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马来西亚一些菜名有特别的叫法,可能因为容易朗朗上口让人印象深刻,进而使得这些菜点菜率颇高,成为众所周知的名菜。至于这些菜名从何而来已不可考,然而却能透过菜名得知时代背景对人们的影响。
例如有道菜叫“陈惠珍”,原来就是常见的菜色“咸鱼蒸肉饼”。陈惠珍是谁?又怎么会跟菜名有关呢?陈惠珍是50年代红遍东南亚的艳星,1957年马来亚结束殖民独立,庶民的娱乐生活丝毫未受影响,独立前夕,陈惠珍与劲敌还在槟城的两大娱乐城如火如荼打对台,好不热闹。陈惠珍之所以能风靡全马,除了蟒蛇缠胸的重头戏,更重要是她开启了“杂技式艳舞”,内容高潮迭起,让男人们为之疯狂。
而“咸蛋蒸肉饼”,就因为有肉有蛋,“肉蛋”与“肉弹”(性感妖艳的女人)音同,故当时庶民笑称这道菜叫“陈惠珍”。陈惠珍已经辞世,然而美味仍然留在餐桌上,从这菜名看到的是马来西亚曾经兴盛的秀场与情色文化。
又例如港点里有一道“大包”,顾名思义也就是大包子,约一般包子的五倍大,馅料自然也多,因此得要技巧才能掐得漂亮、完整、丰满,不容易“一手掌握”。好的大包,皮厚薄度要一致。卖大包的老板告诉我,吃大包的人都有自己的癖好,有的只吃皮、有的只吃馅,“懂得吃的人不会分切而食,分切而食如同在吃小肉包,何必多此一举,吃大包就是要过足大口咬的瘾头,一半现场吃、一半带回家蒸热吃。”
后来有店家为了哗众取宠,做出更大的大包,取名为“叶子媚大包”。叶子媚是香港八○、九○代艳星,以一双巨乳在三级片市场里奠定地位,把大大包取名为“叶子媚”就不言而喻了。
至于“四大天王”原指香港90年代的四位巨星——张学友、刘德华、黎明与郭富城,后来被引用到菜色上,把长豆、翼豆、羊角豆、茄子(或臭豆)炒参峇酱合称为“四大天王”。从叶子媚大包跟四大天王,都可以看出马来西亚华人受香港影视的影响深远且普及。
其他菜名还包括“马来风光”,指的是空心菜炒参峇和峇拉煎。还有“乱棒打死猪八戒”,指的是长豆(看似乱棒)炒烧肉。“风流天子”指的是咸鱼蒸鸡肉,咸鱼意指咸湿、鸡肉意指妓女,又咸湿又妓女就代表风流啰。“乱棍打死牛魔王”指的是豆角炒牛肉。
台湾也有类似的状况,有道菜叫做“大陆妹”,指的是一种名为“福山莴苣”的菜,有种说法是,莴苣在台湾南部叫法就像台语的“妹仔菜”,后来引进大陆品种莴苣,进而俗称为“大陆妹”。
这叫法一度被认为涉及歧视,我个人认为“大陆妹”称法已是庶民生活的一部分也具时代意义,无关乎歧视,况且到巴刹说要买福山莴苣,反而没人听得懂;至于比粉圆还大颗的“波霸奶茶”,还真不知要改成什么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