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国之根本,除了培养新生代的接班人,相对公平的考试与教育制度,也可以是清寒者通过自身努力,获取国家的教育培训资源,进而打破社会阶层,改变命运的途径。
整体来看,马来西亚的教育资源还是不错,虽然越来越多家长选择把子女送入学费昂贵的私立学校或国际学校,但在政府学校只要遇到负责任的教师,自身又肯学习,学子还是能在近乎免费的情况下,至少接受11年教育,再视自身规划是否升学。
令人失望的是,大学制度不仅没改革,还进一步压缩了各源流学子的升学出路。预科班增加的“直升”名额,不是增建学府,更不是一纸公文让大学扩大招生就能解决的。
学术界,从来都是重视“质”大过于“量”的。就像牛顿、爱因斯坦、霍金等等的顶尖优秀学者,不需要很多,只需要一个,就能推动人类文明与科技进程。当然,若是有专业团队配合科研将会有更显著成就。
如今,硬生生增加了那么多高等教育名额,顾得上品质吗?
这个国家的教育议题,从来就不是没有竞争力,而是太过于被呵护,导致整体素质削弱了。更遗憾的是,凡事归咎于种族,将他人的付出所得视为侵占资源。
面对着公然歧视的高校录取政策倾斜,竟有大学校长公开认同,表示公正不意味着权益平等,而是要将某方的利益摆在合适的位置上。
不知校长口中的“某方”,是哪方?合适的位置又是什么位置?虽说言论自由,但身为高等学府的校长,没有兼容并包的胸怀,更没有继往开来的魄力,又如何能带领学术团队为国家各领域培育出可用的新生代?
当然,大学虽是钻研知识的所在,但上大学并不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学习,持续的学习和突破,才是一个人是否增值的关键,就如技职教育,不走学术研究路线,而是通过让技术人才拥有一纸专业认证,进而对工资更有“议价力”,让劳力者创造更体面的收入。
治国如烹小鲜,小鲜就是小鱼,有经验的厨者都知道煎鱼不能频频翻动,免得鱼肉会碎,品相不完美。治国也一样,政策不能过度“翻动”,免得市场动荡,白白蒸发了以千亿计的财富。
让教育回归教育,让资本回归资本。
政府不该插手太过,既要控制族群录取率,又要对企业招聘条件指指点点,再巨额拨款“补贴”推高薪酬,这些过度干预只会让经济走向可以预见的衰败。
失序的公开发言和失当的比喻,不能只怪罪媒体或反对党阵营放大来看。在一个奉行西敏寺制度的国家里,任何部长的发言都被视为内阁的集体意愿。
如今,面对着教育政策的不公平,阁外的执政者义愤填膺在媒体上喊话抗议谴责;阁内的决策者,又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