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人物

发布: 9:00am 08/03/2021

非常人物/生活梦想家Cikgu Ayu:我相信这世上没有办不到的事

作者: ​白慧琪(记者) 本报资料室、受访者提供(图)

“现在的秋杰街头书坊(Buku Jalanan Chow Kit),不再是当初后巷的夜间补习班;现在孩子们也学写程式。”荧幕那头,阿尤老师(Cikgu Ayu)翻着简报介绍道,“你看,我们已经走到这么远啦!”

2015年8月,她和朋友一起在吉隆坡秋杰区陪小朋友读书、补习。后来,他们注册成为非政府组织,找了遮风挡雨的场所,还开办了学校让当地无国籍孩童也能上学。如今,写程式、设计机器人、拍摄剪辑都难不倒这些小朋友。

ADVERTISEMENT

从街头走到屋瓦下,问阿尤老师怎么做到的?“I’m a dreamer(我是梦想家),我相信这世上没有办不到的事。”

阿尤老师:助人是明白对象的需求,而不是把自己的定义套在他们身上。
阿尤老师:助人是明白对象的需求,而不是把自己的定义套在他们身上。

上次与阿尤老师见面是2017年8月。炎热的星期天晚上,秋杰区的小朋友从四方聚集Alka Ria大厦后巷的卸货区。在志工哥哥姐姐帮忙下,他们在地上铺了几张大帆布,打开折叠书桌和行动桌灯,席地而坐温习功课。阿尤老师在一旁边整理图书边接受采访,家长不时打岔,“谁谁谁怎么了,老师你去劝一劝……”

秋杰街头书坊原本位于大厦后方的卸货区。
秋杰街头书坊原本位于大厦后方的卸货区。
在街头时,孩子一人一套书桌、桌灯和专属文件夹,散落在几张大帆布上。
在街头时,孩子一人一套书桌、桌灯和专属文件夹,散落在几张大帆布上。

她是秋杰街头书坊的其中一位创办人,原名茜蒂拉哈尤(Siti Rahayu)。街头书坊原是马来知识青年圈自2011年兴起的阅读活动,在公共空间借书、交换书、办读书会、画展或文化工作坊等。2015年,阿尤老师和友人带着一两箱书到秋杰街头陪小朋友阅读,成立了“秋杰街头书坊”,慢慢发展成后巷夜间补习班。

从以前到现在阿尤老师都坚信,让孩子摆脱困境的唯一方法是教育。
从以前到现在阿尤老师都坚信,让孩子摆脱困境的唯一方法是教育。

在一般人印象里,秋杰是吉隆坡的红灯区,还处处可见街友、街童、瘾君子,街头书坊成了当地孩童难得的学习环境。阿尤老师像孩子们的妈妈,也是家长们的“人民代议士”,帮着处理家庭、社区问题。

2017年吉隆坡东运会,街上警力大增,家长却步不敢带孩子去补习。阿尤老师和同伴们心想,该为孩子找个遮风挡雨的地方,说罢就着手写企划书。隔年,他们转型注册成为非营利组织,迁入哈芝泰益1巷一处店屋2楼,让孩子们在安全的环境里继续吸取知识。

现实无法达成平等,那就努力追求公平

街头书坊里有不少无国籍小孩,阿尤老师曾尝试帮他们申请报读政府学校,来回奔波都不成功。“既然我们有了学习中心,就不限制星期五和星期天上课了,别人不让我们的孩子上学,就自己开学校吧!”

于是,阿尤老师成了秋杰街头书坊的校长。在街头时有40名孩子,现在增至93名,来自60个家庭,年龄介于6至17岁。

周一至五日间是学校,共有3名全职和2名志愿老师,科目包括马来文、英文、数学、科学、地理、历史、程式设计和日文。孩子依照程度分班上课,例如有名13岁的孩子理应上中一,却上着中三科学。“因为我们不想浪费他的时间,既然他也没得上政府学校,只要他能力所及,我们就推他一把。”

此外,星期五和星期日晚上依旧是夜间补习班;星期天早上还有本地球会Nexus FC义务提供足球训练。

“我们无法达成平等(Equality),那是不是能追求公平(Equitable)?”阿尤老师说,秋杰的孩子(anak-anak)面临非常现实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差异,他们和大多数儿童(kanak-kanak)并没有站在同一起跑线,但他们应该享有公平受教的权益。
她不用pelajar、murid-murid或kanak-kanak来称呼秋杰的小朋友,而是用anak-anak。她真心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

星期五和星期日晚上仍是夜间补习班,许多大学生都来义务帮忙。
星期五和星期日晚上仍是夜间补习班,许多大学生都来义务帮忙。

敢敢做梦敢敢试验,收获不少人间温情

聊起秋杰街头书坊这些年的发展,阿尤老师很自豪,孩子们不只学习基本的听说读写,还有机会学写程式、日文以及企业精神,“是不是挺像私立学校呢?”

她展示简报,店屋二楼装修得非常明亮,有很多书柜、桌椅。每一张黑板或白板代表一个班级。其中一张书桌其实是乒乓桌,下课后孩子们可以打球。“秋杰一直以来与污秽划上等号,可是看看我们的中心,弄得像样可以让孩子感受到不错的生活环境。”

每一面黑板或白板代表一个班级,孩子依程度分班上课。
每一面黑板或白板代表一个班级,孩子依程度分班上课。

前面是学习空间,后方厨房是家长团“Ibu Kuali”的营运空间。每逢开斋节、圣诞节、农历新年等佳节,他们亲自烘烤曲奇饼制成礼盒贩售,平时也提供自助餐服务,获得不少企业支持订餐。前述企业精神训练,指的就是书坊里16岁以上的孩子帮衬学习,收入都用来帮补书坊开销。这些都是阿尤老师成天“做梦”再一步步“实现”的。

租金、装修费用、书架、桌椅、甚至是厨房里的商用烤箱都靠募捐。“很多人会问书坊缺什么,学生要什么?我都很不客气地要求。”阿尤老师自嘲“不耻”,因为她想给孩子最好的东西,状况不好的也不勉强接受。

还有一辆客货车也是“敢敢”开口要来的,用来接送孩子和运送餐点。“反正就开口试试嘛,要到当然很感恩,如果没有也没关系,至少尝试了。”这是她的人生哲理:不就试试嘛。失败了?再试一次呀!

找人订制书架时,某家公司派人丈量尺寸,她怕太贵,公司老板要她别担心,等发报价再说。怎知报价2万令吉,吓得她不知要从哪儿生钱。不一会儿,老板又来讯“Surprise(大惊喜)!我们愿意赞助。”

秋杰街头书坊搬迁过程中,阿尤老师深刻体验到大马人不分种族信仰的温情。“尽管很多人为了个人利益破坏社会关系,但搬迁过程证明大马人其实比我们在社会上体验到的好很多很多。”

传授孩子知识,让孩子决定自己的未来

2019年,秋杰街头书坊的几名孩子参与了3天2夜的学生领袖营。营规规定所有学员的校服必须除去校徽,只互道名字,直到最后一天临别时才相互自我介绍。当他们得知秋杰的孩子们是无国籍儿童,没有机会上政府学校,所有人都哭了。

“我真的很想以此证明,儿童如果获得同等机会平台,他们都有机会好好表现。”她展示领袖营的大合照反问,“他们和其他孩子有什么不同?”

这也是她想在秋杰办学的原因,穷苦学生很难真正摆脱贫困,就算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很快又会陷入学贷和其他债务,未能好好帮补家里。在秋杰,很多地方是好几户人家挤在一起居住,很多孩子长大了连上大学的机会也没有。
她希望书坊成为孩子的“垫脚石”。秋杰街头书坊专注帮助孩子,也关注他们的家庭,把家长纳入,合作做餐饮小生意。“如果我们没有照顾这些家庭,孩子很难专注学业。”

谈及帮助孩子,阿尤老师不讳言,很多人伸出援手是要有所报偿,例如政治人物想换取选票,一些极端宗教分子想换得追随崇拜。“我们不想要有这样的文化,即使这能使孩子们填饱肚子。”

“在秋杰,我们想建立一个完善平台,让孩子决定自己的未来,想长成什么样的大人。”阿尤老师希望孩子们和所属家庭也都能拓展自己的能力来共建社区。“我们给予的就是知识。人有了知识一定会比较不一样,他会调整自己,他可以决定自己要的生活。”

如果我不坚持下去,这些孩子的未来该怎么办?

阿尤老师相信,教育是社会共存(Co-existing)及充权(Empowerment,也译作赋权)的工具。秋杰街头书坊有很多无国籍小孩,“这些孩子就出生在马来西亚的土地上,而我们始终必须共存,那我希望教育能使他们融入社会。”

秋杰街头书坊开学前问孩子们要穿校服还是便服,“如果是一般小朋友肯定回答便服,但秋杰的孩子全都嚷着要校服。”只要穿上校服,好像就能确认他们“儿童”的身分,让他们觉得“我是儿童,我可以上学。”

对秋杰的孩子而言,校服能确认他们“儿童”的身分,让他们觉得“我是儿童,我可以上学。”
对秋杰的孩子而言,校服能确认他们“儿童”的身分,让他们觉得“我是儿童,我可以上学。”

瘟疫降临,恰好让所有人都能感受到教育对所有儿童都非常重要。这期间学校关闭,很多学生都被负面情绪吞噬,不能上学好似生活缺了一块。“换句话,学校带给儿童身分认同,是他们建立自我的地方。”

这期间阿尤老师自认有“自私”的想法,她想激励秋杰的孩子,“现在我们和其他小朋友都一样,让我们把握机会认认真真地学习!”

有机会上学的孩子,看起来也更有自信。2019年,秋杰街头书坊在创新工艺比赛和机器人与无人机比赛都有所斩获。他们在双威梦想足球联赛(Sunway Dream League)14岁以下组别荣获亚军。

孩子穿上印有秋杰街头书坊缩写的球衣,在足球赛14岁以下组别荣获亚军。
孩子穿上印有秋杰街头书坊缩写的球衣,在足球赛14岁以下组别荣获亚军。

“你看,这些孩子本来也不突出的,如果他们没上学,人们就看不到他们的能力。”阿尤老师总是鼓励他们,“去!去玩玩,可以的,你行的!如果不做,怎么知道自己行不行?”

她说这就是赋权,赋权的关键是,明白对象的需求,而不是把自己的定义套在他们身上。比方说,很多人觉得成功的定义是拿到大学文凭,可是她不会告诉孩子“为了成功,你要考获大学文凭。”阿尤老师认为应该让人自行定义成功,自行设计美好人生。“因为每个人的满足感不同,需求也不同啊。”听起来,似乎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

再问秋杰街头书坊一路走来有什么挫折?“一定有的啊,常常呢。不过生活还是要照过啊,macam itulah!(就是这样啦)”阿尤老师正面得不谈那些失望受挫的过程,只说一切在错误中学习,哪里不对就矫正过来。

“因为这不是我自己的生命,而是关乎到孩子的生命。如果我不坚持下去,他们要怎么办呢?”

这些年经营秋杰街头书坊,阿尤老师从没放弃,“因为关乎到孩子们的生命,如果我不坚持下去,他们要怎么办呢?”
这些年经营秋杰街头书坊,阿尤老师从没放弃,“因为关乎到孩子们的生命,如果我不坚持下去,他们要怎么办呢?”
行动管制令期间,秋杰街头书坊改用WhatsApp和Discord教学,2020年7月短暂复课,孩子们保持身体距离上课。
行动管制令期间,秋杰街头书坊改用WhatsApp和Discord教学,2020年7月短暂复课,孩子们保持身体距离上课。
相关文章:

非常人物/孙文豪 人生坠入暗黑谷底,音疗引领我浴火重生
人物/巫程豪:卸下州议员身分,我是一名医生,也想为公共医疗出一份力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1:55pm 14/04/2025
黄水斌不让经典港片褪色 让电影镜头化作钢笔漫画

“时间是有限的,你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面,让人家记得你?我就是用这样的态度去做事。”正当许多人使用数码绘画软件和AI创作时,香港漫画家黄水斌却选择逆流而行,坚持用传统技法作画。

拿起钢笔,他便能一笔一画地雕琢光影层次,精准还原经典港片角色的神韵与动作,将大家的集体回忆定格在纸上,用钢笔绘画再现港片黄金时代。

报道:本刊 林德成
摄影:本报 苏思旗、部分照片由 Shuipanworkshop水斌工作室提供

“最怕粉丝说‘都唔似嘅!’所以我每一格都很用心去做,注重细节。”

画了这么多香港影坛艺人,谁最难画?黄水斌毫不犹豫地答“张国荣”,因为他太帅了,很难画得传神。想要画出一幅很神似又能让粉丝接受的张国荣,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反观丑角容易得多,轮廓非常鲜明,对方皱一皱眉,就能刻画得惟妙惟肖。

黄水斌的笔触很细腻,将《倩女幽魂》的宁采臣(张国荣饰)画得活灵活现。

不过,一开始,黄水斌并不是专攻电影漫画,反而是在漫画出版社工作,制作传统的薄装漫画。1993年,正好碰上港漫辉煌时期,他中学毕业后便去应聘天下出版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天下”)的漫画助理。“当时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投稿,投了一些单篇插画作品过去。没想到,很快就拿到面试通知。”

接受征聘前,他有些踌躇不定,因为月薪只有1800港币,反观其他行业开价月薪3000港币或以上,几乎少了一半,担心无法应付高涨的生活费。另外,他住在新界,来回车资也不便宜。但,他不想放弃所爱,最后决定领取1800港币追梦。

他笑说,那个时候也想近距离接触马荣成(天下创办人)。“我很喜欢《中华英雄》,我进到天下出版,见到了真人,那种激动的感觉,你知道的啦……”

黄水斌加入天下出版有限公司后,第一个参与的漫画作品是《黑豹列传》。
港漫助理突围成为主笔

进入漫画出版社后,他马上体验到,每一期的港漫其实是集体创作,属于流水线的工作。马荣成负责起稿,其余成员一个接一个润饰,将它变成最终产品。黄水斌当时被分派到的任务是绘制角色头部和身体,且一做就是20年。

然而,他想要有更大的天空。期间他看到文化传信集团综合漫画《EX-am》举办了“漫画新人赏”新秀比赛,他便绘制了10页的短篇漫画参赛,结果获得优异奖。随后,文化传信集团便邀请他“过档”担任主笔。

“我那个时候是新人,又是一个助理,便斗胆地问阿Sir(马荣成),说自己参加了这个比赛,然后对方邀请我担任主笔。马Sir听到后,说不如你留下来,正好他也想培训新人。这样我就顺理成章地留在天下出版。”

半年后,他升职成为美术主笔,并出版了第一本作品《诞生》。“原本马Sir想要往《少年Jump》的方向做漫画,他却给了我一个惊喜,叫我不如出一本个人漫画作品。”

他笑说,幸好有大胆地询问马Sir能不能“过档”,不然,说不定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1994年,黄水斌出版了第一本作品《诞生》,当时监制是马荣成,编剧是区柏德。(图:网络照片)
用钢笔重新演绎经典港片

普遍上,一位漫画家要出道,必须经历漫长的磨练和等待,通过连载漫画提高曝光率,先让读者认识他们的作品,才会有机会独立出版自己的作品。马荣成当年有意栽培黄水斌,直接让他出道。

“阿Sir经常叮嘱我,画漫画要明白剧本在写什么,知道那个角色要表达的眼神,所有的东西都要画得充分饱满。你要知道每个角色的性格是如何的,不是每个人都一样。脸谱要多元,不是每个帅哥都是一个样。如果你留意马荣成的漫画,你就知道每个人都能辨识得出。不是你改了发型,就说是另一个人。”

惟,他在天下廿载,仅仅出版了3本独立漫画——《诞生》《世纪末烟花》和《极速传说电影漫画版》,与他的目标渐行渐远。因此,在2013年,他萌生“出走”念头,想要打造专属的个人作品。

当年,适逢港漫趋势逐渐走下坡,网络娱乐变得很多元,加上翻版漫画非常猖獗,导致读者大幅流失。有了这些“契机”,他决定出去一闯,不想留下任何遗憾。

离开后打算做什么?他其实还挺担忧的,始终做了一粒齿轮那么久,突然想做一本个人漫画是很难的。刚好大渡出版有限公司向我招手,他们有制作了很多类型的漫画。我和少杰便拍档做《欲望之翼》,并在2016年出版。那本书后来做了4期,我终究不是很熟悉一个人做一本书,所以花很长时间在制作。”

可是,不到几年,他再一次出走,只不过这次是自立门户,创立了水斌工作室,而且还大玩新意,用钢笔绘画与香港电影“crossover”。

黄水斌加入大渡出版有限公司后,创作了自己的作品《欲望之翼》。
一本未完的漫画开启电影漫画之路

究竟是什么契机令他踏入电影漫画?

他记得小时候曾看过一期《英雄本色》的电影黑白漫画,但不知为何只出版一期,便无疾而终。然而,这个作品令他印象深刻,因为画风太逼真了,无形中让他对电影漫画产生兴趣。
后来,当他在大渡出版有限公司工作时,机缘巧合之下认识电影公司的版权商。创业之后,他抱着敢问就有机会的心态,与版权商洽谈,提出想要制作《英雄本色》电影钢笔手绘漫画的念头。

“因为那本没完成(的《英雄本色》),我想做完一个整套的电影钢笔手绘漫画。我便大胆地向电影公司询问能不能售卖版权?结果,真的运气很好,原来他们那边也很熟悉漫画界,也知道我是谁,知道我画过很多作品。”

最后,对方愿意提供版权授权,让他得以改编这些经典港片。

黄水斌有很强的钢笔绘画功底,能够生动地描绘出《英雄本色》的Mark哥神韵。(图:截自a_better_tomorrow_comic的IG账号)
电影漫画可成艺术精品

黄水斌认为,电影漫画是一种独特的媒介呈现方式,运用漫画文本来提炼出电影的精髓,为读者和影迷提供另一种视觉体验。同时,他很想让更多人认识真人钢笔手绘技法,毕竟早期的传统港漫便是用这种方式绘画,而他不想让这技艺失传。第三、他更希望电影漫画不仅仅是一本书,还能成为一种精品,一种值得收藏的电影商品。

这些都是黄水斌精心制作的小卡。

许多影迷或许看过《英雄本色》经典电影,但未必接触过香港漫画。当他们发现有这类型的商品,会视为一种收藏品,作为一种情怀记忆。“结果出版之后,回响很大,由几百本变成几千本。”他自豪地说道。

黄水斌在漫画界另辟新方向,与香港电影“crossover”,推出《英雄本色钢笔手绘漫画》,结果大获好评。他在2018年至2020年期间推出了3本《英雄本色》系列。

推广电影漫画时,自然也听过不少质疑的声音——干嘛买漫画,不如看电影就好?对此,黄水斌始终不愠不怒。他认为有这样的“声音”很正常,每个人都有自己偏好的娱乐媒介,比方说购买电影光碟收藏。而电影漫画只是另一种载体,有兴趣的人就会购买。

在电影漫画里面,黄水斌每一笔都倾注全力去绘制,精准还原每一处细节。(图:英雄本色钢笔手绘漫画脸书)

“我都有送给发哥(周润发),他觉得OK。”电影圈的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值得推广的事,并没有任何排斥,因为电影漫画可以延续电影的影响力,还能让观众以另一种鉴赏的角度去欣赏电影。

手绘+数码绘画突破极限

2024年,黄水斌推出全新作品《时间少女》,并凭借这部作品获得第三届“港漫动力”银奖。

在前两届比赛中,主办方曾询问其参赛意愿,但他因忙于电影漫画创作而婉拒。“因为做电影漫画很辛苦,没有时间参与。恰好我完成了《倩女幽魂电影钢笔手绘漫画集》,趁有空档才决定参加(第三届)。”

《时间少女》隐藏着制作细节,例如水彩画。黄水斌会事先画在纸上,再扫描成数码版,经由修图软件调配出想要的色调氛围。

《时间少女》的两位女主角从小到大对香港流行文化非常着迷,更特别喜欢张国荣,所以作品有看张国荣告别演唱会的剧情。为了精细刻画这个场景,他参考了很多书籍和物件。

想要入围一点也不容易,评审很着重故事概念和内容呈现。最终,他成功入围,而他的贵人马荣成还担任编辑导师,一路督促他完成作品。

由于时间有限,他只有半年时间去完成这本150页的作品,还要兼顾日常工作。所以他选择结合手绘与数码绘画,加快整个制作流程。也正因为这次的经验,令他有所突破,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一部作品。

“港漫动力”已经连续3年在马来西亚最大型的动漫展(Comic Fiesta)上推广香港漫画家作品。在2024年,有17位香港漫画家来到现场与粉丝交流,其中包括黄水斌。

他补充,在数码绘画时代,使用平板作画已成为行业常态,而他的优势在于扎实的绘画基础,只需一支笔便能在平板上迅速勾勒出角色轮廓。另外,绘画软件也省却了“擦稿”(擦掉铅笔线稿)的工序。画错了,一个undo键就能轻松还原。

2024年7月,黄水斌推出了《倩女幽魂电影钢笔手绘漫画》的彩色封面精装版。

读者是他的最大动力

如今,香港漫画市场低迷,若漫画家的知名度不足,作品风格也非偏向商业主流,贸然推出作品很容易触礁。黄水斌在漫画产业数十年,一直渴望创作一本属于自己的IP作品。现在借助“港漫动力”的资助,他终于可以尝试新的作品风格。

他坦言,在人生上半场,马荣成是他的贵人,为他铺好了前路,“如果没有他,没有人会认识我,所以我是很感恩他的。”


当黄水斌开设工作室后,他才真正迈入人生下半场,全心投入电影漫画创作和打造自己的IP作品。而读者是他最大的动力,一直令他有能量,持续地画下去。

他补充,电影漫画是有市场的,而读者一直在等着他的作品,然而他的创作速度很慢,所以2025年会是一个大的挑战。

黄水斌的漫画作品也受马来读者的喜爱。
作者简介

黄水斌,香港漫画家,1993年加入天下出版有限公司担任漫画助理,同年晋升漫画主笔。1995年升为美术主笔,先后参与《黑豹列传》《倚天屠龙记》《天殛》等漫画作品制作。个人作品有《诞生》《世纪末烟花》和《极速传说电影漫画版》,个人画集则是《Fruit Punch》系列。2013年加入大渡出版有限公司,推出《欲望之翼》。2016年创立水斌工作室,然后主打电影漫画,推出了《英雄本色》《倩女幽魂》电影钢笔手绘漫画。2024年发布新作《时间少女》,并获第3届“港漫动力”银奖。

更多【】:
作曲家余家和/走访各地,采集自然之音
不做传统教育制度下的学生,沈芝庆从问题学生到主题乐园创办人
周仰杰(Jimmy Choo)/从无名鞋匠到王妃御用设计师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