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拉越,一个各族相处和谐,相互包容的典范之地。在古晋的巴达旺区,有一座距离古晋市约有95公里的比达友村落。前往该处,需经过起起伏伏的山路,它四周高山环绕,进而形成盆地地势。
村里有一条清澈小溪,偶尔还可听到从丛林传来的一些鸟叫蝉鸣声,宁静安恬。究竟 这座村落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这个比达友村落,村民虽是土生土长的比达友人,但是村里却有近90%人口是穆斯林。不过,人们在这里却可看到跨文化的交流、宗教包容性及不同信仰之下的和谐共处模式,这就是极具砂拉越特色的甘榜瑟纳拉央(Kampung Senah Rayang)!
天主教徒穆斯林共庆佳节
在其他传统的比达友甘榜,村民多数为天主教教徒,但在甘榜瑟纳拉央里,大部分居民却是穆斯林。
达雅人包括比达友族,在很久以前是信奉传统的泛灵信仰,随时代变迁,他们在数十年前便开始信奉天主教。
然而,甘榜瑟纳拉央的村民虽都是道道地地的比达友人,大家说同一种语言,却有两种不同信仰,其中穆斯林人口比例高达90%。但两个不同信仰的人们并肩一起生活,相互扶持与帮助。
由于各自宗教信仰的不同,所以比达友甘榜的村民们也庆祝两个不同的节庆,但这却无阻大家互相欢庆达雅节及开斋节,充分展现宗教和谐之美。
村里各设清真寺及教堂
甘榜瑟纳拉央村里有一座清真寺及一座教堂,两者距离甚近,步行仅需约5分钟就可抵达。
走在宁静的小路上,经过一座甘榜瑟纳拉央长屋,在与长屋居民闲聊间,信奉天主教的莫(92岁)告诉记者,该甘榜在三百多年前已存在,当地村民原本居住在距离现址不远的山上,过后陆续迁移至山下。
英军曾扎营驻守
甘榜瑟纳拉央经过英殖民时代、日治时期、马印对抗及共产党时期的洗礼。他说,本身历经至少4个货币时代,即布洛克货币、日治时代货币、英女王钱币,以及马币。
“因绝佳的地理位置,英军曾在这里扎营。那时在山上有一个英军营地,当时由英军及辜克兵驻守。”
莫表示,早年还未迁移至现址时,当地人信奉泛灵信仰,在天主教传入该甘榜,村民间出现两种声音,即信奉天主教或保留传统信仰。
“信奉天主教的村民,过后迁移至山下,另组成两个甘榜,其中一个就是甘榜瑟纳拉央。大约在30年前,村内不少居民在宗教司带领下,转而信奉伊斯兰直至今时今日。”
在这里,不同宗教信仰对他们而言,并非什么大问题。不同信仰的村内小孩仍旧一同上学、男人们一起务农及打猎,女人们闲来无事便到处串门子、周五祈祷或星期日参加弥撒,对他们而言从来就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
是的,他们就像兄弟姐妹、亲朋戚友般,不论信仰的融洽共处,自古以来就一直以这种方式生活。
每当在一些场合,或举办活动,无论信仰差异,村民们都会齐心协力,而他们之间的和谐共处,与宗教信仰或政治关系毫无关系。
洛吉雅:来到第三代
追随长辈成穆斯林
一间看似比达友传统村屋里,包头巾的穆斯林妇女在屋前做家务。
穆斯林妇女洛吉雅(43岁)告诉记者,父亲及村民在大约30年前,即在她还是小学生时期,改信伊斯兰。
她指出,父辈们纷纷信奉伊斯兰,后代自然而然也跟随成为穆斯林,目前村子的穆斯林已到了第3代。
“尽管宗教不同,但是,我们还是一起欢庆达雅节,庆祝农作物丰收。”
不侵犯彼此界限或信仰
甘榜瑟纳拉央的宗教宽容程度非常高,虽然村民们的信仰不同,但大家去却以真正的宗教和谐精神,共同庆祝佳节。
直至今时今日,当地的天主教徒与穆斯林村民仍然拥有共同的语言及相同的空间,而不会侵犯彼此的界限或信仰,反之相互尊敬与包容。
每年的达雅节,不同信仰的村民皆会聚集在甘榜礼堂,一同欢庆佳节,仪式方面有所不同,食物也会分开准备。这也是他们在过去数十年来 所一直维护的生活方式,只为了保有这村子的宁静、和谐、安乐的生活,不让“差异”破坏了这氛围。
互邀共庆佳节
洛吉雅说,与达雅节相较之下,开斋节气氛更为浓烈,因为家家户户(穆斯林)都欢庆开斋节,也会邀请天主教村民一起同欢共乐,分享佳节的喜悦。
她称,除了宗教及女性在穿着上有所不同(戴头巾),基本上并没有什么差异,大家还是可以和平相处,互相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