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1/06/2019
绑“焦瓦”的学童 . 长途跋涉 . 徒步求新知

阿米通过插画,反映住在偏远内陆地区孩子上学的情况。

“焦瓦”(Kain Cawat)你听过这个名词吗?知道它的作用是什么吗?“焦瓦”是一块又黑又长的布料,通俗的说法就是一块遮羞布。

城市孩子太幸福

在城市长大,处身E世代,手捧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的孩子,根本想像不到在50年代位处砂拉越偏远地区的孩子,“焦瓦”就是他们遮体的裤子。城市的孩子上学有父母或校车接送,大多数的他们不知日洒雨淋是何滋味,但在半个多世纪以前,有一群孩子为了上学迫于交通不便只能选择在学校寄宿,每到周末便是他们最期待回家的时候。

但回家不是半小时或一小时的车程,而是需要步行长达六七个小时,投入父母的怀抱,躺在朝思眷想的被窝已是翌日。这意味未到24小时,他们又得拎起简单的行囊,徒步到学校,这一趟回去学校又要六七个小时的脚程。

■来回部落学校 漫漫长路

这是《绑“焦瓦”的学童》的故事背景。作者杨佩珊年轻时曾透过一个到村落服务的加拉毕族义工罗柏得知居住在偏远部落的原住民孩子来回部落和学校必须长途跋涉,但天真无邪的孩子或许早就被清贫的环境磨练出一身吃苦的本领,更贴切的说,他们从未把它视为一种苦。乐天知命的性格造就他们学会与环境融合,漫长的回家之路,纵然思念家人,却能享受每一个当下,为了图一身的凉快,脱下“焦瓦”,纵身一跃到河内畅游。

杨佩珊有故事,阿米(梁玉美)有精湛的画功,文桥出版社搭起了出版的桥梁,在三方的共同合力促成下,关于50年代砂拉越原住民儿童上学的故事,跃然于纸上,《绑“焦瓦”的学童》更成为大马少有,以砂拉越原住民为故事蓝本的中文绘本。

这本书不仅让人从中窥探,原住民的祖辈即使生活在蛮荒的部落,以现代人眼光那是不折不扣的落后,但环境的磨练让他们练就自力更生的能力。可贵的是,虽然日子过得清贫,他们仍不吝于展现善良、好客的一面。

■峇里奥行开眼界

这故事一开始是透过《星洲日报》于2017年逢周六刊出的“小活力副刊”以短文配两张插画的形式呈现。对加拉毕族极感陌生的阿米只能透过上网搜寻资料,把人物以卡通化的简化形式呈现。

因这故事刊出后引起不俗的好评,文桥出版社决定再跨出一步,把故事更具体化的以绘本形式还原。这意味,故事不能再靠简单的插画图来描绘,而是需要靠16张图来完整说明,这让阿米决定亲赴故事的场景─峇里奥(Bario)一趟,亲揭那仿如被披上白纱的面貌,希望靠自己的亲身观察和体验,让故事能以更贴近真实的面貌还原在读者的面前。

去年6月,当时还有教务在身的阿米决定趁学校假期飞到峇里奥,一来是本身亦热爱大自然,借此行放松身心,二来则是配合出版绘本来个实地观察。

从上网搜寻资料到凭资料构建人物和场景和亲赴实地采风,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去年的峇里奥之行虽然只有5天,阿米从当地人的口述历史努力拼凑出50年代的部落样貌,也从入林触摸识别各种植物的不同,甚至细微至认识原住民使用的刀具上所刻的图腾等。此行的收获都让阿米觉得不枉此行,更丰富了插画的内容。

■环境磨练 学会自力更生

故事中的学校实际上是坐落在马印边界,从峇里奥走发需乘坐半小时的四轮驱动车,再步行至少半小时。这让阿米不禁联想,若没有四轮动车代步,单靠自己的双腿,这是不是需要花上数小时徒步?阿米从导游的探听得知,该所学校在当年马印闹纷争时在动乱中,学校连同整个部落被迁移,尽管深知回到原址也许只是看到一片荒凉的草地,阿米虽有些许的失落仍坚持走一趟,不为别的,只为伫立原地,尝试惴想当时的意境。

翌日,阿米又要求导游带她到部落附近的森林,导游虽不解阿米的用意,但仍照她的意思安排。进入森林对阿米而言,用大开眼界来形容并不夸张。阿米说,森林里处处有瑰宝,导游随手一指,这个可以吃,哪个树藤可用来编织绳子,看来毫不起眼的绿叶却是原住民视为有医疗价值的草药,而哪些野生菇可以食物,导游都能一一说明。

入林当天,导游带了3只犬同行,常年生活在西马城市的阿米感到好奇,经导游解说才幡然醒悟,在城市人眼中犬是宠物,但对原住民,它是狩猎的“工具”,不但可以带路,猎犬在森林里跑动甚至还可引诱猎物出现,让主人可以轻易捕猎。

夜里,阿米也没闲着,她尝试找一些较年长的村民聊天,从长者的口中了解当时的生活情况。还有一名四十来岁的年轻人告诉阿米,他在童年确实穿过焦瓦,这无关什么民族特色,而是因为穷。一块又黑又长的布,巧手一裹就是原住民的裤子。为什么是黑色?因为黑色无需挑染,价格最廉宜。

年轻人也告诉阿米,童年的他,不知鞋为何物,即便是上学也是光着脚丫。因为村落与学校有一段距离,孩子们为了上学,别无选择必须寄宿学校,他们最期待的是周末和学校假期回家的快乐时光。最近的路程也要半天才能回到家,住得较偏远的则要翌日才能抵达。女孩们因为步伐比男孩慢,别无选择,往往得痴等到学校假期才能回家团聚。

短暂的峇里奥之行,让阿米对“穷人孩子早当家”的说法更有体会,住在偏乡的孩子们小小年纪已识愁滋味,更要掌握求生的技能,学习和大自然共存。所见所闻或许涉略不深,但这一趟走来,足以让阿米在画功上更细腻,也更贴近加拉毕族群的脉搏,透过阅读文字和借助她的插画,也让读者更易产生共鸣。

(星洲日报.砂拉越.特稿.报导:何俐萍)

亲赴峇里奥一趟,阿米把她的所见所闻都透过绘图展现。

50年代的原住民孩子,“焦瓦”是他们的遮羞布。

阿米(梁玉美)展示插稿的初稿。

《绑“焦瓦”的学童》。

《绑“焦瓦”的学童》以中巫文斜述故事情节。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