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晏斗补选的预感都是巫统必胜,希盟必倒。莫哈末哈山不是一般的巫统党员,他在工作上有专业背景,在政坛里也没有抬不起头的丑闻。希盟在补选中千方百计想摧毁莫哈末哈山的好男人形象,到最后只揭开了十几年前的小事,何况在巫统的政治新闻里,1000万令吉的房屋多么微不足道,也只能说他周转资金的方式有些不妥当,可不能说他涉及贪污或犯下巫统以往的不良传统。
莫哈末哈山很会拿捏对于这些新闻的回应,不会影响他名誉的问题他一概回答,对选举有负面效果的一概不答。由于选举期间不长,若是赢了,丑闻就会被他的胜利埋没。能有这种方式和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就会有莫哈末哈山的收获:政治地位攀得高、饱受党员和民众的爱戴、好男人与廉洁的形象留下良好的印象。
这些我们都看得懂,如果说莫哈末哈山的人气大大协助巫统的胜利,没人会否定。可是,他的人气有4510张多数票的价值吗?
如果我们跟着历年来的席位分析,我们一般都不会推断和预测个人的人气会对选举有庞大的影响。再说,就算莫哈末哈山拥有再高的人气,他也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去影响选民的选择。他不是马哈迪,他不能直入一个陌生的选区如浮罗交怡,单靠人气就能反败为胜。他也不是努鲁依莎,能在对敌的堡垒班底谷中取下胜利,赢得了巨人杀手(giant slayer)的称号。
换句话说,我不觉得晏斗补选希盟落败的原因是莫哈末哈山的高人气,而是选民对希盟整体的执政方式深感不满,只是希望利用补选给予的舞台传达心声。我深信,假设莫哈末哈山在这次的补选没有上阵,少了他,巫统还是能借用人民不满心声取下此席。
此外,这是希盟连败三战,是民众对政府有明确的失望和担忧所得的结果。希盟也正在经历着系统性的失败 (systemic failure)。如果现在单单只输了晏斗补选,我们可说是有些满怀对新政府不满的选民凑巧聚集在那一带,没有全面的代表性,不足以担忧。可是如果是在可胜的席位连败三次,那就足以证明希盟执政有值得深思和担忧的问题。就像负责经济的部长们没有明确的计划、对做生意的人和年轻人工作的方面也没有方向和蓝图,这些问题都是选民看在眼里的。
马哈迪说得对,补选是换不了政府的。可是,就算选民都知道选莫哈末哈山入州议会不能换州政府,让他重拾大臣的宝座,但选民还是选了他,以高达78%的投票率,出门投给了巫统。
他们投给莫哈末哈山的主要原因是:他不是希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