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8/07/2019
神圣的峇都金央(一) . 神话传说版本多 . 会长大脱皮的奇石

据说一名华裔商人向大石祈愿,成功度过难关后,便在大石上建设一个小阁子还愿。

听说过石头会长大吗?位于古晋2哩半大石路印度庙隔壁的大石,传言其外壳会犹如蛇皮般剥落并“长大”。大石长大幅度不明显,需经过多年才能看到前后差别。

大石路 因石得名

许多人对该颗大石不陌生,只要路过大石路印度庙,就会注意路旁的大石。根据查特编写的《砂拉越街道和路名的故事》书籍记载,大石路的路名正是因该大石得名,也是古晋其中一条最老的路。

大石呈深褐色,约20尺高和80尺长,从路边观望,只能看到部分露出地面。人们早期就深信大石有“灵力”,已在该处许愿。

故事传言,一名爪哇裔在工作整天后,疲劳在大石头上睡觉时梦见一人,于是便向梦中人许愿,希望天赐儿女,不久后奇迹出现,妻子怀孕诞下一名孩子。

此事广泛传开,许多村民开始向大石头许愿,直至1912年,信众认为因政府在大石附近开设宰猪场,导致大石灵力消失,自此前往膜拜的人潮渐渐散去。

游泳池陈何遵路也有

英殖民时期,白人拉惹查尔斯布洛克为了寻找碎石用作铺路,曾萌生炸毁大石的念头,不过因当时霍乱严重蔓延,多人丧命,坊间流传是白人拉惹执意炸毁神石,触怒神灵才酿此灾难,巫裔同胞便请求白人拉惹打消此念头。

在古晋,早期像这种石头还有两个,分别位于古晋早期的游泳池和陈何遵路,但体积以大石路最大。

视为神圣圣不容亵渎

巫裔同胞把该大石称为峇都金央(Batu Kinyang),意指水晶石,从很久以前,就视之为神圣之石。

根据“早期的砂拉越”书籍记录,大石原名峇都金央,却常被人念成“峇都根央”(Batu Kenyang,吃饱的意思)。这两者拥有不同含义,即金央是神圣的意思,根央则是饱满的意思。

许多人都相信类似大石是神圣和具神力,不容亵渎,尤其在砂拉越生活已25代或约600年的巫裔同胞,他们都认为巨石拥有奇特力量。

大石是种砂石,但令人奇怪的是,大石犹如被裹了一吋厚的皮,会自行脱落或剥落。

第一代拉惹在1839年来到砂拉越时,古晋只有800名巫裔和20名华裔,当时整个镇只有一整排亚答屋而已,即现在的海唇街和甘密街。当时,从镇前往甘榜达雅,只能使用山路,其中一个路段就是经过该大石。

亭子与王长水家族有关

从科学角度来看,石头当然不会长大,不过,有些砂拉越人,尤其是经过不同年代人观察,相信这个石头会长大。

为了证明石头会长大,许多人以古晋早期的南市游泳池大石为例,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未兴建游泳池,砂跑马俱乐部曾在该地类似大石上建设一座小了望台,并常有人在上面点蜡烛和放置祭品。

大石过后被炸毁,以整平建设游泳池,几个星期后,泳池地面出现破裂被迫维修,有者便说,峇都金央已长大并破坏泳池底部地砖,并坚信此事会反覆发生。

当然也不排除,大石周围土地可能受长时间泥土流失,导致土中大石逐渐外露,因此看起来石头在长大。

另一种石头长大的解说是,因有关石头是砂石,多孔和有渗入能力,所以在湿透时,就会像海绵一样膨胀,这就是其长大方式。

大石上曾有座亭子,与砂拉越最具代表性的华社领袖王长水家族有关,约1897年由其妻子所建。王长水次子王观兴自小体弱多病,所以王观兴母亲便到大石前祈求,保佑儿子健康长大,结果王观兴健康大有好转,于是便在大石上兴建亭子作为答谢,以让前往该处祈愿的信众有个遮荫之处。

砂拉越被日本占领期间,该亭子已50年之久,简陋倒塌,之后因发生一件怪事,王观兴便重建亭子。

王观兴有一天骑脚车,路经大石附近路段时,被一辆企图超越罗里的日本官员车子撞伤,随后便被送往中央医院治疗。

有些人告诉王观兴,指车祸的发生,可能是大石神灵提醒亭子已简陋,于是王观兴便决定重建亭子。

印度庙盼获大石地段

2017年3月起担任大石路印度庙(Sri Maha Mariaaman Temple)主席的商客隆(49岁)透露,大石与印度庙相隔一条水沟,不过大石后方土地,于2011年8月22日在时任首长敦泰益玛目批准下,已拨给印度庙。

“当时,泰益玛目拨出大石后面土地给印度庙时,也嘱咐他们看守大石。”

大石土地面积1927平方米,是砂政府地,他们已致函给土地及测量局申请该土地,但未获准。

该庙将在大石后方土地建设社区会堂,今年获得隶属首长署的其他宗教单位拨出230万令吉,充作印度庙重建经费。

早期,因许多印度裔住在大石路一带,加上他们相信大石是神圣的,所以印度庙便于1989年建在大石旁。

“我们将翻新陈旧的印度庙,以让印度庙拥有美丽外观,成为砂拉越印度庙的地标。”

他说,砂各种族生活和谐,虽砂印度裔人数不多,但其他种族很乐意伸出援手。印度庙不仅常有华裔来膜拜,也有华裔和巫裔同胞给予捐助。

信众来自各族群

献福品祈愿膜拜

膜拜大石的信众中,来自各族群,华裔和巫裔不少,他们常会把车子停在路边,趋近大石膜拜、献花或献上福品。膜拜大石没特别日子,常年都可看到民众陆续楠祈愿膜拜。

善信还愿建小阁子

令人好奇的是,大石上有个由洋灰制成类似神龛的小阁子,阁子里置放香炉、碟子和酒瓶,应是膜拜者献上福品所留下。

据说小阁子是一名华裔商人面对困难时,在大石前祈愿,在度过难关后来还愿所建设。

垃圾乱丢破坏美观

商客隆对有些民众,常把垃圾扔在大石附近感困惑,且夜间也常有民众在该巴士站游荡和喝酒。所以他每个月几乎都自掏腰包,清理周围垃圾和野草。

对此,他希望以印度庙名义申请该土地拥有权,把大石围起来,好好进行保护和管理,打造成旅游景点。

从小在印度街长大的商客隆,对2哩半大石印象深刻,每每经过都会心生敬意。小时候,他看到大石高度只及成人大腿部位,如今已至颈部。

(新闻来源:砂拉越星洲日报)

位于大石路旁的大石,传言其外壳会犹如蛇皮般剥落并“长大”。

大石路路名是因该处有一颗大石而得名,这也是古晋其中一条最老的路。

大石路印度庙主席商客隆(右)与夫人卡丽丝玛(左),展示向土地及测量局申请大石土地的信函。

由于许多人相信大石有“灵性”,所以大石上有人安了个小神龛,迄今还陆续吸引一些人前往祈愿。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