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陈诗蕙,摄影/黄冰冰
拥有宽阔稻田和丰富鱼产的“鱼米之乡”适耕庄,近年成了旅游业新宠,每逢周末假日都吸引大批游客前往观光,但除了漂亮的景色和美食,售卖当地渔民捕获的鱼产和所栽种蔬果的适耕庄巴刹,其实也是当地一大特色。
适耕庄巴刹范围颇大,且分为6座建筑,中央为拥逾百个摊位的湿巴刹,主要集中蔬菜、水果和鱼档;巴刹两旁成排的单层店铺分别为杂货和熟食店、正前方建筑则供小贩售卖早餐和糕点;鸡鸭和猪肉区域则分布在巴刹左右后方的独立建筑内。
据悉,小贩是于1983年左右迁到现址营业,惟该巴刹曾于2017中获沙白县议会拨款进行提升,解决了设施破旧、排水系统和屋顶漏水等问题,继而有了焕然一新的面貌。
黄亚详:全年无休 分2时段营业
适耕庄巴刹的货品与其他巴刹一样玲瑯满目,足够应付当地居民的日常所需,但稍与众不同的是,该巴刹内除了有入口的生鲜蔬果外,所售卖的海产主要还是来自当地渔民,部分蔬果也由当地农民栽种。
沙白县议员黄亚详表示,旧时的适耕庄主要种稻,所以巴刹多靠金马仑供应蔬菜;惟鉴于上游如今已开发菜园区域,所以大部分蔬菜也开始由当地农民提供。
“同时,这里的海鲜大多数是本地鱼获,所以在巴刹可以买到本地的海产和杂粮。”
值得一提的是,该巴刹几乎全年无休,且每日分两个时段营业,清晨5时30分开始就陆续有小贩前来开档,部分小贩营业至中午12时左右会暂时休息,下午三四点再次前来,直至傍晚才收档;但巴刹前方售卖早餐和糕点的摊位,只营业至早上10时、11时左右。
“相较于城市地区的巴刹,适耕庄巴刹所卖的都是最新鲜的货品,所以许多外地人也会到巴刹购买海鲜,虽然价格未必较便宜,但却非常新鲜。”
巴刹基设及卫生良好
适耕庄巴刹相信在该区开埠后已经形成,原址位于幸福路,但属于较小型的巴刹,只有少数几个鱼和菜档,摊位并不多;后来因过于陈旧及让路发展,小贩们才搬迁到现址。
黄亚详提及,旧时适耕庄人口少,且经济情况不佳,加上是个农村,村民都自己种菜,自给自足,喜欢吃什么就种什么,极少需要到巴刹采买蔬菜。
随着巴刹搬迁到现址后,旧巴刹和外围的小贩都集中一起,如今巴刹内有逾40名小贩,其中只有两名巫裔小贩。
黄亚详说,该巴刹将鸡鸭、猪肉和湿巴刹分开,有效地避免臭味和卫生问题;3年前的提升工程也筑高摊架、提升排水系统和更换地砖等,整个环境改善许多。
“售卖杂粮的档口还设了铝制卷门,安全度获得提升,巴刹的基本建设也很良好。”
“限时”小市集吸引游客
适耕庄旅游业发展蓬勃,惟并没有为巴刹零售的生意带来太大影响;相较于走入巴刹采购,大部分游客反而偏爱巴刹对街,即位于盟特里路(Jalan Menteri)的“限时”小市集。
黄亚详说,该市集有逾10个档口,主要供当地妇女或居民售卖家中自种却吃不完的菜,所以货量较少,且当局限定小贩必须在早上10时收档。
“那些小贩售卖的都是一些较本地的蔬菜,包括班兰叶、玉蜀黍、番薯叶、花生根等,货品零零散散,可能只是三几把、六七把菜,卖完就没了。”
他解释,该市集的小贩以前都在巴刹前摆档,引起巴刹小贩的不满,要求他们搬离巴刹范围;因此,沙白县议会只好将他们安置在对街,并限制营业时间。
“那里(市集)大概在10多年前形成,县议会其实禁止他们售卖蔬菜和水果以外的物品。”
鉴于该市集的小贩都是老妇,游客普遍认为她们所栽种的蔬菜没有化肥和农药,继而喜欢到该市集采买,所以每逢周末不仅档口多,游客也多,形成适耕庄的另一个特色。
黄敬意(75岁,鱼贩):
迁现址生意转淡
“我30岁就开始摆档卖鱼,那时整个巴刹只有约18个档口,其中有8个鱼档,竞争较少。后来随大家搬迁到这里(现址)后,生意转淡很多。
不过,旧巴刹比较简陋,且位置也比较小,我是在搬迁到这里后,才有自己的摊位。撇开一些经营批发生意的小贩,我大概是巴刹内经营鱼档最久的小贩。
我所卖的鱼都是本地渔民捕捉的,我每天早上7时来摆档,卖到11时左右就收档,惟每天下午得将鲜鱼载回来冷冻,方便隔天售卖。”
蔡丽云(65岁,鱼贩):
只卖本地鱼获
“我的父亲是渔夫,所以从小我们都不必买鱼,懂事以来就经常跟着婆婆到巴刹买菜、买肉。
我是约20年前,才开始到巴刹摆档,卖的都是适耕庄渔民的鱼获,每早6时来摆档,11时多就收档,只做半天。”
陈铭如(68岁,糕点小贩):
自制糕点售卖
“我的岳母在巴刹搬迁前就开始售卖自己做的糕饼,后来更将手艺和摊位传给我太太。如今,太太负责制作,我就负责摆档,从巴刹搬迁到现址以来,我一直都在同一个位置营业。
我每天早上6时30分前来摆档,大概10时左右就陆续收档,所售卖的糕点约有超过10样,但现在老了,剩下四五样是自己制作,其他都向别人拿货。
周末时,我们会做多一些,有些老顾客还是从岳母时期就支持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