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偶然的情况下,在脸书读到由一名本地导游写的贴文《导游的心声与心酸》,暂且不谈其贴文用词粗俗与否、数据的准确性与可信程度等等,这一篇文章倒也勾画出导游的心声和所面对的难处。
文中主要提到关卡堵塞和移民厅官员态度问题,也提到据说是被大众误解的廉价旅游。贴文者强调,无论如何,只要有旅客前来,就有消费,就会带动马来西亚经济。
出于好奇,我只留言询问何谓廉价旅游,是否与中国旅游业统称的“零团费”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换回来的反应,却是贴文者与其他导游的人身攻击,就算我未曾表露身份,脸书功能的强大也让我一一被起底,甚至提出只因为我住在某地,就要杯葛我家乡旅游业的言论。最后,就连我家人也未能幸免,无辜的被“招呼”了几回。这种网络暴民似的回应,禁不住要问,这是我们本土导游业界应有的专业态度与素质吗?
我从事政治工作多年,多恶劣的情况都曾面对,这对我来说也不算什么。若因这些打从前朝政府就长远累积而来的弊病,今天能让站在最前线来担任亲善大使,饱受日晒雨淋的导游们把闷气发泄在我的身上,就当作我日行一善好了。
但由始至终,没有人愿意针对廉价旅游和我交流。无奈之下,我请教了多位旅游业界的的资深老行尊,得知所谓的廉价、零团费或负团费旅游,指的其实就是低于市场成本价的旅行团。
旅行社先以低于成本的团费吸引旅客前来,再把旅客带到只供旅客消费的“土产精品店”,靠售卖高于市场价几倍的商品来补贴之前的旅费差价或亏损,这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往往让本来就是抱著捡便宜心态而来的外国旅客们感觉得不偿失,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这整个情况不禁让我想起了一种社会现象,它被心理学家称之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Stockholm syndrome),受害者被绑架者长期囚禁后,与后者产生感情并联合拟定了一个生存机制。
这个说法,最初于1973年出现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一次银行抢劫案,案中的受害者被挟持者释放后,不但不愿意指控绑架者,也表现出了反差的行为,没有一般受害者对迫害者的害怕和蔑视。
一小撮导游参与了此类不透明化的商业行为,在不断地恶性循环,仍旧能够获利生存的模式下,其实是他们本身不知不觉地成为受害者,而以负团费招商的旅游业者则是挟持整个旅游业的迫害者。前者被迫与后者在极度竞争的环境下,共同制定了一个适者生存模式,也产生了共同的价值观。
负团费旅游堪比杀鸡取卵,整个系统从交通业、酒店业、导游业和餐饮业,环环相扣利润分拆的当儿,也逐渐地把导游行业推向一个死胡同。
有人曾经比喻大耳窿也同样对经济有贡献,银行只提供借贷给有钱人,而前者却愿意提供借贷给没条件、没资料的穷人。今天的廉价旅游,也是这种概念吗?
马来西亚的国情与旅游形象也能够廉价出售吗?我恳请大家反思一下,我们最希望以怎样的形象来向外国人介绍我们这个美丽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