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0/10/2019
安焕然.双十话革命
作者: 安焕然

这几年的“双十”,台湾社会相当冷谈。我脸书里的台湾朋友,一个相关的帖子都没有。好吧!就来写点我对“双十”辛亥革命的历史认知吧!

以往的“主流”论述,大抵认为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力量,以暴力推翻清王朝,结束中国二千多年的帝制。而“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更是论说这是一场“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然而这种“定调”论述,不见得是历史的全貌。

写辛亥革命这一段历史,让我最有认同的还是张玉法的论说(比较“好读”的,建议各位参看张玉法《中国现代史》)。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是一场“意外”的爆发。其实当时清廷对革命党人在湖北的秘密活动是“知道”的,也加强了防范。但孙中山同盟会的主力并不在这里,其之前领导的起义大抵也是失败的有勇无谋的“恐怖袭击行动”。而即使是在湖北,起义的准备也尚未完备,岂料属于另一革命派系共进会的孙武在10月的时候在汉口俄租界制造炸弹,不慎爆炸。东窗事发,清廷甚至还侦察搜得革命党人名册,一些人被捕了。诚如张玉法所说的:革命党人顿时“人人心惶惶,乃于乱中起事”。起事者多为下级军官和士兵。没有头头。就快快的推协统黎元洪做都督,组织政府。辛亥革命就这样爆发了。

随后很多省份先后宣布独立。张玉法指出,当时的独立各省不完全是由同盟会所策动。响应和参与革命的,还包括光复会、共进会、文学社,甚至包括立宪派、旧官僚、新军和会党,“杂巴冷”的什么人都有。大家似乎都很敏锐的跟著时代的感觉走,看看孤单的清廷,再看看充满机会的革命大局,选对边的,就是英雄。

孙中山和同盟会的影响力在那个时候那个地点其实是“有限公司”。诚如史景迁《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所说的,武昌革命是“十月十日意外的引发了一枚炸弹,怕满清的警察发现了他们的叛变计划,乃将错就错的发动兵变。”但这场革命的最初爆发“竟然没有革命同盟会的高级指挥”。而孙中山事先也不知道,他闻知武昌起义时,是还在地球另一端的美国丹佛至坎萨斯城的火车上。

孙中山为什么当上总统?当时的“实力派”是黎元洪,黄兴的声望也很高。选谁好呢?各方有争执。刚好孙中山自美经欧洲回到上海,啊!就选你当临时大总统吧!大家不要吵。暂时平衡势力。

当然,在这件事上,有一个人是不高兴的,他就是那个“将成为曹操第二”的袁世凯。谈条件吧!袁世凯厉害,劝得那个糊里糊涂做上三年清朝皇帝的娃娃溥仪,哄得他又糊里糊涂的退位了。因而依照“内部协定”,只当了两个多月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让出位子,袁世凯坐上正位。乐开怀。

这时有个单纯的青年才俊,名叫宋教仁。他扩大同盟会,改为国民党,天真以为透过国会选举等民主机制的建立,可以制衡袁世凯这只老狐狸。结果刚有点民主政治的虚象,宋教仁就被暗杀了。孙中山不自量力,主张讨袁,发动所谓的“二次革命”。两个多月,就败了,自己逃到日本。害得国民党成了叛乱组织,也引发了党内的分裂,根本就是给袁世凯玩残了。

之后袁世凯无视“天下人”之指责,竟要走回头路,把中华“民”国又改为中华“帝”国,自己登基做皇帝。在位不多时,也坐不定稳,骂声中取消帝政,没多久,也就死了。但其后又有张勋搞复辟、军阀割据,混战加混帐,把国家搞得乱七八糟就是了。

辛亥双十这场暴力革命,革的是谁的命?章炳麟〈告癸丑以来死义诸君文〉有说:武昌起义“不可谓有成功”。毕竟清帝退位,其旧势力其友党仍盘结于京师者,不可胜计。你京师不拔,旧城门未摧,却只是毙了一人,或只是让一个人下台了,“余孽犹鸟兽屯聚其间”。

讲谈革命,思考大马509“至今”,看看那些你以为的“余孽”仍像“鸟兽屯聚”在哪里?故事讲到这里,您对“改朝换代”有何评价?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