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东西

发布: 7:00am 16/02/2021

年节民俗风物 木刻版画的年味

作者: 蒙慧贤(记者) 郑振辉(摄影)、部分图片受访者提供 黄琬焮(影片剪辑)

以木刻版画全手工制作的年画显得有温度,它除了包含创作者的技艺和创意,还映射当地人文风俗,是一种富有寓意而珍贵的工艺作品, 惟在市场上并不多见。

槟城景华工坊的董咏祥是一名80后雕刻师,近五六年来着手以木刻版画的方式,制作富有文化习俗意涵的年画,一起跟他走进版画的世界。

ADVERTISEMENT

图:受访者提供
图:受访者提供

董咏祥来自巴生,是槟城景华工坊的雕刻师,从事雕刻工作5到7年左右,也是乡土民俗文化研究的硕士毕业生。出于对民间文化的热爱,他研习传统工艺,设计传统凿花、版画、小木作、安金等。

董咏祥是一名80后雕刻师,对民间习俗文化深感兴趣,致力保留和推动传统工艺。
董咏祥是一名80后雕刻师,对民间习俗文化深感兴趣,致力保留和推动传统工艺。

2013年,在台留学毕业回来后,董咏祥来到了槟城,机缘下向当地一位老师傅学习传统木雕的技艺,并在后期2018年创立景华工坊。

学习木艺好几年后,延伸探索之下,他发现木刻版画这个有趣的题材,2016年那年,他尝试制作第一幅版画,自此开展新的探索方向,制作版画。

“我之所以会做版画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们的雕刻作品都不会在身边,因为当我们花时间做完后,客人就会把它拿走。但是版画会留在我身边,我可以一直拿它印东西,只是卖画。那时我就觉得,太好了!终于有办法把我的作品留在身边了。”

他指出,相比较而言,木雕品雕出来就是一件作品;版画的木刻版就好比工具,印出来的画才是作品,这就是差异。好比糕模,虽然人们可以当它是个艺术品,但对做糕点的人来说,它就是工具,糕点才是成品,与版画是同样道理。

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大量被运用在生活中,以民生角度来看,例如广告纸、钞票、报纸、日历、金银纸、符等,都运用到版画的技术,年画也不例外。

所谓年画,即年节用的图画,它并不仅限于农历新年使用,在不同的节日里,年画会有不同的题材,例如端午节的五毒符、腊月送神时的灶君图,都属于年画的一种。

木刻版画从制作到拓印,纯手工制作

版画有好几种制作方法,董咏祥本身在做的是“木刻水印版画”,他解释:“木刻就是以木雕刻,水印指的是用水为原料去印刷。”

与机器大量生产的方式不同,制作版画从设计、雕刻、裁纸、拓印等步骤都是纯手工制作,需要自己调配颜料,每次拓印时需要双手核对准确位置,加上版画印出来会留下木纹,因此每张版画成品都会有细微差异和独一无二的纹路。

虽然木刻版画没法做到机器那样百分百准确、完美,然而这些“缺陷”恰恰是版画的独特美,不仅有手作的温度,更比机器生产多了一层工艺和收藏价值。

也因为手工制作,版画没法像机器那样,让全数生产出来的物品保持一致的品质。“版画印50张的话,有可能会有10张出错。”他说道:“手工就是这问题,只要有一处出错,就得想办法救回。”没法补救的只能前功尽弃。

版画拓印考验印版人对木版的了解掌握

说罢他向我们示范简单的版画拓印。只见他把木版放在桌面,将已雕刻花砖图案的一面朝上,刷上颜料,放上纸,然后在纸背上来回拍刷,使颜料均匀地印到纸上,然后缓缓拿起纸张。

由于每一个版只能印刷一种颜色,因此每一次拓印,都要对准位置,等到颜料干了以后才上第二层。大约10分钟,就印好3张简单好看的花砖版画了。

他一边制作版画一边说道,印版时墨汁的多寡、拓印力道的大小,都是印版的人必须知道的事,凭经验累积对木版的了解。

“每一个版都有自己的脾气。这个版如何使用,也是需要他(使用者)跟这个版去累积情感。”

设计和雕刻木版所用到的一些小刀工具。
设计和雕刻木版所用到的一些小刀工具。

                                                版画拓印现场示范

在木版上刷上颜料,把纸张放在版上方,然后在纸背上画圈似地轻轻拍刷,使颜料均匀地印到纸上,然后缓缓拿起纸张。接着换版、上色、核对位置拓印、起纸、换版.......轮流涂上青色、黄色、红色即大功告成。
在木版上刷上颜料,把纸张放在版上方,然后在纸背上画圈似地轻轻拍刷,使颜料均匀地印到纸上,然后缓缓拿起纸张。接着换版、上色、核对位置拓印、起纸、换版…….轮流涂上青色、黄色、红色即大功告成。

春节手工限量品

董咏祥平时制作木雕品为主,只有在年节将近时才制作版画。每年年底,他就会投入版画制作,每年制作的版画只有一百多份。目前他所制作的版画作品大约四五件,包括“加冠晋禄”“福海寿山”“连年有余”“福禄寿喜”等。

“加冠晋禄”巧用物品和谐音来作更形象化的传达。文官手捧“冠”帽,身旁站着“鹳”鸟,象征“加冠”,意思是升官升职;另一文官捧着酒“爵”,酒杯的意思,象征“爵位”,身旁站着花鹿,象征“名禄”,意思是增加俸禄。
“加冠晋禄”巧用物品和谐音来作更形象化的传达。文官手捧“冠”帽,身旁站着“鹳”鸟,象征“加冠”,意思是升官升职;另一文官捧着酒“爵”,酒杯的意思,象征“爵位”,身旁站着花鹿,象征“名禄”,意思是增加俸禄。

“福海寿山”寓意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由于每一个版只能印刷一种颜色,一幅拥有5色的套色版画就得雕刻5幅木版,5次拓印。熟悉槟城的人或许会发现,“福海”“寿山”两个文字组合经常出现在店屋大门上,也是版画设计灵感来源。
“福海寿山”寓意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由于每一个版只能印刷一种颜色,一幅拥有5色的套色版画就得雕刻5幅木版,5次拓印。熟悉槟城的人或许会发现,“福海”“寿山”两个文字组合经常出现在店屋大门上,也是版画设计灵感来源。

“连年有余”的灵感来源于一个饭碗上的图饰,象征圆满欢乐、繁茂富裕,一家人能团圆共餐便是最大的幸福。 可制成单色或套色版画。
“连年有余”的灵感来源于一个饭碗上的图饰,象征圆满欢乐、繁茂富裕,一家人能团圆共餐便是最大的幸福。 可制成单色或套色版画。

其设计灵感都是取材自周边环境,希望让传统变得有趣,给更多人重新认识传统习俗的内涵,发掘在地连接的有趣之处。

当年他所制作的第一幅版画,就是以“门神”为题材。也是一位习俗观察者的他认为:“如果要做年画,又要做跟当地人很密切相关的事,那应该就是门神了。”

他娓娓道来贴门神背后的习俗演变:在很久以前,人们原本是贴桃符,后来才演变成贴春联,桃符本身并不是七言绝句和对仗工整的对联,而是很简单的桃枝,用来辟邪,后来才慢慢演变成人们把门神的名字写在门上。

来到现在,人们过年时仍然会有意识去买春联,或者买“春”和“福”字在贴在门口,那想法跟当年人们把门神贴在家门口其实是同出一辙的。

所以说,人们过年贴门神的习俗仍在,但因为市场上找不到门神的贴画,出现在超市巴刹里的多数是以影印机器方式制作、价格廉宜、卡通图案的年画,因此消费者自然而然会选择把卡通的米老鼠或卡通猪贴在门上。

有鉴于此,他着手制作第一幅门神版画,希望在机器印刷的年画之外,也能拥有具有手工质感的年画选择。

“门庭清吉”神荼郁垒,著名的门神,也是新春贴桃符迎祥纳福由来。门神造型威武,手执武器,象征驱邪逐煞,门庭清吉,适合贴在家门窗或店家门口。
“门庭清吉”神荼郁垒,著名的门神,也是新春贴桃符迎祥纳福由来。门神造型威武,手执武器,象征驱邪逐煞,门庭清吉,适合贴在家门窗或店家门口。

把贴在门上的文字形象化

随后几年内,董咏祥陆续制作以“加冠晋禄”“福海寿山”为题材的版画。

“加冠晋禄”“福海寿山”可说是与槟城乔治市有着深刻的联系,他指出,当人们在来到这座老城市走动时,或许会发现,在许多古老建筑的大门的门心,都会写上这两个文字组合。

他说,在很多人的记忆中,也许都会记得阿公阿嫲家的门心贴有这样的文字,却不晓得什么意思。“绝对是有意思的啊,不然不会放在这个门面的地方。”

基于这样的理由,让他找到灵感,设计和制作以这些文字组合为题材的版画,同时把文字给形象化,让人们知道这原来贴在老家门上的文字是有意思的。

“这么抽象化的东西如何用形象东西来表现?古人就很厉害,他们用符号、物品和谐音。”

例如“加冠晋禄”,文官手捧着“冠”帽,身旁站着“鹳”鸟,象征“加冠”,意思是升官升职;另一文官捧着酒“爵”,酒杯的意思,象征“爵位”,身旁站着花鹿,象征“名禄”,意思是增加俸禄,属于比较文雅的说法,倘若说白一点,就是升官发财。

欢迎扫描二维码观赏版画相关视频
欢迎扫描二维码观赏版画相关视频

相关文章:

东西/红包封 新年精心设计的祝福

东西/一日一苹果 祝大家“苹”“苹”安安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7:00am 15/04/2025
走,周末去逛“森林童真”,找回丢失已久的纯粹!​

告别童年,踏入社会打滚后,你还记得“童真”的模样吗?在走远的人生路,或许短暂停驻走入“森林童真”展览间,欣赏雕塑创作者李淑文(Yiji)的作品,能让你找回丢失已久的纯粹。

毕业于国家中央艺术学院的插画系,雕塑创作者李淑文(Yiji)在出版社工作数年后结婚生子。她选择当个全职妈妈,全心全意陪伴小孩。在育儿的过程中,她从孩子的童言童语中获得疗愈,重新唤醒了李淑文封尘心中已久的童年记忆。

于是,她将这些感受投注在“森林童真”的石塑展览中。展间所有的作品以森林作故事背景,带给人一股神秘感。

李淑文和石塑品合照。

若细细观察,每一个雕塑人物的脖子细长,她说:“细长的脖子引领我们的视觉,眼睛看向脖子,慢慢从脖子延伸到人物表情。人物的表情其实是我作品的重点。”

《初衷的细节_I》
《初衷的细节_II》

所有石塑人物雕像的表情一致,深邃眼神传递空洞神情,仿佛若有所思。她表示,透过这样的设计,主要让人们得以暂时清空脑袋。

《呵护》
雕像用手做出呵护的姿态,只看见眼前的花朵,忽略了后方绽放的花儿。由此,李淑文欲传递的讯息是,当紧盯眼前的问题,倒不如试着放远视野,那些后方的花朵,正是你曾克服的挑战与小成就。

“有时候我们太忙,脑袋太满,发现不到身边的小东西。当你清空脑袋,再看看身边的小东西,你会用另个角度去看同样的事。”

从小孩的视角创作,童真味十足

决定当个全职妈妈,陪着小孩成长,同时也从孩子身上看见不一样。

“孩子的思想和看东西,真的跟大人不一样。同样的事情,我们一直往一个方向理解,从来没有想过从别的角度看。”

从孩子身上学到的,她都放在作品里了。用小孩的视角创作,她笑着说,变得更幼稚了。

《庇护者I&II&III》
作品以三格漫画的方式呈现。苹果为保护罩,在里头的小孩儿随着苹果的由绿转红,慢慢探出头来看世界的美好。这也是李淑文想传递给女儿的讯息,“我们给了她稳定的基础,希望以后出去外面的世界, 她都会有底气面对任何问题。”

二十多件雕塑品,李淑文用了半年的时间创作。选用趋近灰色的色调,让看的人有种沉静安详的感觉。看向作品《飞翔木马》中的“木”马,无论色泽还是纹理都像木,但其实由石塑粘土雕制成。

《飞翔木马》

“石塑粘土比其他粘土的延展和雕塑性更强,适合用来处理细节。”她使用亚克力颜料,一层接着一层上色,打造层次感,增加“森林童真”展览的故事性以及深度。

石塑雕像的制作过程。
《环绕》

“风干以后会发现上了色的石塑更像是哑光色,好似画里走出来的一样。它介于2D和3D之间,不会太清晰,可以给到一种朦胧感。”

每一个石塑品都是李淑文一笔一画,亲手捏制。李淑文强调,每一个雕塑品都有专属的故事,但都围绕在孩子的内心世界。

《内心孩子 I、II、III》
3种颜色分别代表内心小孩的不同状态:最初的思绪——勇敢、欢乐与平静。作品中常见三座石塑雕像的组合,李淑文认为,这或许投射了她与两位手足的形象。

像是《拥抱变化》的作品,李淑文从童话故事里的小红帽和狐狸出发,欲向大众传递转念的重要。

《拥抱变化》

“我把大野狼换成一只善良的狐狸,重谱不好的结局。”为了让两个石塑雕像呈现相互靠近的感觉,她必须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调整方向。

至于名为《雨回音》的作品,则是源自她的亲身体验。

“一次我在雨中行走,但什么都看不到,只看到一颗小蘑菇在角落。我一直走,眼睛一直望着它。我自己在脑子里想像,雨滴在菇盖的声音,因此才会命名作品叫做《雨回音》。”

《雨回音》
《雨回音》和《拥抱变化》是李淑文最喜欢的作品。

从手作开始的石塑路

重新踏入艺术领域,是在孩子长大后。她意识到需要培养自己的专属兴趣,从手作包包开始到干花耳饰,透过网络或市集为大众所知。

“我后来尝试在耳饰加入一些黏土元素。为了打好基础,我从软陶入手,但发现它们在细节上的表现不如预期。于是,我开始寻找其他种类的黏土,最终找到了石塑粘土。”

先从小品开始做起,她将作品放上名为“隐木林 隐子雕塑”的脸书专页,意外地获得青睐。

“我很幸运获得很多人的喜欢、买我的作品,让我更有信心往这方面发展。也让我被Gallery看到,欣赏我的东西。”她决定挑战开个展,雕塑大型作品。

问起希望看展的人能从中感受什么?李淑文盼能唤醒每个人内心的孩子,再次去感受和体验童真。她强调,童真不代表童年,“因为每个人的童年不一样,但说起童真,我觉得每个人都始于一张白纸,很白很干净。”

人人都有过孩童时期,曾经那样子的纯洁、简单、容易开心和满足。

《双眼_I》
《双眼_II》

“他们热衷探险,喜欢新鲜的事物,好奇心很强,思维不受限制。”但随着年纪增长,人们逐渐被框架,失去好奇心,“什么样的成绩才有前途?什么样的职业才最赚钱?什么样的人生才算是成功?这个都好像定着了。”

时间不能倒退,那张白纸已被涂满。由此,她希望借由“森林童真”展,唤醒成人内心的小小孩。

“尝试看看如何空出一些白纸出来,干干净净的,给我们内心的小孩。”她说。

《棉花云 I、II、III》
此系列作品结合棉花糖和云的想像,这是李淑文心中最接近童年的想像。五颜六色的棉花糖和色彩单一的云彩结合,带出欢乐又平静的感觉。
《棉花云 I、II、III》
此系列作品结合棉花糖和云的想像,这是李淑文心中最接近童年的想像。五颜六色的棉花糖和色彩单一的云彩结合,带出欢乐又平静的感觉。
《棉花云 I、II、III》
此系列作品结合棉花糖和云的想像,这是李淑文心中最接近童年的想像。五颜六色的棉花糖和色彩单一的云彩结合,带出欢乐又平静的感觉。

“森林童真”   展览资讯

展出日期:4月15日至28日

开放时间:早上10点至下午6点

展览地点:CAPITAL Fine Art

151 Jalan 5/42 off Jalan Gasing, 46000 Petaling Jaya, Selangor

相关文章:
透过“雨林守护者”展览,让更多人看见沙巴原住民文化
匹克球热潮来袭 你体验过了吗?
善用家具边角料,开办环保手作木工坊Art Space
颁奖台之外的奥斯卡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