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以柔律师开讲
ADVERTISEMENT
借钱记得保留所有证据
借钱,是一件风险很高的事情,因为对双方而言,都是一种考验,考验着这段友情的价值,包括诚信,还有人性。
今天,我们来探讨,如果钱已经心甘情愿的借出去了,该怎样维护自己的权力。
首先,合约是从古至今,至关重要的证据。在法律上,一笔钱从你的户口上转到对方户口里,代表好多种“定义”。
可以是交易,也可以是赔偿,同样可以是借钱。而合约就是证明这笔钱是“借款”的最佳证明。合约的书写也是有讲究的。要把双方个人资料、借钱数目、如何归还等条约一一列清楚。如果都已经打算拟合约,不妨谘询专业人士。要是拟得草率,往后就亏大了。
保存债务人身分信息及转账记录
其次,你必须保存好债务人的身分信息。在法律上起诉时,必须拥有明确的债务者,这就代表你必须准确的掌握债务者的大马卡号码和个人资料,建议债权人一定要保存好债务者的大马卡复印。
最后是固定转账记录。没错,借钱给债务人必须得证明,钱确确实实已经付给对方,因此收据或转账记录的证明就有这个作用。当然,随着科技越来越进步,网上支付越来越普遍化,收据反而逐渐退出我们的日常生活,渐渐被转账记录给取代。所以,有了转账记录,又有双方签好的借款合约,双管齐下,就有双重的保障。
一般债权人在收不回钱而考虑诉讼时,会关注的两大问题。
一,律师费是不是很贵,二,我的案子是否会赢。
其实,诉讼成本主要来自两大方面,分别是金钱成本和时间成本。一般一个民事案件,程序上从立案至到判决需要3至4个月的时间,如果算上二次公审或执行,一个案件用的时间少则3个月,多则一年。金钱成本则来自你交给法庭的相关诉讼费用和付给律师的律师费。
还有一点也是需要考虑的是。如果债务者本身已经倾家荡产,即便你赢了官司,也会面临一时收不回钱的局面。
能否决定你是否可以打赢一场官司的关键在于证据。作为债权人,你需要证明交付凭证和借贷合意,也就是向法庭提供转账记录或其他能够证明这两者效果的证据。若证据充足,在这场借贷的纠纷里,“赢”已经不是一个概率,而是一个结果。可惜,有不少人败在证据不足的理由上。
总而言之,借钱必需谨慎,记得一定要保留所有的证据。出现纠纷的时候,你会庆幸你拥有这些保障。
还有,请珍惜那些愿意借钱给你的人,人家有情有义,可别见利忘义。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巴生16日讯)巴生墨拉威斯花园附近的丹绒路/巴贡路(Jln Bakong)民宅在昨晚下起的大雨中无法幸免,水淹入住家最高至成人膝盖或超过1呎,令居民怒吼连连,迁怒于当局把泥沟提升成U型洋灰大沟,是导致积水倒灌、家园受灾的主因。
居民认为,耗时半年工程的洋灰大沟,在今年3月初完工后,反而令昨晚的灾情更加严重,真是“不做好过做”。

梁德志无奈“做不做都被骂”
今早偕同官员到场巡视的班达马兰州议员梁德志成为居民责怪的对象,他对此无奈向媒体回应,当初要求把泥沟提升成完善排水道也是同一批居民,如今住家淹水,却仿佛是治水工程害了他们,让他深感“不做被骂,做了又挨骂”!
他透露,根据技术单位提供的数据,昨晚当地的降雨量,为短短1小时达到104毫米(mm),远远超过可负荷的60毫米。

“根据市厅和技术单位的研究,所有防洪项目可以耐上20年,前提是降雨量不能超过60毫米。”
根据工程看板,这项提升墨拉威斯花园太阳街(Solok Matahari)的U型大沟防洪项目,由巴生王城市政厅执行,工程期从2024年9月9日至今年3月8日,为期6个月。

居民质疑承包商偷工减料
居民声称,当地过去的确曾发生一些小水患,但灾情不至于很严重,直到市厅开始挖掘一段空地成为长型滞洪池,情况仍不见显著改善。于是在去年下半年施工,把原有的泥沟挖成更宽大的U型大沟,不料没有做好排水输出的工作,导致新大沟反而害惨居民。

他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治水工程,真是“不做好过做”,甚至质疑工程承包商有偷工减料、草草了事的嫌疑,并怀疑负责监督的官员与承包商存在猫腻,恫言要投报反贪会彻查。

水深2呎需用抽泵机排水
一些居民则说,比起2021年的雪州及巴生大水灾,昨晚的灾情更加严重,一些过去只略有进水的住家,昨晚的客厅和房间都一片湿漉漉,导致要忙着收拾残局、善后清理到凌晨3时才能就寝,大吐苦水。
一名居民声言,其住家水深估计有2呎,到今日上午仍不能全退,需要一台抽泵机把水排出;梁德志对此义不容辞表示,安排借出本身团队的抽泵机助民解困。

刘先生(39岁,居民):
灾情今年以来最严重
“我从也是水灾黑区的高阳苑搬来这里有15年,以前没提升做新沟时,住家不会进水,现在一下雨就很担心,一般上到年尾雨季都会忧心忡忡。
不过,去年下半年或许没获雨神‘眷顾”,住家都安然无恙。过去两三年也都能幸免,唯独昨晚却沦陷。
昨晚灾情是今年以来最严重,我忙着清洗屋院车房,到凌晨1时才入睡。也庆幸我在买下这间屋子时,因为听说会淹水,就花了一笔钱先把屋内地砖全敲掉,把屋内地面垫高了一呎,才重新铺上地砖,以做好防灾功夫。”

蔡先生(60岁,装修承包商居民):
屋地填高2至3呎仍难逃水劫
“我两年前买下屋子搬入,由于听闻前屋主在2021年大水灾饱受苦果,水深至成人腹部的情况,宁可耗巨资把整间屋子拆掉,把屋地填高2至3呎,重建全新的屋子才放心入住。不料,昨晚仍难逃水劫,屋内房间全部进水。

我把屋子全拆重建,形同买到的只是一片屋地,花了这么多心思整顿家园;不料住家还是淹水,让我怀疑始作俑者为屋后的新大沟,希望当局能好好研究与调查。
我认为,过去为泥沟结构时,排水都能顺利流向外头的一处空地,被泥土吸收或流向别处;但提升成水泥沟后,反而地势高过住家,令隔壁滞洪池的雨水都流入家园,住家后巷的积水更无法排出。”

3水泵待投入使用
梁德志:盼国能速核准
梁德志较后指出,当地其实有好几个治水防洪项目,其中一个在市议会路(Jln Perbandran)水闸口的小型旧抽水泵,始于4年前的这项工程,已被替换成3个大水泵,每秒可抽泵排出5100公升的水量,即一个水泵的抽泵水量为1700公升。
他认为,只要这3个水泵能尽快投入运作,便可大大减缓丹绒路的灾情。不过,现阶段仍需等待国能对泵房供电站发出核准令,水泵才可在获得供电情况下有效运作,希望负责的水利灌溉局能积极跟进,争取国能最迟在5月给予允准。
同一时间,他也会介入协调,向国能了解迟迟不对电房发出允准的原因,并指承包商早在2月份,致函予国能要求派员到电房展开检查。

公布短期长期治水方案
“短期方案我会安排市厅派员清理沟渠、疏浚直落加弄斯迪亚花园尼兰路的泥沟和防洪沟,会请市厅园艺小组清除防洪池的杂草;长期则会要求水利灌溉局增加流动水泵,以便在灾情上演时,能尽快派上用场。”
梁德志披露,市厅去年7月委任承包商,对从拿督阿玛路到莫哈末雅敏路整个地方的淹水情况进行研究,结论是需要1500万令吉的拨款治水,但市厅财力只能承担500万令吉。
“当局先注重在斯迪亚花园的提升沟渠和排水部分,包括增设两个滞洪池、加宽屋前的沟渠、清理后巷泥沟、挖掘大沟疏浚,并定下每4个月清理一次的时间表。”
他说,在多次展延的罗阳路(Jln Loyang)大型防洪工程,预计于明年3月竣工后,盼能改善和舒缓墨拉威斯花园一带的闪电水灾情况。
另一方面,梁德志促请居民,一旦屋内受灾的积水高度至脚踝处,可马上拍照拍视频为证,报警索取报案书,以此依据向县署及土地局,申请一年250令吉的一次性水灾援助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