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4日综合电)环保人士周二警告,全球各地将可回收塑料废料运往亚洲国家进行处理,然而,当地相关法规却非常宽松,导致出现废塑被非法倾倒、埋葬或焚烧的情况,不仅污染水源、导致农作物死亡,还造成人类的呼吸道疾病。
民间组织“全球焚化炉替代方案联盟”(GAIA)和绿色和平(Greenpeace)东亚分部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对中国去年停止接收此类垃圾前后,介于2016至2018年期间21个最大的塑料可回收垃圾进出口国进行分析。
报告发现,从2017年中旬至2018年初,大马、泰国和越南的塑料垃圾进口量大幅增加,导致非法倾倒、露天焚烧,以及水源污染,造成农作物死亡,甚至引发呼吸道疾病。
巴孔吉斯:接收国家无法处理
位于马尼拉的GAIA活动人士巴孔吉斯表示:“对于第一世界国家来说,他们对自己的垃圾被回收表示感觉良好。但实际上,这些垃圾却流入了无法处理这些垃圾的国家。”
她告诉汤森路透基金会:“此举对这些塑料垃圾接收国家造成污染。”
研究发现,随着马泰等国家去年对塑料垃圾增加导致环境污染的意识有所提升,民间爆发的抗议活动,导致当局收紧了对废物管理和进口限制。
研究指出,如今大量的废塑随后被运往亚洲其他国家,如印尼和印度。这些国家对废塑的监管更为宽松。
绿色和平东亚分部驻香港的活动人士连佩怡表示:“一旦一个国家开始监管塑料垃圾进口,这些垃圾就会涌入下一个不受监管的目的地。”
她说:“这是一个掠夺性系统,但它的效率也越来越低。每次出现新的迭代时,都会有越来越多的废塑从网格中消失。但我们无法得知它们最终去了什么地方,这是不可接受的。”
此前,中国一直是废塑与洋垃圾的主要进口国。但在爆发一系列环境污染丑闻后,中国去年初宣布禁止废塑的进口,导致每年重达700多万吨、价值37亿美元(约152.7亿令吉)的废塑流动受到影响。
这份报告分析的最大废塑出口国包括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
连佩怡: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
《巴塞尔公约》成员国将于4月29日在日内瓦召开会议,就挪威的一项旨在提高塑料废料贸易的透明度的提议进行表决。
这项新提案规定,任何塑胶废物出口国家均须事先取得进口国的批准,并就废物的数量及种类提供更详细的资料。
连佩怡对上述提案表示欢迎,她同时敦促消费用品制造商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 。
她说:“这是良好的一步,但绝对不是治本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