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马来西亚文化遗产部注册文化资产保存师暨华侨大学兼职教授陈耀威在槟城主讲“宗源祖乡──华人祖籍地的认识”讲座,向来对马来西亚华人历史、民俗文化建筑设计等素有研究的陈耀威,以走遍中国福建、广东两大省份所拍下的数百帧精美照片,图文并茂讲解华人祖籍地及乡神介绍。
讲座会后与一位从吉隆坡过来的年轻朋友私聊,他以为居住槟城的九成都是闽籍人,之后才知原来也有许多其他方言群居住在这北方小岛各角落,尤其旧年代的老槟城,东北县乔治市范围内的姓氏桥一带,多是闽籍人聚居的地方,牛干冬附近地区则粤籍人居多,坐落在西南县素有客家村之称的浮罗山背是客家人的聚居地。沿着他的话题,我随口问他籍贯哪里?他不假思索道出祖籍所在地,说时脸上一抹微笑,似乎告诉旁人这等闲小事难不倒他。
多年前,一场童玩活动过后,闲谈中问起一位在籍中学生的籍贯,他同样不假思索而且很自信地说:“我的籍贯福建发林。”他的回答让我愣了一下,再问他是否明白籍贯意指什么?他连声说:“知道呀!你问我属于什么方言群?我是福建人,祖辈向来居住在发林(槟城亚依淡新市镇的惯称),我的籍贯不就是福建发林吗?”
经过解释,他才弄清楚籍贯指的是我们祖辈的原籍地,是一个家族族群曾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出生地,而非落户南洋长居的地方。年轻人的父亲在他3岁时已经离世,我鼓励他回家向长辈求知,没过几天,他来电告知,伯伯说原籍福建南安,也从中知道“发林”未发展前是槟城老辈人皆知的天德园,这一区潮州人居多,只有几户闽籍人家在此居住。
之后,每次与身边朋友谈起这事,即刻引起哄堂,但随即大家的内心都会一沉,思索着现今社会到底还有多少年轻人不知道自己本身的祖籍?
回想60年代小学时期,学校成绩报告册的学生学籍表都有填写学生籍贯,时至今日,即便未完全消失,但是肯定已经少见。谈起此事,一位在槟城锺灵中学执教的朋友告知,该校还保留这种传统,学生都需要填写各自籍贯在指定的文件上。
在快速失去籍贯认同的时代,年轻一辈如何认识华人的祖籍和文化?一些祖辈因为爱国情操,灌输后代“祖宗的国家就是祖国”的想法,导致做子孙的弄不清楚祖国和祖籍地的区分,加上民间一股“寻根”热,更加笃定祖辈出生的国家就是自己的祖国。殊不知,寻根是让人回到祖籍地,追寻探索个人家族祖先的来源,从中了解祖辈先贤早年南来前的在地生活状况。
论寻根,清明扫墓时,可以从祖辈墓碑上认识自己的籍贯,以解开不知道或不确定个人籍贯的疑惑。民间学者张少宽说过一句:“石碑可以说话”。墓地“寻根”,不单可以透过刻记在祖辈墓碑的祖籍地,清楚知道自个籍贯,也可从中了解隐藏在墓碑背后的人文价值。
正如耀威在讲座上所说:“籍贯是/曾是一个族群的语言、习俗甚至是个性的文化基因来源,需要透过传承、教育,才能让人知道自己籍贯,进一步了解不同的籍贯背后所透露的含意与精神等的内容”。
期许未来,莫再听到有人说:“我的籍贯福建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