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货店大概是最早的其中一种生意模式,早年开门做生意的大部分都是杂货店,而且所卖的货品种类,以及所提供的服务,真的非常“杂”。
除了开门七件事和日常用品,土产、水果、咸菜、梅菜干、咸蛋、菜脯、蜜饯、糖果、大蒜、洋葱、青菜、饼干、土油、金银纸等什么都卖,甚至有些杂货店还包办汇兑银钱、代笔写信等工作,十足像现代人更加熟悉的“7-11”古代版。因此,走入早年的杂货店就像走进迷宫,空气里飘浮着咸腥味,地面永远黑黑的,在你没有注意到的头顶处,吊着一个钱罐,你付了钱老板把钱罐拉下来找回零钱,交易结束。
时至今日,传统杂货店已经不复当年风光,除了受到大型商场与超市的竞争,眼下许多物品如食油等的交易都需持有个别准证,形成小规模小获利的传统店家一大负担,索性就放弃销售。此外,过去畅销的许多土产,如今也因无人耕种或被大财团收购,终匿迹于杂货店,也大大减低了杂货店的营收。
且说早年杂货店里售卖的土产,除了有些大财主自行投资搞种植不算,一般杂货店的货源通常来自周边村庄的马来人与原住民,因此这盘生意也成了华人老板与友族建立浓厚情谊的桥梁。惯见的作业流程是这些居住在郊外或海外村落的马来人和原住民,划着小舢板带来自家耕种、加工或采集到的土产,然后沿街敲门,把这些货品卖给杂货店的头家们。
当然土产的价格有高低,胥视当时的行情而定,待货物出手后,这些马来人和原住民就会在杂货店里换回或买回一些日用品。如果双方比较熟识和信任,店家也接受手头比较紧的马来朋友或原住民朋友先赊账取货,日后再补上土产偿还。
杂货店又叫京果店?
当年杂货店里卖的究竟是哪些土产呢?据知在19世纪至20世纪初,除了有大规模种植的甘蜜、胡椒、硕莪等,还有许多采集自森林的产品如其中包括了香木、樟脑、山藤、树枳、野牛皮、犀鸟角、犀鸟冠、日罗东等。在二战前后,椰子、亚答糖、亚答盐、树胶等也畅销一时。还有一些销量不算特别大,但是也不乏捧场客的土产峇拉煎、虾酱以及一种用以洗头的植物硬壳“nang ngin khak”等。
与此同时,有中间商会定期找上门来,向杂货店收购价值比较高的土产如胶片、胡椒、亚答糖、日罗东等,大多出口到新加坡。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在市面上已经少见的日罗东(Jelutong),是原生于热带雨林的树种,树身可高达60米,其树木是制作铅笔的材料,其乳胶则用以制作口香糖。
跟南洋各大老街一样,早年古晋的杂货商以闽潮人士居多,其中又以潮汕人士为最。杂货店也被叫成京果店,而相关业缘组织就叫“古晋京果商公会”,一般相信这“京果”(或写“京菓”)乃出自潮汕叫法,新山自由写作人鲁肃伯在〈新山闹市,潮商绝迹〉一文中表示:“‘京菓’一词,翻查辞海,遍寻不获,乃源自潮语”。
“杂货店”好理解,“京果店”就有点摸不着头脑了,至今仍未见明确的说法。根据吴正光主编的《中华遗产‧乡土建筑‧镇远》指出,“‘京果’原本指的是进贡给皇族的地方果品,后来演变为糖果点心的称谓”,这是从字面意思来解读。
按吴氏这个说法,是否潮州人很早就开业卖果品或糖果点心,乃至发展成杂货生意?又或“京果”二字音译不准,潮州发音是另有所指?
谜题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