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0/07/2019
鄭丁賢.18岁投票,谁得利?
作者: 鄭丁賢

“谁得到年轻人的支持,谁就能赢得未来。”

这句话耳熟能详,像是政治口号;但是,现在再讲一次,听起来更像政治警钟。

无他,政府提出18岁可以投票,反对党顺水推舟,推出选民自动登记。两道闸门一旦打开,等于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政治疆域,也会改写大马的政治生态。

看看数字,一旦18岁可以投票,而且无须登记就自动成为选民,一夜之间,大马出现新的380万年轻选民。

理论上,这是民主趋势,大马只是跟上世界潮流。

现实中,谁将从选民人数大增,以及选民年轻化的新结构中,得到最大利益?

大量年轻选民的出现,他们的政治取向,将主导哪一个政党∕阵线可以赢得大选,进而组织政府。

当然,目前还没有定论。主观上,这要看各政党如何争取年轻选民的支持,以及年轻选民如何做选择。

从一般的政治逻辑,以及目前的政治走向来观察,我个人认为,近400万的新选民,对希盟造成更高的风险;相对而言,对巫统和伊斯兰党,提供了更大的机会。

首先,年轻选民的投票趋向,通常倾向反对党。

从2008、2013、2018届大选,执政的国阵持续流失年轻选票(21岁到30岁),分别是48.2%,45.5%,29.9%。

当然,个中有复杂的因素。国阵本身形象低落,国家经济状况低迷等,都导致年轻选民摒弃国阵。

不过,年轻人不满现状,希望改变的群体意识,也是他们支持反对党的原因之一。

换句话说,不管谁是政府,都会面对年轻选民更大压力 ,也更难满足年轻选民的期望。

不只是大马,各国都面对同样情况。譬如,上星期的希腊选举,尽管左派政府带领希腊脱离债务危机,但是,年轻人最关心的就业问题并没有太大改善,所以在“改变”声中被轰下台。

而希盟执政一年多来,许多承诺未实现,年轻人的感受最为强烈,期望值跌破表,逆转很明显。

金马仑高原、士毛月和晏斗3场补选,马来年轻选民的票轨,都一面倒向国阵巫统。

第二,希盟未能引导新生代的愿景。

希盟执政至今,不但和年轻世代的期望愈来愈远,也提不出吸引年轻人的愿景。

反观巫统,它利用年轻人不满当权的情绪,把很多马来青年拉拢到它的阵营内。纳吉的Bossku现象,完全说明了这个情况。

至于伊斯兰党,它透过宗教的力量,从孩童开始就认同它的价值观和政治斗争。这些孩童接受的宗教教育,就读的宗教课程,不断的灌输他们伊斯兰党才是正确的选择。

当这些孩童成长,成为有资格投票的年轻选民,他们的选择不言而喻。

希盟提出降低投票年龄,或是出自民主化的诚意,特别是年轻的青体部长赛沙迪热衷非常。

而反对党巫统和伊斯兰党暗自得意,更推波助澜的提出加强版,要落实自动登记,让更多年轻人有资格投票。

新的选举制,因此可能破天荒的得到三分二支持而通过。得利的是巫统和伊斯兰党。

除非,希盟在未来两年可以改善经济情况,提出新的愿景,而扭转劣势。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