后就离开一阵子,没想到最近又卷土重来,因此我希望消费者能多加谨慎保管本身的随身财物。”
熟食档不到10档
郭财梨(64岁,杂饭档小贩)
“我是从旧巴刹搬迁了两、三次,最后才在这座巴刹落脚,并营业了七八年。巴刹楼上的美食中心只有52个熟食档,其中有摆档的熟食档不到10档,其余都是被空置着。档口租金不算贵,每个月仅需150令吉,水电费是小贩自付。
由于美食中心是建在一楼,需要拾级约26个梯级才能登上,造成一些年迈者、膝盖关节有问题或不良于行者不愿到来,无形中也影响了我们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