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宝人物:陈嘉盈
挖宝区域:吉中区
挖宝地点:二条石明德学校
宝藏:校园经历是无价宝
校长林资凭跟我说,学校里有“宝藏”。我便抱着好奇和寻宝的心情踏入学校寻宝。
当时人们一定无法想像,这间曾被喻为是“流氓学校”的小学,从最早期的13名学生发展至今,达到千名学生的鼎盛规模,栽培出一批批优秀的学生。
眼前这几名社会名流、成功商人,即年过半百的前董事长暨现任董事顾问王雨民、董事长谢振南、家协主席李衍旺博士及校友会主席马财喜都是好例子。
他们在共话当年的校园点滴时也不忘母校恩,他们说,没有学校的栽培,何来今日的成就和财富?在校园内学习的经历对他们来说,那是无价之“宝”。
他们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不仅毫无架子,还热情健谈,让我对华教先贤的努力和该校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
李衍旺:受叔叔影响涉足教育界
李衍旺的曾祖父是创校人之一李有田,叔叔李冠霖在1996至2002年期间出任董事长一职。他是在李冠霖的影响下涉足教育界。
“那年,我大学还未毕业,叔叔他们为建礼堂(多元化体育馆)四处募捐,我当时将身上仅有的300令吉全捐出去。修桥造路建书斋是叔叔的口头禅,这句话对我影响至深。我2005年博士班毕业后便加入校友会。”
谈到学校里令他最难忘的一件事,他说,当年有个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同学,他每天抱着对方上下楼梯,曾经还因为步伐太急而不慎摔倒在地,他一直维持这个习惯直至小六毕业。
谢振南:训导主任管教特别严
谢振南的父亲在1985至1996年期间担任学校董事长。顶着董事长之子的光环,反而使他做任何事都不敢怠慢不敢犯错,在校是循规蹈矩的好学生。
“当年,训导主任朱国祥和我父亲感情甚好,些许是父亲的缘故,他对我管教和言行举止的要求也特别严格,犹如严父。”
学校在他的生命中不只是经过,而是他的第二个家,有着密不可分的情感。
王雨民:明德有贵人很福气
王雨民曾任学校家协主席(1985至1995年)及董事长(2002至2008年),目前为董事会顾问,对学校的历史了如指掌。
王雨民的父亲王涨波也是学校董事,他在学生时代,经常惹是生非,替同学“出头”(打抱不平),即使被教师处罚也不敢让爸妈知道,否则很可能会被再“修理”一次。
他说明德很有“福气”,贵人也常相助。他口中的贵人便是那些资助和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贤达及人强马壮的校友们。
马财喜:良师免费补习 改变命运
马财喜说,他来自贫穷家庭,可因为是家里的独生子,父母对他十分疼爱,一年级上学期天天哭闹,母亲天天来陪读,直至遇见一位良师,改变了他的命运。
“邓燕玲是我的班主任,她每天放学后免费替我们这些穷家子弟补习,一直到小六毕业。我一直以邓燕玲为典范,希望能为教育做出贡献,回馈社会。”
明德校史:
创校初期几经波折
明德学校1939年创立,至今已80年。成立初期是以简陋的木板屋充当校舍。两年后日军侵略,学校停办。1945年日军投降,学校复办,并以创校者之一李有田的两间店屋作为校址。先贤们之后筹资购买现今的校地兴建学校,未料经济萧条,学校被迫暂时附属双溪大年新民学校,改为新民第二分校。1948年,经济复苏,李有田、郭逸岩及邱绵文收回自办,两年后,学生人数增至350人。
1972年,明德首度获得教育部拨款13万令吉兴建双层校舍。1993年再获教育部拨款35万令吉兴建第2座双层校舍,于1995年正式启用,而学校也晋升为A型学校。
2008年,北海威利控股集团创办人丹斯里黄荣盛捐献一块与学校毗连,1英亩市值20万令吉的校地予董事部,作为兴建新校舍用途。董事部于2009年展开兴建工程,创建C座双层楼12间课室,2010年新学年正式启用,学校也晋入全日制教育。该校从一所微型学校转变成为吉打州第二大型华小,2018年,学生人数已突破千人。
该校目前正筹募兴建大草场基金,整个工程预计耗资250万令吉,已筹62万令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