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ERTISEMENT

扎科帕内(Zakopane)位于波兰的极南端,与斯洛伐克(Slovakia)交界,距离波兰名城——克拉科夫(Kraków)约两个小时的车程。
扎科帕内有个非正式的名称,叫“波兰的冬季首都”,因为处在塔特拉山脉(Tatra Mountains)和古巴洛瓦卡山(Gubalówka Hill)之间的山谷,是波兰人的冬天乐园。
每到冬季,成千上万的游客会拥入扎科帕内,到塔特拉山脉体验各种雪上运动,如滑雪、溜冰、乘坐雪地摩托或雪橇、雪地健行等。
说些题外话,波兰(Poland)一词,源于斯拉夫语Polanie,意思是居住在平原的人。这是因为波兰北部与西部的地势非常平缓,难怪扎科帕内会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成为波兰著名的旅游胜地,而到塔特拉山脉健行,也被《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选为东欧20个必游景点之一。



Krupówki,热闹有趣的游客步行街
11月底抵达扎科帕内,下榻克鲁波奇街(Krupówki)的一家民宿。
克鲁波奇街是扎科帕内镇上著名的游客步行街道,街道两旁林立着商店、餐厅、酒吧,还有许多售卖高地(Górale,即高原民族)工艺品的摊贩,如木碗、刺绣等。扎科帕内是高原民族的文化中心,因此在克鲁波奇街上的商店和餐厅,很多都是高地人的传统木屋造型。
由于隔天要到塔特拉山脉健行,所以抵达扎科帕内的第一天,先在克鲁波奇街闲逛物色登山鞋。这里有很多售卖登山、滑雪等户外运动用品的商店,不想增加行李负担或装备不齐全者,根本全无需担忧,只要到克鲁波奇街一趟,肯定大有斩获,且价廉物美。午餐逛累了,与友人随机走入一家餐厅,意外发现是“牛奶吧”(Bar Mleczny,英语称为Milk Bar)。
“牛奶吧” 原是波兰奶农Stanisław Dłuzewski于1896年在华沙开的一家餐厅,由于供应许多奶制品食物而得名。二战后的共产时期,牛奶吧获得波兰政府补助,以便宜的价格为人民提供家常菜,因而普及成为波兰的廉价食堂,是波兰极具代表的饮食文化。波兰饺子(Pierogi)、番茄汤面、炸猪排、肉卷、马铃薯等是牛奶吧一般必备的波兰传统美食。
说到吃,晚餐我们同样随机走入一家餐厅,点完餐等候食物上桌时,餐厅里突然传来音乐声,原来克鲁波奇街上的许多餐厅,在晚间时段会有现场的波兰民俗音乐表演。
在气温已经下探1、2度的扎科帕内,坐在“扎科帕内建筑风格”(Zakopane Style)的木制结构与装潢的餐厅内,享用波兰美食的当儿,耳畔响起波兰民俗乐,顿时有种离当地风情更近一步的感觉。



塔特拉山脉健行,踏雪寻海洋之眼
隔天的扎科帕内,依然让我惊喜连连。早上在民宿的茶水间吃着早餐时,窗外突然飘起雪,我就这样毫无心理准备地,邂逅了人生第一场雪。吃过早餐,踩着街道上的雪花,与友人准备搭巴士到塔特拉山脉健行。
塔特拉山脉有多个健行路线供选择,我们原本计划搭巴士到Kuznice,然后搭缆车到卡斯普罗维峰(Kasprowy Wierch),除了可以欣赏壮丽辽阔、绵延不绝的高山景观,也想体验一下右边是斯洛伐克、左边是波兰的交界感(塔特拉山脉是斯洛伐克与波兰的边界山脉)。
但在慌慌张张下,我们跳上了写着“Morskie Oko”的小巴,误打误撞地往塔特拉山脉另一个著名的健行路线去。Morskie Oko是波兰文,意思为“Eye of the Sea”,中文译名是“海洋之眼”。它是塔特拉山脉最大、第四深的湖泊,曾被《华尔街日报》评选为世界上5大最美丽的湖泊之一。
俯瞰Morskie Oko,发现被群山包围的她,的确仿如深山中的一颗明眸。原以为这是她名字的由来,但其实不是,其名字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据说湖底下有一条秘密的地下通道,可以通往黑海。


5颜色区分5条健行路线
从入口处前往Morskie Oko也有不同的路线供选择,分为红线、蓝线、黑线、绿线和黄线,有些路线在抵达Morskie Oko前会先经过其他湖泊,如Przedni Staw、Wielki Staw等。其中红线是最简易的健行路线,不但可直达Morskie Oko,而且全程都是柏油路,除了步行(上下山约5个小时),还可付费乘坐当地高地人经营的马车,下了马车后再走30分钟即可抵达湖泊,省时又省力。
我们下了巴士后,纷飞的雪花越飘越急,路上已经白皑皑一片。考量到一般的登山鞋在雪地上的防滑还是不足,我们最终选择了简易的红色路线。
虽说柏油路平坦易行,但一旦铺上一层积雪,再加上Morskie Oko是塔特拉山脉非常著名的景点,游客非常多,地上的积雪经人踩踏后很快变成冰,一路上一不留神,很容易滑个四脚朝天。
沿路上的确不时传来“啪”的巨响,有人就这样一屁股“啪”重摔在地,但也有身手不凡的年轻小伙子,穿着普通的运动鞋玩起溜冰,很是欢乐。像我们这种从赤道去的民族,只能步步为营,原本5个小时的来回路程,我们最终走了7个小时。



Morskie Oko 被群山环绕的清澈湖泊
在雪地里跋涉说真的并不甚浪漫,但一路上群山环绕的辽阔景观,还有被白雪覆盖的树林,那些过去在电影中见过的冬天雪景,真实地出现在眼前时,还是褪不去梦幻的感觉,美不胜收,非常疗愈。
冬天的Morskie Oko,也美得让人赞叹——四周环绕着被雪花染白的山峦和瑞士松树,粼粼的湖泊因光线作用呈神秘的黑色,仿佛隐匿在深山的世外桃源,纯净、静谧。由于湖泊周围的石头已积满雪,无法趋近湖泊,但据说Morskie Oko的水清澈得可以看见生活在里面的鳟鱼。
从湖边的小径往上走约1个小时,可去到另一个名为“黑湖”(Czarny Staw Pod Rysami)的湖泊,在那里可以俯瞰Morskie Oko的全景。但由于沿路都是陡峭的石阶路,加上路上积雪深厚,我们没有往上探索。
临下山前,远方突然飞来一台直升机,在我们的上空盘旋不去,看似准备降落,大家都在纷纷猜测是否有救援行动。直升机的螺旋桨掀起的大风,把地上的积雪卷得胡乱飞舞,不夸张地说,那情景跟灾难电影演的一模一样。
好不容易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克鲁波奇街的民宿,结果被柜台的工作人员告知,我们原定中午就该退宿,原来是朋友记错我们在扎科帕内逗留的天数,唯有匆匆忙忙收拾行李,赶往下一个目的地,明天到Kasprowy Wierch健行的计划只好作罢。人生有意外惊喜,有美好收获,当然也会有遗憾,也许上天在告诉我们,扎科帕内是值得再游的地方。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新疆,这片横跨亚欧大陆的辽阔土地,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多元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美食体验,吸引着无数旅行者。3月正值冬春交替,新疆的湖泊、高山与古城展现出别样风情,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旅行体验。

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支持,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及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吉隆坡营业部)共同组织的“你好!中国”马来西亚及印尼旅行商新疆冬季入境游踩线团于3月启程,星洲日报作为唯一受邀媒体随团采访,与旅游业者共同探索新疆南部的壮丽景致和文化风情。
来到新疆,落地乌鲁木齐。首站当然是世界自然遗产天山天池,这里是首批5A级旅游景区。
天山天池是新疆著名的高山湖泊,被天山山脉环绕。在我们抵达的这天,冰封的天池与蓝天相映成趣,营造出梦幻般的高原风光。
冬季的天山天池可以进行冰上运动,如滑冰、雪地徒步等;夏季则适合游船观光、登山远足。不同季节的天池都能带给游客独特的体验,不仅适合喜欢徒步的旅行者,也特别适合摄影爱好者。我们漫步在冰封的天池湖面,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来到博斯腾湖,我们看见了梦幻湖泊迎接候鸟归巢的景色。
一座刻着“博斯腾湖”字样的石碑,背后是宏伟的木制大门,展现出新疆湖区的地域特色。
进入博斯腾湖的大河口景区,最夺目的是一只青黑色的巨型铁锅,造型古朴,这就是知名的“西海第一锅”。博斯腾湖水域辽阔,水质好,适宜鱼类生长繁殖。
3月的博斯腾湖,仍然留有冬季的痕迹,部分湖面覆盖着残存的冰层。游览之后,我们前往湖区附近品尝著名的博斯腾湖全鱼宴。

漫游龟兹小巷,细读厚重的历史
库车,古称龟兹,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至今仍保留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
在龟兹博物馆,游客可以看到大量反映丝绸之路文明的壁画和雕塑,感受佛教艺术的辉煌时代。
走进龟兹小巷,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老街、老树、老屋,每一处老建筑都散发着岁月沉淀的气息。
这里不仅有年代感的壁画,还有手工艺品店以及特色茶馆。蜿蜒的小巷、斑驳的墙面,与阳光下的暖色调建筑相映成趣,仿佛让人穿越回古丝绸之路时代,每个角落都是拍照的好背景。


山托木尔景区,感受峡谷风光
我们接着向克孜尔石窟迈进。这片独立的石窟遗址虽未经大规模开发,却更显幽静,适合喜欢沉浸式文化探索的旅行者。
3月的春光适中,使得壁画的色彩层次更为分明,让游客得以细细欣赏佛教艺术风采。
下一站来到天山托木尔景区。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奇特的山体造型,像是大自然的雕塑,展现出鬼斧神工的风貌。阳光下,岩石的红色尤为醒目,给人一种苍凉而震撼的美感。
栈道与步道清晰可见,适合徒步旅行者前来探索,体验大自然的壮美,俯瞰壮阔的峡谷风光。
喜欢户外探险的人,可驾驶全地形车深入景区,感受原生态的壮丽。


探索《还珠格格》香妃的一生
多年前剧集《还珠格格》热播,剧中的香妃令人留下印象。据说,香妃真实身分是容妃,是乾隆后宫唯一来自新疆的妃子。
我们来到以香妃为主题的文化旅游景区香妃园。在这里,游客可以沿着香妃的成长轨迹,从故里到故居,再到那些与她息息相关的人和事。香妃石、香妃迎宾仪式、西域民俗文化馆等等,让游客可以零距离地感受新疆喀什的特色风情和民俗文化。
香妃园的建筑风格典型地展现了维吾尔族的传统工艺,采用伊斯兰风格的穹顶、拱门及精美的蓝绿瓷砖装饰,庄严而华丽。其中,最具代表的建筑是香妃墓,它以精美的琉璃砖和雕刻装饰,展示了新疆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到喀什古城,体验维吾尔族风情
新疆有“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的说法。
喀什自古便是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在这里可以体验西域风情,也是维吾尔族文化最浓郁的城市之一。
与其说是景区,喀什古城更是文化传统民居,是一个没有门票、四周开放、非常有生活气息的5A级景区。
喀什古城在保留数百年前原汁原味的同时,也得到了较好的修缮和保护。
喀什古城的艾提尕尔历史文化街区,是游客体验维吾尔族风情的好去处。街区内,黄墙红瓦的传统建筑错落有致,巷道狭长曲折,随处可见手工艺作坊和特色商铺。游客可以在这里购买精美的刺绣、铜器、民族服饰等特色商品。
到了夜晚,喀什古城的酒吧街则展现出另一种魅力。维吾尔风情的酒吧、现场音乐、美酒佳肴,让这座古城的夜生活充满异域情调。

白沙湖,来一趟浪漫之旅
告别喀什,我们正式踏上帕米尔高原的浪漫之旅。
帕米尔高原在3月仍被皑皑白雪覆盖,高原湖泊静谧而清澈。在这里,我们看见了白沙湖。
3月的白沙湖湖面部分结冰,白沙山上依然残留着冬季的雪迹,与湖水的湛蓝色形成鲜明对比。
游客可以在湖畔骑牦牛,感受高原牧区的风情,也可以漫步湖边,欣赏湖泊、雪山交汇的壮丽景色。此外,白沙湖附近的住宿设施也充满异域风情,为旅行者提供独特的住宿体验。

徒步慕士塔格冰川公园,雄伟冰山近在眼前
慕士塔格冰川公园位于世界著名的“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裙带下,山顶常年积雪形成冰川,由若干座山峰组成,主峰海拔7546公尺,平均海拔为5000公尺,处于塔什库尔干与阿克陶的交界线上,是东帕米尔高原三高峰之一。
游客能到达的最高徒步点海拔为4700公尺。慕士塔格冰川公园游客服务中心海拔为4100公尺,属于高海拔地区。
抵达这天天气给力,我们到景区坐巴士上山,有者担心喘不过气,因此随身携带氧气瓶。进入景区前,需要在慕士塔格冰川公园游客服务中心,签订安全责任书才能进入景区。
在景区内,可以看到冰川的雄伟、冰塔、冰洞的多姿多彩,还可以观赏到奇山怪石。如果你喜欢震撼的自然景观、徒步探险或高原摄影,这里绝对值得一游!


帕米尔高原美景,壮观辽阔
在帕米尔高原的旅游区,有一座神秘而古老的石头城遗址,这是塔县最具代表的文化遗址之一。这座曾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至今仍矗立在高原之上。站在城墙遗址上眺望,帕米尔高原的壮丽景色尽收眼底。
周围是辽阔的帕米尔高原,雪山环绕,草原广阔,蓝天白云映衬下显得极为壮观。这里的“金草滩”是著名的摄影胜地。在3月,湿地中的水草逐渐苏醒,枯黄中夹杂着新绿,与白雪皑皑的慕士塔格峰、昆仑山形成鲜明对比,呈现出别具一格的高原美景。


“今日走过了所有的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坦途”,说的就是帕米尔高原的网红打卡点──盘龙古道。
在这里,我们看见了盘龙古道如一条巨龙盘踞在帕米尔高原之上,公路蜿蜒在群山之间,一眼望不到尽头。
盘龙古道毗邻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国家,横跨巍峨的昆仑山脉,是一条连接瓦恰乡与县城的重要公路。
其海拔可达到4216公尺,全长75公里,其中36公里路段分布有六百多个S形、U形弯道,沿途景色壮丽,包括雪山、峡谷和湖泊,是自驾和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高原品咖啡,难得的体验
在行程的尾声,我们在帕米尔高原上的喀拉库勒湖看见了特色“高原咖啡车”,在雪山与湖泊间喝上一杯热咖啡,是难得的体验。
喀拉库勒湖被3座超过7000公尺雄伟的雪山环绕,分别是慕士塔格峰、公格尔峰、公格尔九别峰,这些雪峰终年白雪皑皑,与碧蓝湖水形成壮美画卷。
湖水在晴朗的天气下宛如一面镜子,清晰地倒映出雪山的影子,被称为“帕米尔的明珠”。
行程中的每一道风景都带来了不同的震撼与感动,你会感觉手中镜头宛如困兽,无论如何调焦、取景,都难以捕捉景色的神韵,只有置身其中,才能真正体验当地的美。
如果你向往一场远离喧嚣、充满文化韵味的旅行,不妨踏上新疆之旅,感受这片土地的无尽魅力。


延伸阅读: 【中国】热雪新疆,赴一场纯净的冰雪之旅 【新疆】在阿勒泰禾木村,遇见秋日的童话世界 【中国】新疆那么大,到阿凡提的故乡去走走 【中国】北疆,上帝的后花园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