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很早就在砂拉越活动,英人詹姆士‧布洛克初抵砂拉越(古晋),即发现有少数华人,但没有透露更多相关资料,推测这小撮人可能只是流动人口,即在砂拉越从事一些水客买卖的活动,随着季候风向改变,就离开砂拉越。
到了英人詹姆士‧布洛克在古晋建立政权,华人才开始大批南来,初期同样以水客买卖为主,后来则长期居住下来经商,而另有一些移民则从事开垦种植活动。1860年前后,砂拉越河边已经形成市集和港口,亚答木板店屋横七竖八,小商船来来去去,河边也建有一座鱼菜市场。这个市集就是今日的海唇街,是当时最大也是唯一的出入口市集,因此被称为Main Bazaar(主要市集)。
ADVERTISEMENT
到了1880年代,为应付人口增长所需,第二代拉者查尔斯‧布洛克将菜市场迁移到数百米之遥的河岸,并将当地原有的印裔穆斯林和爪哇村落,交由华人建造店屋,河边的甘蜜街和后方的印度街出现了。为了便于区分,人们将这个新的商业区称为“新巴刹”,原有的海唇街一带则是“老巴刹”,中间正好以旧法庭建筑群为分界。
如果翻阅一些1950或1960年代刊物的商业广告,商家在地址写上“老巴刹门牌几号”,那指的就是海唇街;如果是“新巴刹门牌几号”,那就是甘蜜街的意思。随着时间变迁,知道而且可以清楚分辨“老巴刹”和“新巴刹”这两个地理名词者越来越少,只有老古晋和对古晋有深入认识者才清楚其中分别。
新巴刹:热闹兴旺不夜城
新巴刹的范围,从甘蜜街起到建于20世纪初的马吉街、汉阳街,其中马吉街又被称为“公司尾”,意即华人公司到这里是尾端,再下去已经是马来人的村落。甘蜜街和印度街因为邻近菜市场,在19世纪末已经出现热闹景象,其他街巷如汉阳街,很长一段时间藏着青楼与赌馆,是三教九流的人出没之处。
新巴刹的兴旺,要从战后1950年代开始。那个年代,印度街后方的发电厂迁离,建起现代化的电星大厦;原有的救火局迁离,原址与隔邻的露天巴刹一起转型为食坊;同时期,大型巴士出现,市区总站也设在新巴刹;新巴刹也有几个大码头和货仓,有者战后改为商场;再加上当时甘蜜街菜巴刹已经发展成沿河一字排开的巴刹群,是当代砂拉越最大的菜肉批发与零售市场,新巴刹一时人潮拥挤,市场热闹景象更胜旧法庭另一边的老巴刹。
过去,对老巴刹在地人来说,有些人认为新巴刹是属于“外来人”的,意思或许是指当地从商和居住者,非出生于老巴刹。然而精彩之处也正在这里,各大籍贯、各大族群的人在新巴刹营生,加上公共交通便利,构成人流与消费力,最兴旺之时,新巴刹曾经是不夜城,美食档口也炉火不熄。
新巴刹还有一个不同于老巴刹之处,就是有很多政府机关设置在此区。拉者时期的政府机构,最初以旧法庭作为政府行政与司法中心,到了20世纪初,空间已然不敷应用,有些部门率先转移到新巴刹,比如中央警署、政府印务馆、政府医院、财政部、省公署、首席部长办公室等,都曾经在新巴刹落足。当然,这些政府机关又为新巴刹带来许多办事的人潮。
老巴刹:文化遗产重地
相较之下,老巴刹自古以来以华人商店为主,但因为成型的年代比较早,这里有古庙、老会馆、百年老行业;海唇街前面是商港、货仓和华人裁判庭(今华族历史文物馆);老巴刹后方则有古老的圣公会园区。此外,老巴刹还有邮政总局,从战前至1990年代,多家银行也落户于此。老巴刹的商场上,以福建人和潮州人为主,许多有代表的富豪如刘建发、王友海与王长水父子、田考、黄庆昌、黄木春、陈木林、陈文秀、刘义祥等都崛起于老巴刹。
如果从文化遗产的角度来说,老巴刹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较为丰富,向来是学者从事砂拉越或古晋各课题研究时的一个重地。
从老巴刹走向新巴刹,这个过程有华人南来,并融入本土,和其他各族和谐共处的故事,也记录着砂拉越商业发展的滥觞,对后世影响深远。尽管时移势易,传统上的老巴刹和新巴刹都垂垂老矣,如何注入新的概念,并结合在地传统特色,在新旧协调的同时,重新活化老区,延续社区活力,是目前的挑战。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