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3/12/2019
怡难得一见工艺·老凤山寺有湿壁画
作者: 巫秋燕
庙龄约有122年的老凤山寺(又称圣王宫或凤山寺),殿内两侧保留了历史悠久的湿壁画。
庙龄约有122年的老凤山寺(又称圣王宫或凤山寺),殿内两侧保留了历史悠久的湿壁画。

报道:巫秋燕、摄影:刘剑英

(怡保2日讯)庙龄约有122年的老凤山寺(又称圣王宫或凤山寺),是一座位于万里望巴刹旁且经历了百年沧桑的古朴老庙,虽然没有富丽堂皇的面貌,但内殿墙壁上的湿壁画工艺在怡保更是难得一见!

如果不仔细留意,可能会忽略了这间位于万里望巴刹旁的老庙宇,这是一间传统合院式的木板砖庙,若从万里望“花生”交通圈处随左侧通往拿乞的方向,经过万里望巴刹,弯进右边的小路,就可以找到老庙的踪影了。

老凤山寺位于万里望巴刹旁,外观朴实无华,是一座经历了百年沧桑的古朴的老庙宇。
老凤山寺位于万里望巴刹旁,外观朴实无华,是一座经历了百年沧桑的古朴的老庙宇。

全文辉:半干透前作画不易褪色

Go Kaki彳亍创办人之一的全文辉向星洲日报《大霹雳》社区报表示,凤山寺内殿墙壁上的湿壁画工艺,在霹雳州或怡保属于比较少见和难得,一般此类湿壁画是在槟城的大型庙宇或是古庙才会看见。

他说,庙里最珍贵的部分,除了一些古旧的物品外,就是这些墙上的画作,每副画作都有编号、捐献者的名字和所处之地,比如南安、四会街、怡保、“埔口星”(取同音的话,估计是布先)等。

“老庙还保留着原貌,庙身的筑造并不华丽,但内殿壁画却可媲美槟城的一些大庙宇,惟可惜是,因经不起长年累月香火的熏烤,壁画都罩上了一层油烟。”

他表示,庙内的壁画都具有层次感,采用5种色调来呈现,即黑墨、朱丹、碧绿、靛蓝和土黄色,这些图画可能与封神榜或廿四孝故事有关,估计是出自师傅级的手笔,线条流利、生动,甚至是一气呵成,而且可能不只一人作画。

“干壁画是灰层干透后用白灰颜料打底描绘上彩, 但日久会剥落褪色。而湿壁画是在墙上施工,在白灰、洋灰呈半干透前就必须提笔精准的快速作画,待颜料渗透灰层干枯后永久保存,不容易褪色。”

他指出,其实,类似的湿壁画除了出现在中国外,在外国的大教堂也会见到彩色的湿壁画。

老凤山寺内殿的湿壁画,每幅壁画记载了不同的善信名字和所在地,图片描述了不同的故事,而湿壁画是在墙上施工,在白灰、洋灰呈半干透前作画,待颜料渗透灰层干枯后永久保存,因此不易褪色。
老凤山寺内殿的湿壁画,每幅壁画记载了不同的善信名字和所在地,图片描述了不同的故事,而湿壁画是在墙上施工,在白灰、洋灰呈半干透前作画,待颜料渗透灰层干枯后永久保存,因此不易褪色。

石牌额证明具122年历史

全文辉透露,根据镶入庙大门前的“圣王宫”石牌额显示,立于光绪丁酉年(1897年),相信是建庙后第一项年份记录,至今约有122年,因此推测这也是此庙的原名和年龄。而另一幅置于大门前的“凤山寺”牌匾则显示立于光绪己亥桂月仲秋(1899年),牌额的日期都是时间的证明,历史的见证。

“目前还保留着锡米香炉、古钟、宫灯笼、西洋灯、蜡烛台等。”

跨越门槛进人庙内,可看见庙采光纳水藏风生气的井口,正殿里的正祀有一尊广泽尊王,以木刻制成。神龛是以实木雕制,披上苍龙花凤,但因年份久远,很多部件已遭虫蛀蚀。

他说,这古庙推测和来开采锡米的福建籍贯人士有关,目前老庙只有一名庙祝负责打理,庙宇现处于半废置状态,以及位于低洼地区,下大雨容易引起淹水的问题。

“我们很想把庙里一幅幅画进行详尽的记载,但基于人手不足和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工作,所以还没有时间着手进行。”

庙里的壁画内容可能与封神榜或廿四孝故事有关,其中一幅图更出现棺材的图画。
庙里的壁画内容可能与封神榜或廿四孝故事有关,其中一幅图更出现棺材的图画。

盼专业人士维护湿壁画

他表示,曾听闻有者有意协助维修屋顶和改善设施,但他希望在任何情况下,具有文史价值的湿壁画应该要受到保留,这对霹雳州来说是珍贵的文史,要是没有了会觉得很可惜;如果壁画不受到破坏,是可以保存很久。

“因此,我们希望专业人士、学院大学考古建筑传统美术系的在籍学生可到来协助进行记录或者维修,让大家参与维护古迹和提供在职培训。”

庙内可以看到比较少见的锡米香炉。
庙内可以看到比较少见的锡米香炉。

71岁陈秀珍第三代打理人

负责打理老庙的陈秀珍(71岁)透露,她的祖母当年也是打理这间庙宇的庙祝,而

她从小就跟随家人住在庙里,祖母去世后就由妈妈负责打理,后来才交由她打理到现在。

单身的她说,从前庙里建了5间房间,她和家庭成员同住在庙的左侧多年,后因屋顶损坏和漏水,以及位于低洼之地,每逢下大雨后水淹至膝盖般高,她和家人也搬迁至花园住宅区,不再住在庙里。

她透露,通常在农历初一和十五和农历八月廿二日的广泽尊王宝诞期间,会有信徒到来庙内拜拜和还愿,庙开放的时间是每天上午7时30分至下午4时。

“我只是负责打理庙宇,不清楚建庙的人和后代是谁,日后如果我老了不再打理庙宇,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人接手。”

71岁的陈秀珍打理凤山寺多年,从祖母年代至今是第三代打理人,一家人曾经住在庙里。
71岁的陈秀珍打理凤山寺多年,从祖母年代至今是第三代打理人,一家人曾经住在庙里。

来自中国的古钟刻上凤头龙尾的图案。
来自中国的古钟刻上凤头龙尾的图案。

全文辉:老庙的物件刻上捐献者的名字和籍贯。
全文辉:老庙的物件刻上捐献者的名字和籍贯。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