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华人在我国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时期,《汉书·地理志》记载:“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国”。所谓都元国大约位于马来半岛登加楼龙运,考古发现有古钱币、陶瓷、铜器等等,应证了最早期的文化交流史。至于华人比较大规模移民以及定居,主要发生在航海时期,马六甲王朝郑和下南洋之后,便有华人遗居在马六甲;根据葡籍混血制图家Manuel Godinho de Eredia在1600年左右绘制的马六甲城市图中,已标示有形成聚集华人的村落。
随后在鸦片战争时期,中英签署《南京条约》,清政府承认国民前往海外谋生的权利,由于当时大英帝国需要大量人力资源以开发马来亚半岛,遂从中国南方地区引进大量华工到马来亚半岛,成为矿工、种植工人等。到了19世纪末蒸汽船取代帆船,交通便利使得南来的华工数量更是急剧上升,甚至超越早期在海峡殖民地的娘惹峇峇,因此被早期定居的人称为“新客”。
早期的华人移民将故乡的文化输入这片新的土地,包括传统习俗、使用器具、建筑构造技术,甚至建筑文化等。尤其华人大部分集中居住在城市地区,因此在东西马各主要的市镇中,都不难发现早期的文化遗产,尤其在建筑方面,这些城市不乏历史悠久的寺庙、会馆建筑、民宅、店屋,甚至义山等等。
体现在庙宇会馆上的原乡文化
华人南来之初,在陌生的土地上为求心安,通常会先建立庙宇,例如建于荷兰殖民时的马六甲青云亭、英殖民初期的槟城广福宫等等,象征当时华人已有结社的能力。早期庙宇都兼具社团及教育功能,然而为了更清楚分别这些功能,一些地区的华人开始建造社团使用的空间,如会馆、宗祠等等。目前保存得相当完好且时间最早的华人会馆为槟城嘉应会馆(1801年),随后有槟城广东暨汀州会馆(1801年)、马六甲惠州会馆(1805年)等。
有些会馆最早的建筑已不可考,在兴建之后有过几次整修,但仍然具有相当高的保存价值。随着不同籍贯的华人先人南来,带来了中国原乡不同的文化特征,也表达在寺庙与建筑的外观上面。而这些不同籍贯的建筑物,往往出现在同一街道上,例如槟城的大伯公街(King Street)便出现了22栋会馆。这些会馆的籍贯特色构成多元文化的景观,以致这些会馆的保留价值因为共同塑造街道景观而显得更为重要。
除了寺庙以及会馆建筑,遍布马来西亚各城市的街屋也被视为华人的文化遗产,这些街屋最早由华人带至马六甲,并在新加坡由莱佛士将骑楼空间订为都市计划之基本要求,因其宽度为5呎而取名五脚基,最终流传至全马各地,甚至亚洲一些国家。街屋建筑虽然由英国人发扬光大,但也可以说同时包含了华人建筑基因,尤其在一些保存完整的街屋当中,仍可见其空间保留着华人的传统观念,这些建筑也可以被视为华人建筑文化遗产。
融合东西文化的私宅样貌
19世纪以后,一些华人在大马累积了一些财富,进而从中国引进一些优秀的建筑工匠为其建造宅第,有者乃雇用洋人建筑师,或曾经协助洋人建造房子的匠师,设计出独一无二的私人宅第,风格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特征,有者则与马来传统建筑形式结合,形成特殊的多元文化融合样貌,例如槟城的张弼士故居、陆佑故居、陆秋杰故居、郑景贵故居等等。这些建筑物具有精致的雕刻,即使放在马来西亚建筑历史上,也具有一定的代表。
在二战之后因对抗马共而形成的新村,建筑格局也承传了华人的生活文化习俗,包括对称式平面格局,大厅内有祭拜神明及祖先之神台,以及为了标示祖籍身分的堂号等等,都具有明显的华人文化色彩。马来西亚是一个拥有丰富多元文化遗产的国家,华人建筑文化遗产加上无形文化遗产,是构成多元文化样貌,以及促成多元价值观的重要元素,除了华社,其他共同生长在这片土地的人们也应该视之为己任,将这些文化遗产保存及经营下去;反之亦然,华人也当视其他族群文化为已任,共同维护这个国家难得的多元性。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