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1/10/2019
【十五碑小印度:一】慢步小印度──聆听它的历史故事
作者: 蒙慧贤(副刊记者)
5564MWY20191091215395731975.jpg
2009年, 十五碑被赐予“小印度”之名,自此吸引了各国的游客到此观光。


很多人都曾经到访或匆匆经过十五碑(Brickfields),知道她的另一个名字叫“小印度”,却不了解她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汇集于此的各个宗教会所和公会组织,以及街头角落的一物一事。

趁着屠妖节来临之际,本期【周刊专题】带大家一同走进这座“小印度”,浏览十五碑的历史,了解印度人的宗教信仰和艺术文化,听听藏在十五碑角落处的人物故事和生活智慧。

●报道:本刊  蒙慧贤
●摄影:本报  谭湘璇、刘永发

认识印度街,可以从名字说起。

我们熟悉的小印度,英文名Brickfields,意指砖场,但它的中文名却叫十五碑,两者名字风马牛不相及。这是为何?

这得回溯到黑白照时代的1881年。大马资深文史工作者陈亚才表示,当年,吉隆坡年头一场大火,年尾一场洪灾,摧毁了吉隆坡许多的茅草屋和木屋,让居民纷纷离开吉隆坡。当时的雪兰莪参政司Sir Frank Swettenham瑞天咸,为了挽救这状况,下了一道行政命令:基于安全和卫生理由,人们从此不能再盖亚答屋,必须转盖砖屋,也因为如此,砖的需求突然增加。为了应付建造砖屋的需求,当时叶亚来、叶观盛和政府纷纷把砖窑都建立在十五碑一带,因而取名为Brickfields,即“砖场”的意思,自此,Brickfields的英文名便沿用至今。

当时大部分建筑所用的砖几乎都来自Brickfields,陈亚才表示:“1884年,第一排砖屋出现在茨厂街,虽然现已不复存在,但是从这里就可以联想到,在整个吉隆坡里面,十五碑的开发时间是相当早的,它其实是跟随吉隆坡的开埠而建立的。”

至于中文名“十五碑”又是怎么来的呢?十五英里的距离,从何处算起?

陈亚才透露,19世纪后期的交通仍不发达,其时巴生和吉隆坡之间并没火车铁路,“居住在巴生的矿工若要来吉隆坡工作,就必须从巴生河坐船到Damansara,然后从Damansara徒步来到Brickfields。”

“不过,这里讲的Damansara并非我们目前所知道的位于八打灵再也的白沙罗,而是当时的Sungai Damansara跟Sungai Kelang的交界处,差不多是今天的哥打肯文宁(Kota Kemuning)。”从这个地点到Brickfields,将近15英里,而在华人的口语里,英里也称为“碑”,久而久之,十五碑的名字便得以传开。

“当年英国政府要兴建铁路,引进了很多来自斯里兰卡和印度的专业工程人员。那么为何引进这两个国家的人呢?是因为英国政府先开始殖民这两个国家,当地有很多专业人士是当时马来亚所没有的,例如测量官、量地官等等。”渐渐地,十五碑就占据了大部分的印度人。

陈亚才补充,当年英殖民政府为了给铁路劳工提供宿舍,在十五碑陈亚棠路(Jalan Chan Ah Tong)那里建造了一座百人宿舍(The Hundred Quarters)。让人惋惜的是,这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古老建筑,最终难逃历史发展的洪流,在2014年拆建。

5564MWY20191091215395731976.jpg
为了十五碑更像印度街,政府在十五碑建立印度牌楼,让整个社区更富含印度特色。

5564MWY20191091215375731971.JPG
2001年的十五碑。

5564MWY20191091215355731969.JPG
2001年的十五碑。


多元化社区,路名涵盖各族领袖

转眼百年过去,当年的砖窑早已荡然无存,改装换面成了游客和都市人群在日间穿梭的旅游景点。

“印度街给人的感觉是印度社区,但是更准确来说,它是以印度人占多数的多元社区。”

陈亚才认为,十五碑社区汇聚了各个宗教的膜拜场所,除了占多数的印度庙,还包括基督教堂、佛庙、清真寺等,汇集各个宗教信仰而融洽相处于一区,形成十五碑的多元性。

除却宗教场所,十五碑还是个学校区,聚集了各源流的学校,包括圣德华小、十五碑国小 、维韦卡南达淡小、国际学校、卫理学院等,另外还有视障者训练学校、十五碑基督教青年协会(YMCA)、艺术之庙(Temple of Fine Arts)等,俨然一个栽培人才、孕育希望、提倡关爱之心的社区。

只消在这儿驾车兜上几个圈子,就可发现十五碑的街道名字其实饶有意思的。说大不大的十五碑,街道路名就涵盖了各个族群领袖的姓名,例如以马来苏丹命名的Jalan Sultan Abdul Samad,以印度领袖命名的Jalan Tun Sambanthan,以华裔领袖命名的Jalan Chan Ah Tong,以欧亚混血儿命名的Jalan Rozario。每一条路名的背后都有它的故事,且不去细谈每条道路名称的由来,单从这些各异的人物姓名,就能看出社区多元的一面。

5564MWY20191091215385731973.JPG
锡兰佛寺(Buddhist Maha Vihara)始建于1894年,至今有120年历史,里头还有远从斯里兰卡接种而来的菩提树呢。

5564MWY20191091215385731974.JPG
基督教信义会(Evangelical Lutheran Church),1924年启用至今,建筑设计简洁有型。


10年钜变,新旧荟粹

2009年,十五碑被赐予“小印度”(Little India)之名,被圈定发展成印度文化中心。

“当时为了十五碑更像印度街,政府在Jalan Travers(特拉威路)和Jalan Tun Sambathan(敦辛班丹路)建立印度牌楼和拱门,让整个社区更富含印度特色,以这条街作为主要象征性的印度街,至今已过了10年。”

10年时间,说长不长,却足够让十五碑发生巨大变化。

敦辛班丹路,过去被称为Jalan Brickfields,从这条大路的邮政局一路往Nu Sentral购物商场的方向走去,路的左边全是新建的摩登高楼,而右边则保留了旧式的店铺和住宅。值得注意的是,伫立在邮政局旁的整排高楼,几乎都是2012年至2014年完成的建筑,最长的7年,最短的不过5年。走在敦辛班丹路的大街,新高楼和旧店铺就在两侧,正好凸显了十五碑传统与现代并存的特色。

让人不免担忧的是,位处黄金地段,十五碑的旧建筑随时都在面临被拆除的厄运。例如当年具有上百年历史的百人宿舍(The Hundreds Quarters)已被拆除,缓缓叠起新的共管公寓。就连极富特色的维韦卡南达修道院(Vivekananda Ashram,1904年)一度面临拆除的厄运,所幸获得当地居民、保护古迹人士和政府领袖的极力反对和发声,最后得以保存下来。

随着历史变迁,我们已再找不回当年砖窑的一丝痕迹,至少,十五碑目前多元的宗教文化与建筑,都应该被保留。

5564MWY20191091215365731970.JPG
十五碑斯里兰卡印度庙(Kuil Sri Krishna Brickfields),位于史考特路(Jalan Scott)。

5564MWY20191091215375731972.jpg
位于十五碑柏哈拉路的城隍庙。

延伸阅读:
【十五碑小印度:二】敦辛班丹路(Jalan Tun Sambanthan):藏匿在小巷的花环档口
【十五碑小印度街:三】柏哈拉路(Jalan Berhala):隐藏在十五碑的印度艺术文化殿堂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