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5/05/2019
读者投稿/我思教育我树人
作者: 刘爱佩

文:刘爱佩(丹绒马林)

教育这条路可以是很长很远,也可以是很短很窄,没有一个独立的方针能标榜教育路。从古至今,老祖宗留下的一句话:“再穷也不能穷教育。”这句老话至今依然铿锵有力,能拉开未来前景的序幕。

在教育的路上,我曾经选择严以待,荒于嬉。我的学生一旦捣蛋或行为不端,体罚就立时奉为圭臬,桌面上的藤鞭就成为我手中的法宝 ,打手心的管教方式总是派上用场。每当我脸色一沉, 锐利的双眼环顾四周,手中移动教鞭的那一瞬间,学生都不敢与我四目交投。在责骂训诲时,我要求小瓜儿抬头看着我,虽然他们对我畏惧,还是听命。学生一个不安分守己 ,我都不会放过训诫一番的机会,有时我靠在桌缘不发一言,也可以镇住课室里的气场。这种教育模式不是每个父母能接受,加上随着e时代的变迁,已经不被鼓励,即使在某个时候,它还是管用。

如今,爱的教育崛起,老师被要求放下教鞭,用爱作为改革教育的方针。在课堂上,老师要以开放的态度给予孩子发表的机会,鼓励他们畅所欲言,希望借此培养新一代的孩童,不但能独立思考并且能自信地表达己见。这类的教育理念是要让孩子在爱中成长,轻松学习,因此老师被指令减少课室条规的约束。这也意味着,课室允许热闹。当学生精力充沛时,老师岂能不打起精神?

老师本身就是一个关键词,其尊严屹立在专业上,这份专业不是人人能挑得起。其实,老师要平衡肩上的扁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有一箩筐的知识还不够,还要有一箩筐的爱心,一箩筐的耐心,又要随时作出蜕变,方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如此多元能力的老师,如此任重道远的使命,旁人还想怎样挑?此外,老师在教学的路上遇见许多差异,除了族群肤色,还有文化的差异,但是老师因这使命,不仅包容接纳,也遵循了孔子的教诲——有教无类。

教育的基本理念是要帮助孩子在学习上认识自我,从而发挥所长,将来能自我实现个人价值。因此,基础教育是一个开端,而读、写、数就是一个基础。虽然教导学生时,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读、写、算,但是不能否认孩子具备了基础能力,才能开创未来。

爱的教育虽然逐渐普及,但是老师向学生传授日常规矩,教导他们做人的道理,行使生活的原则以及培养正确的信念依然不可少。我认为,老师在引导学生认识新知的同时,不要局限他们的思维,当孩子思考能力越强,天马行空发挥的空间也越大。

教导根本不可限制于教科书

教书育人这二十多年以来,我深深体会老师总是走在教改的前线。敦促反思,自我检讨后,也了解教导根本不可限制于教科书,教科书也只不过是一本指南。老师在教与学中,还要协助学生爬梳整理生活新体验 。因此,身为老师的,越是能深化人文思想,越清楚教育理念,就能为学生拟定、开阔学习的管道。教书育人是笑泪与共的终身职业,只有先爱上教育,再爱受教育的学生,教学才能愉快满足,而不是纸上谈兵或写写报告了事。

有一回,我布置了一堂班级辅导课。我要求四年级的学生自动自发分成3到4人一组,然后提供像七巧板的4张卡片,进行过五关的比拼游戏。这时,有些同学排斥朋友,认为对方笨拙,担心影响比赛结果。这样的处境僵持了一会,我把问题抛出去,务要他们自我反省,如何从排斥转向接纳。最后的解决方案是班长主动接纳,成为大家的榜样。我也开展了一堂机会教育。学校是小社会,从一项休闲趣味的活动中,我们可以教导学生用爱去包容与接纳。

教育本身就是给孩子学习的机会,他们从不会、不懂到会了,懂了都需要时间,不能拔苗助长。因此,教导学生时不要急着看到结果,要重视他们的学习过程。我相信要结出累累硕果,必须一而再再而三地浇灌和滋养。当学生尝到了成功的滋味,表现自然会进步。

学校是一个社会的缩影,课堂是学生的生活小圈圈,老师可以教导学生从一个小圈圈,走进一个大圈圈,从喜欢一个朋友走出更多的朋友圈。学校也提供了许多学习的窗口,其中一扇窗就是人际关系。老师帮助学生开启了这扇窗,让他们学习与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日后他们才懂得如何走进人群,如何关怀,彼此信任与尊重,最终能与社会连结,并造福人群。

我们都知道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一个孩子都如此重要,他们是国家未来的栋梁,能否塑造成为日后挑起大任的元帅,当下不能只是老师在努力。因此,当老师给予孩子足够的呼吸空间,让他们的天赋能自由发挥的同时,我恳请父母和老师一起做孩子们的推手。只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双管齐下,才能一起成就孩子的未来,就算不能在成绩上卓越,也能在德行上卓越。因为,当我们的眼光跨过分数这一栏,我们的视野就能看得更远,孩子的前景也不限于一纸文凭,他们依然会有亮堂堂的未来。

我多么希望,当老师站在孩子的视角看世界时,父母也能站在老师的视角看教育这一块,从中产生同理心,体会亦师亦友的一番苦心。同时,以合力的教育,为孩子铺一条康庄大道。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