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与野生动物,我们能否分清楚两者的界限?我们原以为善意的豢养,其实是对野生动物造成伤害,干扰了它们原始的天然生活方式。
对野生动物而言,它们的爸爸妈妈才是最好的照顾者,比人类更适合照顾它们的孩子,教导猎食与生存技巧,让它们以后可以在野外求存,从某个意义上来说,这也是维持自然环境平衡的自然生态。
比如猴子,曾经马来西亚也有很多人饲养猴子,当作宠物,甚至江湖卖艺或谋生(训练采椰子)工具。但并非所有猴子都可以合法饲养,如豚尾猕猴(Beruk)就是一种野生动物,不是被合法饲养的猴子。
野生动物保护局曾表示,豚尾猕猴是近年来本地走私最猖獗的其中一种动物。小猴子就如小狗一样可爱,有的人看了就想养一只当宠物。当猴子长大、开始发情,就会变得很凶,甚至咬人,主人照顾不了就想要弃养或放养训练,希望经过训练就可以让它们重返山林。
一旦被饲养,就无法融入猴群
但事实上从小被当成宠物养大的猴子,是无法经由训练重回野外的,因为猴子是群居动物,出生开始就跟着猴群社会化、学习与同伴的沟通及生存技能。一旦为人所饲养后,就无法融入猴群,即使野放它们也不会回到山林,反而会去附近的住宅区找寻食物,干扰附近居民。
有位读者分享了她在马六甲无意中看到两只被养在笼子里的小猴子,身上有铁炼枷锁,其中一只就是就豚尾猕猴,而另一只则是人们常用训练成采椰子的棕毛猴子。
“它们应该是只有几个月大,相当可爱,你去逗它们,它们会伸出手跟你互动,但就觉得太可怜了,这么小就离开了父母。我问饲养它们的人,他说山林里的原住民抓出来的。”
不忍心看到这两只小猴子受苦,她打听有关协助野生动物的政府单位,得悉大马半岛野生动物保护及国家公园局会收留年幼的野生动物后,就与有关猴子的主人协商,把小猴子带回家,等待野生动物保护局官员上门接领。
之后官员上门来接领两只小猴子时解释,该局并不会长久照顾野生动物,会把它们安顿在一个保护树林里,让它们在里面学习自立及求生能力,当它们长大到一定年龄时,就会放归山林。
可向野生动物保护局投报
或许你也有过这样的经历,看到一些被囚禁的野生动物,但不知道可以怎么做,其实可以向野生动物保护局投报,帮助拯救这些不适宜被当作宠物饲养的野生动物,让它们回归大自然。
同时,也不要购买野生动物,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即使是捡到或救了一只野生动物,也不要尝试饲养,应该在最快时间内送到救援单位,才是对它们最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