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霹雳州贞德隆新村1.5公里的湖上,有一艘名为“丹绒督亚冷5号” (TT5铁船)的采矿铁船,已成为马来西亚著名的历史文物,由大马政府接管,并对外开放,让民众前来参观,在拍照打卡的同时,也能够了解大马采矿的历史。
ADVERTISEMENT
MELODY《I LOVE U早晨》单元《他的故事》特别出走计划节目主持人大宝和阿晨,带领团队来到TT5铁船聆听船长傅谭春的铁船采矿故事。
傅谭春在锡矿工业已有五十多年的经验,对于采矿铁船的功能和操作可说是了如指掌。傅谭春的名字由来,是因为小时候体弱多病,哥哥姐姐早逝,父母担心他会像哥哥姐姐一样,就带他到附近的谭公庙过继给谭公当干儿子,以获得谭公的庇佑。因此,他的名字保留了家族春字辈的春字,加上谭公的谭字,而有了傅谭春这个名字。
少时的傅谭春曾经迷惘过,因误交损友,陷入了当时的党派斗争,让他差点儿错失了学习的机会,还因为打架闹事而被警察拘留。傅谭春笑称,当年的拘留所真的有提供咖哩饭给拘留者吃,而且还很辣。
一步一脚印从底层做起
会入行从事铁船采矿工作,傅谭春娓娓道来。当年还未满18岁的他,是在英殖民时代担任矿工,跟着他们到处工作,他负责项目很多,包括清理杂草、维修篱笆等,工资一天仅有4令吉27仙。有机会进入这个行业,首要条件是要懂得用英文沟通,中三学历的他,因为能说英文,而有机会被聘请。
满18岁后,他被安排负责补炉(Boiler maker)、拆卸器械等需要技术或是较为繁杂的工程工作,薪金也从原本的4令吉27仙涨至6令吉左右。就在这个时候,他有机会接触到铁船工作,学习如何维修及操作铁船、接驳电器等等,为日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有了对铁船的常识和认识,他从甘榜牙调派到“丹绒督亚冷5号” (TT5铁船)工作,并晋升为工头。他表示,当初他接触的铁船,还是英国人特别从英国将零件进口过来,并在这里组装而成的。据资料显示,这艘TT5铁船是由英国公司F.W.Payne & Sons,费时18个月和耗资300万叻币(海峡殖民地货币单位,现在货币3亿令吉)组装建造,可说是投入了相当庞大的资金。
由劳工做起,傅谭春就这样学习并了解铁船的操作,然后一步一脚印的升上了工头的位子,还担起带领多名劳工一同执行工作的重责。在这里工作了好几年之后,傅谭春被洋人上司推荐考船长一职,成功担任铁船船长。后来,再调派到如美罗、仕林河等地工作。
那些年在铁船的快乐时光
傅谭春解释,一艘铁船需要24小时日夜操作,员工们需要分成三班制度,日以继夜地轮班工作。早班工作时间为清晨6点到下午3点,下一班是下午3点到晚上11点,接着是夜班晚上11点一直到天亮,每个班次工作8小时。
每个班次约有14个人工作,一艘铁船会有多达70位员工轮流工作。当中除了操作铁船,也包括督工。此外,铁船会被泥浆弄脏而影响运作,因此铁船一个星期会暂停运作两日,以便维修和清洗。
傅谭春表示,铁船工作相当危险,里头都是重机器,员工们在执行任务时要特别谨慎,出意外有时是无可避免的,如铁船可能会发生绳子断裂,或是员工在拆机器时因疏忽而不小心被铁具弄伤等意外,所以在这里工作都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此外,在这里工作的员工以华人和马来人居多,早班一般是打磨(fitter)和焊接工作,而这类工作以华人员工居多。除了操作机器,为铁船添油也是员工的日常工作。
询及这一带的铁船,傅谭春表示,当年最高峰期时这里曾有5艘铁船,分别为“丹绒督亚冷1号”(TT1铁船)、“丹绒督亚冷2号”(TT2铁船)至“丹绒督亚冷5号”(TT5铁船)。可惜的是,在经历了多年的岁月流逝,至今,国内硕果仅存、保留至今的采锡铁船就只剩下“丹绒督亚冷5号”(TT5铁船)。
挖取锡米的过程相当繁复,首先斗链不断旋转,移动挖斗,深入水下挖掘矿砂,再输送到筛选器分类出锡米。开采出的锡米装入锡米桶后运出船外,到工厂或锡矿业俗称的“乌冷”(Ulang,清洗锡苗的工厂)处理,分类成锡米和锰矿和其他矿物。
提起锡米的分类,傅谭春详细解说,挖取的锡米会放到倾斜度约32度的机器上(俗称震床)分类。机器会通过震动将挖取的锡米分类,然后不同重量的锡米就会分到不同的桶里头去。
傅谭春指出,一般在这里提取的锡米都会送到槟城提炼(smelting),并出口到美国。
锡矿业终究逃不过市场需求量降低,从昔日辉煌的高价而渐渐走入低迷。在傅谭春心目中,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就是从事锡矿工作。“当年初入行的我,走路可以挺着腰,但经历了多年岁月洗涤,现在走路已不如当年般,能够挺直腰板了。”
如今,傅谭春仍然为TT5铁船效力,担任维修铁船的重责,以确保铁船能够继续地保存下来。
除了工作,傅谭春也分享了自己和妻子的故事。傅谭春与妻子是通过朋友介绍而相识,他腼腆地分享,妻子也是因为他从事锡矿工作而愿意把余生交给他。虽然日子过得不算充裕,但两人仍无惧生活上的苦难坚持在一起到现在,膝下有两个孩子。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