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7/05/2019
旧巴生路4哩半巴刹‧买食材 尝美食 学手艺‧商民热络交流 人情味浓
作者: 陈诗蕙

5058TSH20195221942162861448.JPG
旧巴生路4哩半巴刹大部分小贩都是上了年纪的华裔,与顾客间一来一往的攀谈,往往让顾客倍觉亲切感。

不用人挤人争抢新鲜蔬菜,更不用排长龙还钱,位于大路旁的旧巴生路4哩半巴刹货品玲瑯满目,除了新鲜的蔬菜、肉类和水果,还能品尝到许多古早味美食和学习串珠手艺。

重点是,干净的环境,以及浓浓的人情味,吸引不少已经搬离该区的老顾客,趁周末前来采买日常用品。

高玉菊:小贩亲自办货品质保障

旧巴生路4哩半巴刹小贩公会主席高玉菊就强调,传统巴刹大部份货品都是小贩亲自挑选办货,所以货品品质相对较有保障,且小贩和顾客间还能“你来我往”,热络交流。

“超市都是一大批货任顾客从中选择,价格虽然便宜,但要特地去买三五样东西,还得找车位、推著手推车跟人抢货和排队还钱,到巴刹反而更省时间。”

市局定期进行提升美化

甫于4年前获吉隆坡市政局拨款翻新的旧巴生路4哩半巴刹,整个环境从里到外都有很大的改善;当时的翻新工作包括提升排水系统、重铺地砖和沟盖、美化厕所、增加风扇,以及修建熟食区的公共桌椅等。

高玉菊忆述,巴刹环境在提升前非常差,厕所肮脏,但市政局如今定期进行提升工作,环境已天壤之别。

“时任吉隆坡市政局咨询理事会成员拿督刘开强在这方面给予我们许多帮助,就连巴刹的招牌都是他协助申请拨款安装的。”

2017年曾传巴刹重建成裙楼

除了提升工程外,该巴刹也曾多次传出重建消息;其中,2017年杪曾传将改建成一栋涵盖裙楼(podium)停车场的40多层公寓,底楼则保留为巴刹。但随著政权轮替后,有关计划已不了了之。

传言随政权轮替后没下文

高玉菊透露,近期听闻市政局正草拟蓝图,打算将巴刹重建曾一座3层楼建筑;其中,底楼为巴刹区域,一楼和二楼则分别为停车场和活动中心。

她坦言,只要干湿巴刹集中在同一个楼层,小贩们普遍上不会反对重建,毕竟后方暂时开放供巴刹顾客使用的停车场,随时都有可能被地主收回,而建设一座设有停车场的巴刹也算是好事;但无论如何,小贩还是要看过蓝图才能决定。

让路建邮政局搬至现址

旧巴生路4哩半巴刹曾经历两度搬迁,而毗邻的邮政局地段就是该巴刹的最初地点;小贩们是于约1970年左右,为让路政府建设邮政局而搬离原址。

颜重杰:小贩巴刹建竣前路旁摆档

该巴刹前任主席颜重杰透露,小贩们原本是在发利杂货店附近的小巷营业,当时有逾30档左右;而该巴刹相信形成于50年代,算算至今也有逾60年历史。

“以前附近都是椰树椰园,人口不多;早期有两间店开始售卖蔬菜,大家看到生意不错,也就陆续到附近摆档;后来小贩多了,也开始吸引外边的顾客前来购物。”

他说,巴刹现址建筑竣工前,小贩都在路旁摆档,逾百个档口一路摆到邮政局处,约有逾百尺长,且无瓦遮头,所以大家都靠大伞遮阳挡雨。

“以前路上没那么多车,后来因政府要在邮政局周边建设停车位,所以也就建了一座巴刹安顿小贩。我们大概是在两年半后搬进来(现址)。”

巴刹扩建摊位增至412档

颜重杰提及,当时,小贩每月的租金仅20令吉,加上所售卖的货品便宜,所以吸引越来越多人光顾;而他们也在1980年左右,组织了小贩公会,开始向市政局申请一些设施。

据了解,该巴刹在新建之初只有逾200个摊位,较后随著小贩人数不断增加,当局才扩建巴刹,如今摊位已增至412档,且大部份小贩全年开档,也有部份小贩只在周末前来,让巴刹在周末更为热闹。

小贩公会求助地主借出地段
解决泊车位不足问题

在其他巴刹充斥外劳小贩之际,旧巴生路4哩半巴刹除了少数外劳帮工和数名印裔和巫裔小贩外,大部份档口仍由华裔经营,且多为上了年纪的长者,让顾客倍觉亲切。

位于大路旁是该巴刹的优势,惟泊车位不足却曾困扰小贩;所幸经该巴刹小贩公会与后方空地的地主接洽后,后者也答应暂时借出地段给巴刹小贩及顾客停放车辆。

如今,停车场每次进入收费3令吉,盈利还捐给崇文华小,而该巴刹在有了停车场后,人潮也明显增加。

高玉菊提及,有部份巴刹小贩在凌晨2时左右已前来摆档,直至约中午12时陆续收档;平日光顾者以崇文华小学生家长和附近居民居多,但周末则可见许多外来居民或老顾客。

接手师傅档口教手艺
谢莲开(61岁,串珠小贩)

“我于2015年接手师傅的档口,除了售卖串珠作品外,我也象征式收费,教授有兴趣的民众学习串珠手艺。在这之前,师傅只是偶尔开档;而我是于十多年前,基于兴趣才开始站在一旁向师傅学习,且一直保持著联系。

3年前,因为师傅身体不好,医生不建议她继续经营摊位,她只好找我继承衣钵。原本是全职家庭主妇的我,眼看她身体不好,也就决定随她心愿。

孩子大了,没想到摆档会成为我的‘退休生活’。如今,我是每周二、四和六开档,星期日则视情况营业,我非常建议父母趁假日将孩子送来学习手艺。这是一个训练耐心、创意和计算能力的手艺,有了这份经验,未来或许还可以从事相关方面的工作,毕竟未来如何谁知道。”

每天凌晨3时准备开档
陈木枝(80岁,鸡贩)

“我30岁就开始摆档,至今已经50年,以前我们是在另一边摆档,后来让路发展才搬迁到这里。现在的环境比较舒服,有屋顶,不用担心刮风下雨。

我每天凌晨3时左右就来准备开档,早上7时的顾客较多,差不多早上10时就开始收档了。”

霸市开业后生意受影响
颜重杰(77岁,猪肉贩)

“我是于1969年开始摆档,那时还在旧址,隔天就跟著大队两度搬迁,直到现在这个位置,一做就做到现在。

自从24小时营业的NSK霸级市场开业后,巴刹生意难免受到影响;尽管如此,周末还是比较有人潮的,且一些已经搬迁到蒲种或灵市的老顾客也会回来。”

5058TSH20195221942182861453.JPG
陈木枝(80岁,鸡贩)

5058TSH20195221942182861454.JPG

谢莲开(61岁,串珠小贩)

5058TSH20195221942172861450.JPG
相较于其他湿巴刹,旧巴生路4哩半巴刹的卫生情况良好,生鲜区域也没有令人臭味难忍的情况。

5058TSH20195221942172861452.JPG
颜重杰

5058TSH20195221942162861449.JPG
位于大路旁的旧巴生路4哩半巴刹,是一座有盖的巴刹,于2015年完成翻新后,环境已大幅度改善。

5058TSH20195221942172861451.JPG
持有中医师执照的高玉菊,是于1989年左右开始到巴刹摆档,售卖中药材,并提供问诊服务。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